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节目准时播出,节目很精彩,观看之后的作业——观后感应该怎么写呢?优秀的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由留学群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22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怎么写 观后感写作指南+金句+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怎么写 观后感写作指南+金句+范文
《开学第一课》内容回顾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奋斗成就梦想”为主题,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邀请“时代楷模”、“八一勋章”获得者、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科学家、冬奥冠军、考古学家等奋斗者现身说法,讲述新时代的奋斗故事。
节目依托“神奇教室+实景课堂”的形式,打造极具科技感、时代感的沉浸式课堂。
篇章1:砥砺奋斗
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冠军徐梦桃,在31岁的年纪,以26个世界杯分站赛冠军超越澳大利亚传奇人物基·库珀,成为历史第一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巍登台演讲,为同学们讲述50年的金色种子梦,以及一粒稻米的故事。
篇章2:接续奋斗
一节《塞罕坝机械林场劳动课》,把我们带到那个曾经风沙肆虐,如今林海连绵的“绿色奇迹之地”。
一节《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自然课》,把我们带到那个人与自然欣欣“象”荣的亚洲象基地,让孩子们在祖国广袤大地上切身感知大美河山、生态文明。
篇章3:团结奋斗
“八一勋章”获得者钱七虎,讲述他与中国地下防御工程的故事。
他们日以继夜的奋斗,构成了中国战略防御的基石,为中国国防工程装上“金钟罩”。
“八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杜富国,讲述他成为“排雷英雄战士”背后的故事。
他的感人事迹,彰显了人民子弟兵保家卫国、英勇奉献的精神。
节目
从冬奥赛场上奋力拼搏的奥运冠军,到50年扎根土地只为培育金色种子的院士;
从在荒原上种出全球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的三代造林人,到勇攀世界之巅、探源青藏高原地理气候变迁的青藏科考队;
从舰载机英雄飞行员,到不忘使命、从老一辈航天人手中接过接力棒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他们用生动的讲述启发广大中小学生感悟奋斗的真谛。
观后感写作指导
常见的观后感包括三块内容:
① 开头:用简单几句描写概括下节目内容、意义。
② 观看的内容:选取自己对节目中某人、某事或某个片段、环节进行评价。
③ 结尾:联系生活或自身,表述从中得到的收获和感悟,抒发真情实感。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写作
从内容上来说,观后感主要分两部分:
一个是“观”,也就是“你看了什么”。
另一个是“感”,即“看完节目我想到了什么,有哪些触动或启发”。
把握这个大方向,写作基本就没什么问题了。然后我们来看具体的写法——
观后感的写法非常灵活,可以夹叙夹议、先叙述再议论,或者先谈启发再结合具体节目内容展开。
总体来说,一般离不开这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开头):时间+事件+核心感受
文章开头,我们可以简单记叙“我在什么时间观看了什么节目、主题是什么,看完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你可以说——
今晚,我和家人一起围在电视机前,看了以“奋斗成就梦想”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看完以后,我深刻地意识到:在这个属于奋斗者的新时代,人人都有追梦的权利,人人也都是梦想的筑造者。
大家在写自己的感受时,可以像我刚刚举例一样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写一组短句,也可以适当引用名人名言,比如:
奋斗成就梦想,努力铸就辉煌。
星光不问赶路人 梦想不负奋斗者。
这样会增强文章的节奏感,让观后感读起来朗朗上口,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第二部分(中间):详略得当+真实感受
说完开头,来到最重要的主题部分了:我看到了什么?我有哪些感受?
