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所有事情自己做主
申请每所国外大学都有既定的流程,而排名靠前的大学往往还有着自己独特的“加试题”。像不少打算出国的学生一样,姜瑞琪申请杜克也经过了学校的“加试”——一篇独具特色的“家长推荐信”。
“我非常庆幸能够在一个非常民主的家庭长大。”姜瑞琪告诉记者,“爸妈对我的所有事情全部放手,面临选择时让我自己拿主意,他们只是以朋友的身份提出一些参考性意见。包括择校,选方向等等。”这样民主的家庭生活全部出现在了姜瑞琪申请杜克大学时的“家长推荐信”中,成为帮助她成功过关的制胜法宝。
“在我申请杜克之前,家人其实纠结了很久。”姜瑞琪告诉了记者一个小插曲。原来,就在女儿做出申请哪所大学的决定之前,姜爸爸已经在心里暗暗给女儿选定了另一所就业可能会更加方便的美国名校。但执拗的姜瑞琪却最终坚持了自己对杜克的选择,“杜克大学不仅在学术科研方面遥遥领先,而且对于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特别的坚持,校园氛围非常棒。”这是姜瑞琪对杜克“情有独钟”的原因所在。她告诉记者,杜克大学图书馆藏书量列全美大学第3,仅次于哈佛和耶鲁。“我很喜欢体育,杜克就是美国赫赫有名的篮球名校,还出过美国男篮的主教练。”
当了三年南博义务讲解员
虽然从高一起就打定了主意申请国外的大学,但姜瑞琪并没有因此放松对高中课业的自我要求,并随时抓住一切机会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她的功课一直稳定在班级前10名。“很多同学都会为SAT的单词发愁,但我认为,英语积累更加重要。”比起做题,姜瑞琪将时间的重心更多地放在了阅读原版英语读物上。《1984》《乱世家人》等原版英文小说都反反复复读了好多遍。
模拟联合国的锻炼也是让她的英语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方式。高一时,姜瑞琪获得了到美国康奈尔大学参加模拟联合比赛的机会,而这只是她参加对外交流活动锻炼能力的冰山一角。“我一直有个理念,到国外去读书,一定要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带出去’。”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姜瑞琪从高一开始就是赴南博讲解志愿者的学校负责人,利用休息时间到南京博物院进行义务讲解。而姜瑞琪自己被分在了陶器馆,一篇讲稿流利讲下来要半个小时。”
被邀请去欧洲杯志愿服务
“我曾经在体校整整练过3年,高二时还参加了学校的乒乓球队。”生活中的斯文女孩,在训练场上则充满动力。姜爸爸是位体育爱好者,从小姜瑞琪就对体育赛事很有兴趣。
“我做过最‘疯狂’的事情莫过于申请欧洲杯志愿者。”在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姜瑞琪讲述了自己为了体育赛事的一次疯狂经历。即将在今年开赛的欧洲杯足球锦标赛早在去年6月份就开始全球招募志愿者,但当姜瑞琪知道这个消息时已是去年10月份。“当时我就做了决定,连夜打电话到欧洲杯志愿者招募组委会,言辞恳切地讲述了迫切想为欧洲杯志愿服务的愿望,希望能够额外得到机会。这个让一般人看来有点大胆的出了格的举动果真为姜瑞琪赢来了欧洲杯组委会的青睐。今年1月份,她如愿接到了组委会额外面试志愿者的通知。“不要被我看上去挺安静的外表‘欺骗’,我很享受运动时‘放下一切’的感觉。”(记者杨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