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中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和意义吗?不知道的看这里。下面是由留学群编辑为大家整理的“中国13亿人口日的意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中国13亿人口日的意义
实行计划生育25年 全省少生人口1000多万
2004年末,我省总人口为4284万,人口出生率13.61‰,比1978年的27.01‰下降了近1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62‰,比1978年的19.62‰下降了12个千分点,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转变,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了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新时期。据我省人口专家测算,全省少生1000多万人,为社会和家庭节约了社会抚养费2500亿元,这相当于2002年我省财政总收入的10倍。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2002年我省人口就超过5200万,那么全省人均GDP将比现有水平下降19个百分点,人均耕地将减少0.16亩,人均粮食占有量将减少73.53公斤,人均地表水资源将减少688立方米。
婚育观念发生变化 平均初婚年龄逐年提高
计划生育是一场移风易俗的思想革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大力宣传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使男女平等、少生优生等新观念逐步取代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多子多福等陈腐观念。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省育龄妇女平均生育时间缩短,结束生育的年龄大大提前。女性早婚率从1999年的6.93%下降为2000年的1.48%;妇女平均初婚年龄2000年为20.3岁,比1995年提高了0.73岁。
“三高四低”不容忽视 巩固成果仍需“爬坡”
我省计划生育工作存在“三高四低”现象: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高、出生人口性别比高;计划生育率低、一孩妇女占已婚育龄妇女的比例低、独生子女领证率低、全省人均计划生育事业费低。而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到2020年,力争全省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超额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意味着未来十几年我省年均人口增长率必须控制在7.2‰以内,否则经济增长将被过多增加的人口所抵消。
性别比持续升高 不利影响日益显现
我省大多数地区的出生人口性别比超出正常103至107之间的范围。影响出生人口性别比最直接的原因是“性别偏好”,父系单嗣继承和女儿外嫁婚姻制度使父母视男孩为“财产”。男多女少,还将使婚姻状况受到挤压,对社会稳定、家庭养老等都将带来不利的影响。
年龄结构接近“老年” 老龄化社会门槛逼近
虽然我省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不像上海等大城市那么突出,但我省已经站在了步入老龄化社会的门槛上。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来看,江西60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378万人,占总人口的9.53%,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253万人,占总人口的6.27%。我省步入老龄化社会将比全国晚约10年时间,但是发展势头快,到2020年全省60岁以上人口将为736万,占总人口的15.33%。人口老龄化将成为我省又一个重大发展问题。
人口流出堪称大省 加强管理迫在眉睫
我省跨省外出人口达到368万人,仅次于四川、安徽和湖南,居全国第四位。此外我省还有75万跨县(市、区)人口,236万省内、县(市、区)内跨乡镇、街道的迁移流动人口,还有25万流入江西的人口。新形势下如何落实和加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工作,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坚持国策不可动摇 探索新路再创佳绩
计划生育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近年来,我省积极建立利益导向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2004年,国家在宜春开展的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让4129名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者得到了每年600元的奖励,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推动了全省计生利益导向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省政府对农村二女不再生育和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子女中考实行加10分的奖励政策,让计划生育家庭的优越性得到了体现。抚州、新余、赣州和安义等地也因地制宜,创新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全省近50个市、县(区)建立了“关爱女孩”基金,女孩的受益群体不断扩大,社会地位越来越高。说明只要勇于创新,一定能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推向一个新水平。
中国13亿人口日是国家有关部门为唤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而设定的纪念日,为每年的6月11日。1981年中国人口达到10亿,1988年超过11亿,1995年突破12亿,1998年底为12.48亿,占世界人口的21%。2005年突破13亿。尽管当前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降到1%以下,达到了世界人口发展大会提出的目标,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在未来相当长时间里仍须坚持“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
全国流动人口数量从1993年的7000万增加到2003年的1.4亿,10年内翻了一番,超过了全国人口总数的10%,约占农村劳动力的30%。
当前,人口流动的基本方向是由农村流向城市,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流动人口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省内流动的占65%,跨省流动的占35%。流动人口中年轻人口占绝大多数,其中15岁到35岁人口占全部流动人口的70%以上。
流动人口的日益庞大,将不断加大人口和相关工作的压力,因此要高度重视流动人口的各项相关工作,及时有效地提供包括住房、医疗、教育等的多种服务。
根据联合国的预测,21世纪,中国将先后迎来劳动年龄人口、总人口和老龄人口三大高峰。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在总人口中,15岁到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例最大,为70.15%。因此劳动年龄人口将最先达到高峰。
另外,据联合国1998年预测,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5亿之多,到21世纪40年代也将达到峰值。1月6日,中国人口总量达到13亿(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相当于亚洲总人口的1/3,比世界上现有的所有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总量还多1亿。
中国不仅是人口大国,同时还是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不到20年的时间便进入发达国家近百年才出现的人口老龄化状态,成为老龄化速度最快、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中国60岁以上人口已占全世界的1/5。据中国老龄协会提供的数据,中国的人口老龄高峰将于2030年左右到来,并持续20余年。到21世纪中叶,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可能超过4亿,特别引人注意的还有高龄化问题,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可能超过1亿,是现在的10倍左右。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人口总和生育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5.8下降到现在1.8左右,进入到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但这种低水平并不稳定。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的国情没有根本改变,各项应对人口问题的政策也将长期施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