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顺利的备考行测考试,掌握答题技巧很重要,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病句分析技巧:搭配不当”,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行测病句分析技巧:搭配不当
行测中的病句类题目对于很多考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难的知识点,主要是不知道病句有哪些语病,不知道该如何解题。在这里小编给大家分析在考试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搭配不当,希望对考生有所助益。
一、主谓搭配不当
这类病句,经常是主语、谓语为比较复杂的短语,一般情况下,为多个主语共用一个谓语,或者是一个主语共用多个谓语,再者是多个主语用多个谓语。
例子:1.这位工程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以被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关注。
“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作为主语,出色工作不能说被采用,与谓语不搭。
2.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树影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树影”可以晃动,但是不能发出声响。
二、主宾搭配不当
例子:秋天的北京是个美丽的季节
北京作为主语,不能说是季节。
三、动宾搭配不当
这类病句,一般是动词不能支配宾语对象,或者动词不止一个,或者宾语不止一个造成顾此失彼。
例子:1.大会上,代表们认真地注视和倾听着总理的报告。
注视和倾听作为谓语,可以倾听报告,但是不能注视报告。
2.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色帽子。
“穿着”作为谓语,可以说穿着上衣,但是不能说穿着帽子。
四、两面一面搭配不当
这类病句中,常见的句式是“能否(是否、有无),是”,即前面用肯定加否定的形式,后面只用肯定或者只用否定的形式。
例子:1.有无正确的态度,是我们取得进步的重要条件。
由该句子,无法确定有正确态度是进步的条件,还是没有正确态度是进步的条件。
2.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由该句子,无法判断“能培养四有新人,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还是“不能培养四有新人,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
五、关联词搭配不当
复句中,一般关联词把各个分句关联起来,准确表达意思。不同关联词表达的意思有所区别,如果随意组合,会造成病句。
例子:1.弟弟年纪很小,因此懂得许多深刻道理。
弟弟年纪小与懂得道理之间并非因果关系,不应用因果管理词。
2.如果中学生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如果”与“也”搭配不当,应与“就”搭配。
六、定语、状语与中心与搭配不当
例子:我们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
我们有手,这个句子主干没有问题,但是修饰成分聪明不能修饰手。定语与中心与搭配不当。
七、方法
对于搭配不当的语病,我们可以提取主干成分,分析主干成分搭配的问题,主干没有搭配不当问题,可以分析修饰成分搭配问题。
例题:下列语句表达上没有错误的是:
A.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吃龙虾,会导致病情加重。
B.随着对秦兵马俑在沉寂24面后的再次发掘,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
C.这幅画,希望传递给读者的,还是这样的观念:本地的好食材,是一顿美食的根基。
D.这所九年制寄宿学校的150多名学生是地震中伤亡最少、复课最早的学校。
解析:C。A选项,前一个分句“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为主语,谓语为“吃”,宾语为“龙虾”,“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与“吃”不搭。B选项,提取主干后,主语残缺。D选项,提取主干后,学生是学校,主宾搭配不当。
行测词语辨析技巧:语素分析法
语素分析法:语素,指的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最常见的音译结合体就是一个汉字,当然一些音译词,如“橄榄”的“橄”和“榄”都没有具体含义,所以这两个字都不是语素,而“橄榄”一词才是语素,语素一般都是有具体含义的。语素分析法就是将词语拆分成一个个单独的语素来分析词语的具体含义,帮助我们梳理近义词之间的异同点。一般来说,语素分析法有这样一些具体的作用:
一、辨析词语
分析不同词语的相异语素来分析近义词之间的差异。
【遏制VS遏止】
遏制:制,强调控制,压制,抑制,强调的是一个阻止的过程,采取某种措施阻碍某种行为的发生。对象尝试自己的某种情绪(喜怒哀乐),有时是敌人或某种力量。
例如:那块被雕成英雄像的石头见人崇敬他。当然遏制不住他的骄傲。
遏止:止,停止,强调的是不再进行,强调的是一个结果,采取某种措施强行阻断某种行为继续发生下去,使之停止下来。对象常是来势凶猛而突然的重大失误,如战争、进攻、暴动、潮流等。
例如:文化的改革如长江大河的流行,无法遏止。
【催生VS衍生】
催生:催,催促。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促使产妇的子宫急速收缩,迫使胎儿出生;比喻催促产品或作品问世。
例如:这件产品能提早问世,完全是业务部门大力催生的结果。
衍生:衍,延长,开展。指演变而产生,从母体物质得到的新物质(如经过取代或水解)。
例如:由这症结而衍生的问题,实在太多了!
