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有感1100字

  《红楼梦》以宝黛的悲惨爱情故事为主线,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的面貌。以下是留学群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读《红楼梦》有感1100字,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留学群。

  闭上眼,浮现在脑海里的还是那句“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部《石头记》道出了中国女子千年来的苦痛宿命,也艺术地刻画出众多鲜活而美好的形象。芹溪一把辛酸泪,流过百年韶光,传至今人手中,依旧滚烫灼人。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红楼梦》无疑是巅峰之作;在世界文学艺术的海洋里,《红楼梦》堪称瑰宝。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诞生于18世纪的伟大文学巨著代表了中国文学的最高智慧,历史上甚至有了“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的记载。

  《红楼梦》以宝黛的悲惨爱情故事为主线,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的面貌。想当初,宁、荣二府真可谓“金满箱、银满箱”宁荣两宅占了大半条街,丫鬟、老妈妈都有二三百人,可自从贾元春病逝,宁荣二府的面貌就大不如前,先是荣国府矛盾重重,再是薛蟠在外生事入狱,继而是贾家三姐妹的相继离去,最后是贾宝玉的出家为僧……《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的跌荡起伏,由繁荣昌盛到衰败而落魄,这不仅仅是作者曹雪芹对现实不满的发泄,更是以宁、荣两府为现实社会的缩影,写出了当时的社会状态及风气。

  故事中的几位女角,也是各有千秋。我最欣赏的还是林黛玉、晴雯和鸳鸯。

  黛玉本是一棵快枯萎的降珠草,投胎到人间来。她多愁善感,常常为别人不注意的小事而悲伤流泪。正如小说中所描写的“黛玉葬花”一幕,就突出了这一点。花开花谢本来就是自然景象,但她却由此而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聚散无常。也就是因为这一点,他才能发现常人所不注意的问题。“上层”人物中最吃得香的秦氏,拍马手段,黛玉视之,指出那些是“贫嘴贱舌”。极善奉承迎合旁人的王熙凤,在黛玉看来,不过是“放诞”、“无礼”。自命清高的“槛外人”妙玉,黛玉也一眼识破了她卸却红妆的虚伪。就连被王夫人认为“识大体”的袭人,蒙得过湘云,却也逃不过黛玉的眼睛。黛玉一语点破她的本质——“我只拿你当嫂嫂待。”于是,黛玉被认为“小性、多心、心窄”,但我认为,黛玉正是因为聪颖过人,才有了如此高的悟性,并无小性、多心之说。

  在大观园中,能与黛玉相媲美的只有薛宝钗这一人物了,薛宝钗在《红楼梦》中份演着重要的角色。薛宝钗在大观园里深得人心,人人都认为她贤惠大方识大体,薛宝钗在自己的生日宴上的菜单、戏谱全都是按照贾母的喜好来说,借由一些小事拉近与黛玉的关系,让黛玉认为与她“情同姐妹”。对待宝玉,更是好之又好,顺之又顺,全然不同与黛玉的猜忌。她的性格中有王熙凤为人的圆滑,林黛玉小心和与贾宝玉完全对立的封建束缚的思想。薛宝钗这一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个受封建教育毒害的一个妇人形象,与林黛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众多丫鬟中,想必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晴雯和鸳鸯了吧。“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这是作者曹雪芹为晴雯下的定义。晴雯就像一朵带刺的玫瑰。她不仅美丽,而且有尊严。大观园里女子漂亮的多了,但晴雯的漂亮有他的个性,她漂亮的率性、泼辣,犹如一朵带刺的玫瑰,勃勃有生气,没有丝毫的病态,给人一种向上的精神。但是,她的美却是只可远观而不可被亵渎的。她努力维持着做人的尊严,虽然只是一个丫头,但她追求一种平等的地位。撕扇子做千金一笑,病中勇补孔雀裘。冬天的夜晚穿着单衣吓唬人,这些事例中无不透露出晴雯的胆大心细。令我记忆最深的还是在“抄检大观园”一回中,晴雯挽着头从里屋冲进来,一把打开箱子,抓住箱底尽情一倒,晴雯的言行象一颗瞬间升起的绚烂的流星,刹那间照亮了大观园那黑漆漆的夜晚。一个率性、泼辣、干脆利落的形象跃然纸上,让人不得不为这个顽皮、灵巧、任性的美的形象产生的怜爱之情。

  大观园上上下下四百余人,主子只有三十多人。在众多的家奴之中,大多数的奴婢,尤其是女奴们,不过是为主子而活着的“会说话的工具”。主子们可以任意的驱使他们,决定他们的命运。但是,这样的环境之下,也蕴藏着反抗的火种。鸳鸯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反抗精神的人。鸳鸯的性格表现是平静的。她处事从容,无论什么场合,她都能泰然处之,举止适宜;无论大事小情,她都想得周到,办的妥当。她的精明和良好的品格,使她成了贾府的老祖宗、“太上皇”贾母的贴身丫鬟,一个一时半刻也离不开的得力而又得意的“心腹”,也就是这样特殊的地位和身份,使她成为贾府众丫鬟之“王”,更为贾府上下人等所尊敬。贾母的日常起居,她侍候的事事周到,样样体贴,无微不至。所以,贾母评论说:“鸳鸯那孩子还心细些,我的事情,她还想着一点子:该要的,她就要了来;该添什么,她就趁空儿告诉他们了。”就她“可靠的人”。鸳鸯还是一个极其忠心人,在贾母死后,她也随之而去,真令读者肃然起敬!

  最后还是回到宝黛二人的悲剧爱情上来,从开篇到剧终,我相信,大家无一不为宝黛二人感到痛心,但设想一下,如果宝玉娶了黛玉,而林黛玉却在新婚之时香消玉殒,红事变白事,宝玉必定经不住打击,或是吐血而亡,或是面有呆傻之状,贾母也将因此引发重病,结局太过戏剧化。即便林黛玉不死,那今后是否又重演了一回《红楼梦》?因此,《红楼梦》既迎合了“金玉良缘”的传说,又留下了一个凄美,耐人寻味的结局。

  合上《红楼梦》我已经不再把它当名著来看待了,它是一部历史,一部难懂的历史,这样的一部凝聚着二十四史的小说,恐怕已经是达到了文学的最高峰,无人可以超越了吧!即使有那什么多的红学研究学会,也不会参透其中的奥秘,就让《红楼梦》永远这么神秘下去吧!


红楼梦读后感 100字 200字 300字 400字 500字 600字 800字 1000字 1500字 2000字 3000字

红楼梦读后感 100字 200字 300字 400字 500字 600字 800字 1000字 1500字 2000字 3000字
分享

热门关注

三国演义读后感小学生4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小学生

小学生《西游记》读后感300字范文

学生西游记读后感

2021读《草船借箭》有感范文

关于读草船借箭有感

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大学生

红楼梦读后感大学

西游记读后感600字初一作文

西游记读后感初一作文

暑假读《红楼梦》有感

红楼梦

读红楼梦有感范文600字

读红楼梦有感

暑假读红楼梦有感800字

读红楼梦有感

小学读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

学生读红楼梦读后感1000字

红楼梦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