八字口诀:略写一串,详写一件。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分为“砥砺奋斗、接续奋斗、团结奋斗”三个篇章,这其中你对哪一个人物故事印象最深、最受感动,就把这个故事拉出来详细描写。其余的部分,几笔带过就行,不需要浓墨重彩。这样可以让文章做到“有详有略”。
比如说,你可以这样写:
这个时代到底有多少奋斗者呢?不必说运动场上的奥运健儿,也不必说埋头实验室的科学家,单单是扎根土地几十年的那一个又一个平凡而伟大的身影,就已经惹得我热泪盈眶了……
万能句式——
不必说……(什么什么),也不必说……(什么什么),更不必说……(什么什么),单是……(哪一块儿)就让我感受非常的深刻。
接下来,这个“哪一块儿”就是需要详细展开的内容。
你在写的时候,可以直接引用讲述人的语言,也可以联系其它你在书本上、网络里、生活中了解到的类似故事进行讲述和描写。
这里有个一定不能错过的加分点:写出你当时看到这些故事时的心情、你内心产生的真实感受。
例如:
看完节目,我的内心充斥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感动。原来,在今天美好生活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奋斗者们在默默奋斗。他们心怀对底层人民的悲悯,用脚步丈量民情民意,用初心践行使命担当,把自己的青春、热血乃至整个生命都挥洒在了岗位上。
但愿苍生俱温饱,是他们毕生追求的梦想,也是他们送给这个时代最好的礼物。
第三部分(结尾):谈节目启发,升华主题
这个课是有教育意义的,结尾一定要去升华一下,谈谈你通过节目受到的启发,你今后打算如何去做。
奋斗,不只在实验室里、运动场上。梦想,也不仅仅属于科学家、航天工作者、奥运健儿。作为祖国的下一代,我将以他们为榜样,拿出更大的热情投身在学习中,用知识武装自己,为梦想积蓄力量。
毕竟,中国梦,是每一个人的梦。
观后感模板两篇
【模板一】
【开头引入】
今天晚上,我在xx的陪同下,观看了2022年央视《开学第一课》,节目主题是“奋斗成就梦想”。看完以后,我深刻地意识到:……
【总结概括】
节目分为xx个篇章(简单概括),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xx(挑一个故事,详细展开描写)
【观点议论】
看完xx的故事,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写出观看节目时的情感)。我认识到了我们应该……,而不应该……(观点输出,这里可以结合现实谈谈)
【总结升华】
这次的开学第一课,让我懂得了……今后,我将……,用奋斗成就梦想,拼搏写就未来篇章。
【模板二】
【开头引入】
又一年9月,《开学第一课》如期而至。
【总结概括】
节目主要讲述了“八一勋章”获得者、航天工作者、科学家、奥运健儿等人用“奋斗成就梦想”的故事。其中,最让我感动的部分是……
【观点议论】
我之前从来不知道……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如果不是……,我就不会看到……我们就不会……(这里可以简单写一下奋斗者给社会带来的改变)
【总结升华】
正如XX在节目中说的那样,……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将继承他们的精神,以梦为马,以奋斗为鞭,接过时代交给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不负韶华。
观后感金句
1. 新时代鼓舞人心,新征程催人奋进。
2. 青春与时代同行,职责与奋斗相伴。
3. 实干托起梦想,奋斗铸就辉煌。
4. 凝心聚力,克难奋进。
5. 奋斗印刻足迹,岁月见证初心。
6. 奋斗谱写新篇章,实干筑梦新征程。
7.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
8. 信心凝聚力量,拼搏赢得未来。
9. 奋进新时代,扬帆正当时。
10. 潮起万象新,奋斗正当时。
11. 春风浩荡满目新,砥砺奋进正当时。
12. 时代呼唤勇担当,扬帆奋进正当时。
13. 奋斗征途从不平坦,前进道路充满挑战。
14. 奋斗伴随艰辛,收获凝结汗水。
15.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勇担当。
16.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17. 发展如奔腾江河,不分昼夜、一往无前;奋斗征程上,没有等出来的幸福,只有干出来的精彩。
18.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19. 点亮了中国梦“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的梦想之光,注入了“要充分展现自己的抱负和激情”的奋斗之力,打开了“勇于开拓实践,勇于探索真理”的创造之门。
20. 要练就过硬本领,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无畏气概披荆斩棘,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人生定力攻坚克难,在开天辟地中实现人生价值。
21.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把努力之小我汇入时代之洪流,是新中国建设者们的初心使命。
22.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只要奋斗不止,幸福就会来敲门。奋斗的人生最幸福,而持续的奋斗更是一种宝贵的精神。
30. 一个人没有理想就等于没有灵魂。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
31. 鸟要紧的是翅膀,人要紧的是理想。
32. 理想是事业之母。
33.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梦想成真,惟有实干。
34. 童年是旭日,老年是夕阳,岁月充满变幻的风云,理想则是人生永远的北斗。
35.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没有生气;没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没有光明;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宫,没有方向。