二、猜测词义和积累词语
利用拆分词语的语素,来分析和猜测词语的大概含义。
【披沙拣金】披,拨开。拨开沙子来挑选金子。比喻从大量的东西中选取精华。
【曲高和寡】曲高,曲调高深。和寡,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沸反盈天】沸:滚翻;盈:充满。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三、易错成语
在分析词语的基本的语素来猜词语含义,但是也会面临一些容易望文生义的词语,所以我们也需要积累一些易错词语,如下:
【春风化雨】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不刊之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首当其冲】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语素分析法,简单来说就是用语素来帮助我们梳理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差别。这个方法在言语理解的做题过程中还是非常好用的一种方法,希望大家能够灵活使用。
2021国考行测技巧:浅谈浓度问题的解决思路
浓度问题通常涉及的都是溶液混合,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白的就是溶质的重要性,因为在多个溶液进行混合时,我们需要用一个量,把这些参与混合的溶液串联起来,而由于基本考察的都是同种溶液混合,溶质之间可以直接加减,溶液和浓度再随之而改变,以这样的一个思想去把握题目,其实是比较清楚的,接下来我们看两道题。
【例题1】使用浓度为60%的硫酸溶液50克和浓度为90%的硫酸溶液若干克,配制浓度为66%的硫酸溶液100克,需要加水的质量是?
A.10克 B.12克 C.15克 D.18克
【题目解析】A
这道题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两种溶液混合成一个新溶液,所求的是混合时加的水,按照刚才的思想,我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弄清楚溶质的量,再根据溶质得出各部分溶液的质量,最后求得加水量。所以可以简单口算得到其中一种溶液的溶质是30克,另一个虽然不清楚,但是混合后的溶液溶质是66克,所以可以得出另一种溶液溶质是36克,结合其浓度,就可以知道需要该种溶液质量为40克,那么两种溶液综合溶液就是90克,而混合后溶液是100克,所以加了10克水。所以答案是A。
【例题2】某化学实验室有A、B、C三个试管分别盛有10克、20克、30克水,将某种盐溶液10克倒入试管A中,充分混合均匀后,取出10克溶液倒入B试管,充分混合均匀后,取出10克溶液倒入C试管,充分混合均匀后,这时C试管中溶液浓度为1%,则倒入A试管中的盐溶液浓度是?
A.40% B.36% C.30% D.24%
【题目解析】D
这道题同样也是浓度问题,通过多次混合,最后求最初的溶液浓度,那么按照刚才所讲的思想,我们一样先研究清楚溶质的变化情况,再根据最后一次混合后的浓度和溶液质量得出具体溶质的值,最后得出初始溶液浓度。那么首先第一次混合,溶质没有变化,但是溶液变成两倍也就是20克,那么取出10克,取出了溶液的一半,那么取出的溶质也应该是一半,第二次混合溶质还是没变,但是溶液变成了原来的三倍。而取出了还是10克,取出的溶液是三分之一,所以也取出了三分之一的溶质,所以第三次混合时候的溶质是初始溶质的六分之一,而由于此时溶液是40克,结合浓度,此时溶质应该是0..4克,所以初始溶质应该是0.24克,而初始溶液是10克,所以初始浓度是24%。所以答案是D。
通过分析这两个题目,我们可以发现抓住溶质再研究溶液和浓度等量,对于解题来说是有一定帮助的,但是想要精通此类问题,还是需要考生在后续的学习中,多练习多总结,这样更有助于对于题目的核心和方向有一定的把握。最后希望大家能取得一个好的成绩。
推荐阅读:
行测真题 | 行测答案 | 行测答题技巧 | 行测题库 | 模拟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