2022年下教资语文科目重要考点4

  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各位考生准备的怎么样了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语文科目教师资格笔试的重要考点,有在备考语文教师资格证笔试的考生可以参考一下,想要知道更多教师资格证的考点,请各位考生继续关注本网站!

  2022年下教资语文科目重要考点4

  考点一: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分为点号和标号两大类。点号用在句末,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点号用在句内,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

  (一)顿号的误用

  1.并列词语之间未用顿号

  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表示短暂的停顿,这是顿号最基本的用法。有些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使用逗号,这是错误的。

  2.分句之间误用顿号

  顿号停顿时间太短,不能用在分句之间。分句之间,不论何种关系,只能用逗号或分号。

  3.连词之前误用顿号

  顿号的作用相当于“和”“跟”“及”“或者”等连词。如果并列词语较长,最后一项可用“和”“跟”“及”“或者”等连词连接,连词前可以加逗号。此时的逗号,不仅表示停顿,而且也是为了行文疏朗有间隔。但连词前不能使用顿号。因为在并列词语中,连词的作用等同于顿号。如果在连词前使用顿号,就等于连用了两个顿号。

  4.多层次的并列词语之间误用顿号

  有的并列词语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形成多层次的并列词语。如果在多层次并列词语之间全用顿号,就使得并列词语之间的层次混乱,不利于理解。

  5.概数之间误用顿号。

  因为概数是表示约数,所以中间不需要停顿。

  6.约定俗成的并列词语之间误用顿号

  有些简短的并列词语各项之间的联系很紧密,没有停顿,已成为不可分的整体,其内部不用顿号,并已约定俗成。如“马列主义”“中小学生”等。

  7.数字序号后误用顿号

  阿拉伯数字作为序数词,如“1”后用点号而不用顿号;汉字“一”后用顿号,“第一”后面用逗号。

  8.并列的书名号、引号之间顿号的使用

  并列的书名号、引号之间用不用顿号,未有明确规定。

  (二)问号的误用

  1.非疑问句用问号

  整个句子有疑问才用问号,即需要人回答(或反问)才用。有些句子虽含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句末就应该用句号,而不用问号。

  2.选择问句多用了问号

  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应用逗号。注意:这里强调的句子是一个。

  3.选择问句句群少用了问号

  由相关的几个疑问句组成的选择关系的句群,各句的句末都要用问号。

  4.倒装疑问句中问号位置未后置

  有的疑问句,主语和谓语倒置,问号应放在句末,才能准确表达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

  (三)引号与其他点号配套使用时的误用

  (1)引文独立成句时,句末点号应该放在引号内;

  (2)引文不完整或只是一个成分时,句末的点号应放在后引号的外面。要注意,问号和感叹号仍保留在后引号内。

  (四)括号与其他点号配套使用时的误用

  1.关于句内括号

  句内括号只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注释语如果有标点,那么最末一个点号应省去。

  2.关于句外括号

  句外括号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内容的,注释语如果有标点,可照样不动。

  考点二:常见的修辞

  修辞方法又称修辞格,常见修辞格为八种,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关键是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其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和博喻四种类型。

  2.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比拟有拟人和拟物两种类型。

  3.借代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借代的类型有:特征代本体、具体代抽象、专名代泛称、人名代著作、部分代整体、结果代原因、原料代成品、地名代本体。

  4.夸张

  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夸张的形式有: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5.对偶

  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

  其作用是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对偶的分类:

  (1)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2)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

  (3)依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6.排比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

  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排比的形式有:成分排比和句子排比。

  7.设问

  “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

  8.反问

  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用问号,有的也可用感叹号。

  反问的形式有两种:

  (1)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2)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

  9.反复

  反复就是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间隔出现。

  10.反语

  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

  考点三:文言实词词义的判别

  常见文言实词的考查范围,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通假字等。文言实词一方面要注重积累,认真归类整理;另一方面要从中找出规律,巧释词义。

  1.语境分析法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

  2.结构分析法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3.语法分析法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4.联想推断法

  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5.邻字帮助法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6.代入检验法

  古汉语单音词占多数,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确定一个多义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意义,可先把这个多义词素组成若干个双音词,然后用“代入法”把这些词放在具体语境中去体会,可以推断一些词语的意义。

  7.成语对应法

  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

  8.古今比照法

  汉语词汇中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不同,最忌望文生义,“以今律古”。这里要特别注意古今构词特点,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往往有其固定义项。

  推荐阅读:

  2022年下教资语文科目重要考点2

  2022年下教资语文科目重要考点1

  2022年下教资语文科目重要考点3

  2022年下半年教资综合素质文化素养模块考点分析

  2022年下半年教资备考习题练习(五)

  2022年下半年教资备考习题练习(三)

分享

热门关注

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考试核心知识点整理

教师资格证考试

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提分考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

2022年下教师资格证考试考前必看考点汇总(科目二)

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点

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考前冲击备考攻略

教师资格证考试

2022年下教资《综合素质》必考考点之三观

教师资格证考点

2022年下教资语文科目重要考点2

教师资格证考试

2022年下教资语文科目重要考点1

教师资格证考试

2022年下教资语文科目重要考点6

教师资格证考试

2022年下教资语文科目重要考点5

教师资格证考试

2022年下教资语文科目重要考点3

教师资格证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