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二有哪些知识点呢?想要了解的小伙伴,赶紧来瞧瞧吧!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本文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资讯!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一、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原始型: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现代型:三低(发达国家)、传统型:“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②加强文化交流;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1、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四、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五、城市化
1、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①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逆城市化的原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①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②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③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六、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城郊热力环流、大气污染严重。
(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城市”
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
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扩宽主干道,建环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铁、轻轨交通。
③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七、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温室农业、梯田、施肥、浇水。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地租、政策、劳动力)
市场决定着农业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条件(特别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
3、技术因素(育种、机械、化肥、农药)
培育良种(高产、耐旱、耐寒、耐储存等品种):有利于扩大种植面积。
机械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施用化肥、农药等: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八、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国。
(2)主要品种:小麦、玉米(旱地作物,便于机械化生产)。
(3)形成条件(区位优势):自然条件:地势平坦,耕地广阔,地广人稀。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发达,技术水平高。
技术条件:机械化程度高。
(4)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家庭农场为主。
2、水稻种植业:
(1)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
(2)区位条件:①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②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利于耕作;③劳动力:(属劳动密集型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④历史: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3)特征:①小农经营;②单产高,商品率低;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
3、混合农业
(1)主要是牲畜和谷物的混合农业。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主要是渔业与林业的混合农业。
(2)分布:欧洲、北美、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等。
(3)特点(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牧羊带”为例)。
①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互惠互利: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畜牧业为种植业提供肥料。
休耕和轮作、(有利于恢复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种植、牧场。
②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小麦农忙(播种5-6月、收割11-12月)正式放牧的闲时。
③灵活的生产选择:根据市场确定是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
(4)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①气候:气候温暖湿润;②地形:平坦开阔;③土壤:土壤肥沃;④水源:灌溉条件好。
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②交通便利;③市场广阔,面向国际市场;④机械化水平高;⑤科技水平高;⑥政府鼓励扶持。
4、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地区(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
(2)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3)区位条件:①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③距海港近、水陆交通便利。
(4)措施:①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的研究;②围栏放牧,划区轮牧;③开辟水源,种植饲料;④改善交通条件。
5、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的形成
(1)导致集聚的主导因素: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廉价劳动力;资源和能源分布等。
(2)集聚的效益(作用)--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①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②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③共同利用工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④有利于集中处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九、传统工业区
1、主要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2、传统工业区的特征
⑴一般是在丰富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
⑵以大型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
十、新兴工业区的概念、分布
1、概念:新兴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发达国家的一些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2、主要分布: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日本的“硅岛”(九州岛)。
十一、重要的交通运输网
1、铁路网
五横:
京包-包兰 陇海-兰新线。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 滨洲-滨 南昆。
七纵
京沪 京九 京哈 京广 焦枝-枝柳 宝成-成昆 兰青-青藏。