36. 人生需要理想的呼唤。你慵懒时,它呼唤你勤奋;你昏睡时,它呼唤你;你高傲时,它呼唤你清醒谦恭;你莽撞时,它呼唤你谨慎;你跌倒时,它呼唤你站起。
37. 我是一只蜜蜂,在祖国的花园里,飞来飞去,不知疲倦地为祖国酿制甘甜的蜂蜜;
我是一只紫燕,在祖国的蓝天上,穿越千家万户,向祖国向人民传达春的信息;
我是一滴雨点,在祖国的原野上,从天而降,滋润干渴的禾苗;
我是一株青松,在祖国的边疆,傲然屹立,显示出庄严的身姿。
38. 让我们来做花的事业吧,把花香传给别人;
让我们来做叶的事业吧,把花顶过自己的身躯;
让我们来做根的事业吧,把养分输送给叶和花;
让我们来做太阳的事业吧,把温暖奉献给每一个人;
让我们来做土的事业吧,把千万棵花孕育得根深叶茂。
39. 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分绿意。如果你是一朵鲜花,就点缀一角夜空。如果你是一片白云,就装扮一方晴空。如果你是一只蜜蜂,就酿造一份甜蜜;如果你是一缕阳光,就照亮所有黑暗。如果你是一丝清风,就吹走世间的尘埃。如果你是一阵春风,就吹绿田野的庄稼。
观后感范文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一)
新学期到了,开学第一课的钟声终于敲响!今天我和往年一样,观看了中宣部、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为全国中小学生准备的开学礼——《开学第一课》。
今年的主题格外铿锵有力:奋斗成就梦想。共分三个篇章:
篇章一:砥砺奋斗
篇章二:接续奋斗
篇章三:团结奋斗
这三个标题犹如三个火把,照亮了我们新学期努力的方向,更点出了我们奋发成长的使命。面对国家、民族的现在和未来,我们学生肩膀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庄严而光荣。
这次节目内容十分丰富,邀请了“八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称号获得者以及科技工作者、奥运健儿、志愿者等登上讲台,为我们讲述奋斗的真谛,激发我们奋斗的信心。
从冬奥赛场上奋力拼搏的奥运冠军,到50年扎根土地育种的院士;从荒原上的三代造林人,到探源青藏高原地理气候变迁的科考队;从舰载机英雄飞行员,到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他们用一段段故事激励我们青少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斗拼搏。
让我特别惊讶的是,今年《开学第一课》通过增强现实技术,竟邀请到神舟14号上的三名航天员带领同学们“云”参观问天实验舱,还把课堂“搬进”塞罕坝机械林场和西双版纳州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节目的过程比看电影还精彩,我连连跟爸妈说:“今年的节目超级好看,周末我还要再看一遍。”
听妈妈说,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神奇教室+实景课堂”形式,科技感、时代感满满的沉浸式课堂,比以往学校的任何一堂课都生动有趣。我暗暗在心里立下目标,新学期一定要好好学习各种知识,至于以后要当航天员、护林员、运动员还是科考员,我们拭目以待吧!
奋斗成就梦想!同学们,新学期让我们一起加油,未来新时代的高峰,将由我们去攀登!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二)
每年的9月1日,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要联合推出《开学第一课》。从2008年开始,这档励志节目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几年,成为全国中小学生共同学习的“第一课”,也成为见证全国青少年成长的成长礼。
很多小朋友在《开学第一课》的陪伴下,已经成长为奋发图志的翩翩少年,成长为自强不息的强国一代。中华传统文化在这里扎根发芽,爱国学、爱传统、爱文化的基因在我们心中潜移默化地生长,爱科技、爱技术、爱创新的正能量也在我们意识中润物无声地形成。这,也是《开学第一课》的最大意义吧!
今年节目的一大亮点是邀请了很多催人奋进的榜样,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叫“无奋斗,不青春”。
比如冬奥冠军徐梦桃,“不要放弃你的努力,要保持‘我要学’的态度,勇往直前,奋力前进。”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徐梦桃因热爱而坚持,因梦想而坚定,练习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20年,用坚韧、拼搏和奋斗,诠释着奥林匹克精神,也实现了自己的奥运冠军梦。
还有“逐梦太空”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等人,他们心怀山海,眼有星辰,一次次把祖国的荣耀写上太空。而隐藏在他们背后的“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则是位无名英雄。他实现了让中国人穿着中国人的舱外服,完成首次出舱;他迈向星辰大海,用献给太空的奋斗,拉开航天事业的新征途。“我们将用中国的航天器,把人类的文明播向星辰大海。”这是他未来更远更大的目标,也是我们国人更美更提气的梦想。
这些人才是真正的青春偶像,是各行各业学习的榜样,也是我们中小学生学习的榜样。
“无奋斗,不青春!”这堂课所蕴含的精神力量给了我无比的勇气,新学期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奋发向上呢?!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三)
梦想,起航
——202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暑假在一声声蝉鸣里进入了尾声,伴随着丝丝秋的凉意,我们再次迎来了新的学期。收拾好书包、文具后,我便同妈妈一起守在电视机前,等待着《开学第一课》的开播。
今年的主题是:奋斗成就梦想。节目共分为三个篇章,分别是:砥砺奋斗、接续奋斗和团结奋斗。这些关于奋斗的故事,令我震撼:人们是可以不断地突破自身极限,去实现梦想,创造奇迹的!
当电视机里响起《我爱你中国》,我的心里顿时激荡起澎湃的热流,便不由自主地跟着歌唱。那种感觉就像是肃然伫立在凛冽寒风中,凝望着朝阳下冉冉升起的国旗,无比骄傲自豪!
随着节目的播出,我看到了冬奥赛场上那些发出夺目青春之光的星星,感受到了关于青春和梦想生长的力量。冬奥会冠军徐梦桃、气象服务志愿者苏峻、场馆运行保障人员孙德远、礼仪服务志愿者刘啸腾,他们或许坚守在不同的岗位上,但他们都在朝着梦想的方向努力迈进,用自己心血和汗水,夜以继日地浇灌着梦想之花。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我有自己的学业,有自己的梦想,我想我也应该向那些耀眼的星学习,用自己的砥砺奋斗去捍卫梦想!
如果梦想有颜色,或许会是金色。那个由谢华安院士带领的50年金色种子梦,那个关于一粒稻米的故事,令人动容。我不禁去想,是否有一天我也可以站在前辈们高高的肩膀上,眺望广阔的远方,为这些梦助力续航。
关于自然,人们总是有很多想做的事和想说的话。电视上一帧帧切换的绿林、旷野、高原,一幕幕令人动容的画面,都在告诉我:自然需要爱护,未来的重任需要我们承担!那些一直奋斗在保护生态工作前线的叔叔阿姨们也会累,他们需要新一代的我们去接续奋斗,勇担重任。我绝对不会畏惧退缩,这棵被守护在温室里的树苗,终有一天会长成为他们遮风挡雨的大树!
看完篇章三,我的脑海里便回荡起来一首歌: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为了实现我们上问九天,下涉大洋的梦想,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们前赴后继,在团队的协作中,不断取得突破,哪怕前方荆棘丛生,他们始终团结奋斗、共渡难关。
在这些激励人心的奋斗故事里,最令我难忘的是航天员王亚平的故事。
第一次看到王亚平阿姨是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的新闻报道上。那艘满载着中国人期望的飞船顺利升空,那个神圣的时刻令我至今难忘。电视机里王亚平阿姨神采奕奕地在太空舱里为孩子们讲解物理现象的画面犹在眼前。这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课本上说的“巾帼不让须眉”。
要知道航天员的培训过程是十分艰辛不易的,体能上的消耗和身体上的痛苦如同家常便饭。但王亚平阿姨还是凭借着自己坚定的意志力,克服了训练中的种种苦痛,最终问鼎苍穹。在她身上,我看到了梦想迸发出来的巨大力量,看到了为了梦想不屈不挠、绝不退缩的冲劲,看到了勇敢拼搏、不畏困难的坚毅态度。
未来的求学路还很长,需要大大的勇气给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
不用怕,去勇敢追逐吧,让梦想启航!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四)
坚持奋斗,成就梦想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又到了每年的九月一日开学日,我期待已久的节目《开学第一课》也如期而至。音乐响起,熟悉的开场、熟悉的撒贝宁,《开学第一课》正式开始。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奋斗成就梦想,分为“砥砺奋斗、接续奋斗、团结奋斗”三个篇章。节目邀请了科技工作者、奥运健儿、志愿者等,给我们上了难忘的一课。
节目中,从冬奥赛场上奋力拼搏的奥运冠军,到50年扎根土地只为培育金色种子的院士;从在荒原上种出全球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的三代造林人,到勇攀世界之巅、探源青藏高原地理气候变迁的青藏科考队;从舰载机英雄飞行员,到不忘使命、从老一辈航天人手中接过接力棒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他们用生动的讲述启发我们感悟奋斗的真谛。
他们的故事时刻激励着我们,只有不断奋斗、加倍努力,我们才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
常言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凡事欲成其功,必须努力奋斗。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同样如此,不经历奋斗怎能尝到快乐?面对困难,我们不能蜷缩在墙角瑟瑟发抖,而是应该站起来,拍拍身上的泥土继续努力奋斗。
人因梦想而奋斗,人因奋斗而成长,为了梦想去奋斗,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不仅要在日常生活中把书读好,读深,读精,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更好地待人处事,也要记得个人的努力往往与时代的发展是分不开的。生在新时代下,拥有着前所未有的好条件,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好机遇,我们作为学生,更要乘风破浪,披荆斩棘,追求更美好的人生,为新时代的发展建功立业。
时代需要我们,我们就要上!我们就是中国,中国就是我们,我们什么样子,未来的中国就是什么样子。只有我们每一个学生把《开学第一课》时代楷模的嘱托放在心上,将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投入到学习生活中,未来的人生乃至未来的中国才会越来越美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