2、修建铁路的意义作用:
政治战略意义--(1)有利于人民的交往和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2)有利于巩固国防安全。
经济意义--(1)促进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2)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促进沿线经济发展;(3)完善交通铁路网。
十二、直面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产生
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一定的容纳和清除能力(环境自净能力)。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的表现:
(1)资源短缺。
(2)生态破坏。
(3)环境污染。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海洋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生态破坏(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和臭氧的破坏、资源的枯竭、生物物种的减少)两大类。
3、环境问题的分布:
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较发达地区严重(其原因是:环境承受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经济、技术水平落后;发达国家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
十三、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的防治:
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从总体上,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2、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它既满足其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它的内涵概括为: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
(2)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拓展阅读:高二地理复习有什么方法
一、掌握地理知识点
我们要记知识点,我们办要把自然地理知识点掌握好,特别是有关公转自传,地球的时间差问题,这在高考时一般在选择题上出现一般是12分,而且不好做,我们解决方法是把课本上那个地球自转的地图好好掌握。
不光是地理这门学科,还有别的学科,知识点都是很重要的,只有打好基础,以后的路才会越走越踏实。
二、不懂就问是个好习惯
不懂就问是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它需要任课教师的培养和学生的努力,它有助于班级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特别有助于同学们学习成绩的提高。大家可千万不可因为问了不懂而气馁,要坚持、坚持再坚持。
三、做地理笔记
我们不要小看地理笔记,地理笔记是很重要的,我们一定要记笔记,我们不用都记笔记只要把经常考的知识点记下就行了,然后好好总结,看看都容易考什么,看看是哪方面的考的多些,我们就把重点放在哪方面,可不要没有终点的复习,这点是在高三复习时禁忌的,因为那样太浪费时间了,而且记住易忘,效果不佳,所以记笔记是很有技巧的。
四、思考与总结
不管是在看书还是在做题一定要学会思考,要不断地总结,这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成绩,记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与思考是同步进行的。
文科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有哪些
1、工商管理专业
学工商管理专业就业较广。根据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至少急需35万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目前实际具备从业资格的只有8万人左右,远远达不到行业需求。学工商管理专业能从事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国际商务、人力资源和国际物流等工作,就业面十分广泛,待遇也处于各行业较高地位。
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读国际贸易的人才成了“抢手货”。盗了上个世纪末,国贸人才在市场上出现了“滞销”的迹象。所幸的是,近年来国贸专业又迎来了第二个春天。国贸专业的毕业生在国际商务领域的优势不言而喻,过硬的外语水平加上专业知识,又有扎实的计算机技能,自然可以获得了一份优越的工作。
3、新闻学专业
新闻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不仅局限于传统媒体,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出现了两个就业新方向、一是舆情分析,各级政府部门、不少企业都需要招聘舆情分析的学生;二是新媒体运营尤其是社交媒体运营。
4、外语语言文学专业(外语)
主要学习英语、德语、法语、日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及小语种。授予文学学士。
毕业后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企、事业及管理工作的相应语言高级专门人才。
5、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主要学习广电概论、广电技术基础、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制作、摄影摄象等。授予文学学士。
毕业后去新闻媒体做记者、编辑或主持人等,还可以去广告公司从事广告策划和文案写作,去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企划、文秘,或从事影视制作。
6、心理学专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节奏也越来越快,这让我们每一个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心理健康”这个词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2005年年底一项心理调查报告显示,1/6以上的中国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因此,心理咨询师将成为一个新兴的热门职业。很多人认为心理学专业是专门面向理科生的,但其实,很多师范类大学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是文理兼收的。
7、新媒体专业
据权威部门数据显示,新媒体行业的相关专业就业率达98%以上。目前,影视后期制作行业人才缺口达到20万左右,这其中播音主持、新闻采编最为缺乏,并且薪资较传统行业高出很多,60%的毕业生入行即可拿到7000以上的薪资待遇。并且大部分影视公司拥有完善的福利体系与奖励机制,因此,近几年新媒体专业广泛受到学生和家长的热捧。
8、营销专业
营销师是指从事市场分析与开发研究,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咨询,并进行产品宣传促销的人员。
在不久前在重庆召开的一次毕业生双选会上,营销人员成了很多用人单位招聘的重头戏,像某家居生活广场公开招聘的32个岗位中,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数就达20人。
近年来,市场营销已经渗入到各种各样的企业,企业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将继续看好,并有继续升温的可能。
9、对外汉语专业
据教育部统计资料显示,汉语教学在世界各地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世界各国中,学习汉语的总人数已超过2000万人。目前,美国、新西兰、日本、泰国、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已将汉语成绩列入大学升学科目。
由于学习汉语的人数日益增多,许多国家都面临着汉语教师严重不足的局面。所以,学习对外汉语专业有着很好的就业前景。
目前在不少国家,中文教师已成为收入颇高、受人羡慕的职业之一。
10、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主要学习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理论、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注重外语成绩)。授予经济学学士。
毕业后从事国际市场销售业务或研究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