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关于读书节的一些资料吗?以下是留学群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书节手抄报资料”,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
读书节手抄报资料
读书节一般指世界读书日
1.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1995年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
2.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的产权。每年的这一天,世界100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 .
读书节宣传标语
(一)
1、生命因阅读而精彩,让孩子们爱上阅读吧
2、营造书香社会,共建和谐新郑
3、阅读提升城市品味,求知丰富精彩人生
4、读好书增长才干,创新业勇攀高峰
5、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
6、开展全民读书活动,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7、人人爱读书,读书乐无穷
8、汲取知识的力量,建设美好的新郑
9、倡导读书风尚,争创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
10、青春奉献社会,读书改变未来
11、捐献一本书,奉献一份爱
1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3、阅读,滋润精神;思考,孕育智慧
14、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5、让读书成为一种时尚,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16、多读书、乐读书、会读书、读好书
17、用书塑身、受用一生,以书会友、天长地久
18、书香飘万家,陶冶你我他
19、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
20、感觉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
21、倡导全民读书,享受阅读快乐
(二)
(1) 读书让理想展翅 学习让生命飞翔
(2) 读书成就梦想 知识照亮人生
(3) 读书放飞梦想 拼搏成就未来
(4) 品读经典,传承文明;欣赏美文,淘诒情操
(5) 做充满书卷气学生 创飘溢书香的校园
(6) 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览群书 拓宽视野
(7) 和孔孟对话与李杜共语 和书本拥抱 与大师交流
(8) 攀登书山与知识同行 遨游学海 以真理为伴
(9) 读书点燃智慧 知识照耀人生
(10)阅读经典传承民族书卷气 欣赏美文领略智者书韵味
(11)诵读经典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感悟惟美生活交流纯净心灵
(13)阅读滋养底气实践造就灵气
(14)浸润书香,为人生奠基;畅游书海,享阅读快乐。
(15)静心阅读,感受文字之美;体验情境,尽享读书之乐。
(16)我读书,我进步;我读书,我快乐。
(17)书香伴我成长知识伴我同行
(18)读一本好书 像交一个益友
(19)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
(20)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读书格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冰心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弥尔顿
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没有书籍,就不能打赢思想之战,正如没有舰就不能打赢海战一样。——罗斯福
评价一座城市,要看它拥有多少书店。——鲁宾斯坦
没有书籍的屋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西塞罗
有创见的书籍传布在黑暗的时代里,犹如一些太阳光照耀在荒凉的沙漠上,为的是化黑暗为光明。这些书是人类精神史上划时代的作品,人们凭借它们的原则,向种种新的发现迈进。书本是将圣贤豪杰的心照射到我们心里的忠实的镜子。——(英国)吉本
读书可以抚育青年,慰藉老年。读书可以增进幸福,消灾解愁。在家时,给你带来快乐;外出时,让你心旷神怡。——(古罗马)西塞罗
书籍是夜间的伴侣。当你翻开它时,它会使你忘记压抑在心头的苦衷;书籍传授给你知识,增长你的才干;它从不妒忌,更不会疾恶如仇;它总是认真完成你的重托,无论时间多么长久,它绝不背叛友谊的誓言。——(阿拉伯)阿里一伊本.扎赫姆
我像吝啬鬼对待自己的财宝那样,迷恋着图书。我坚信,只要我愿意,我就可以享用它;我为能享有这种权利,而感到心满意足。每当我启程上路,总要书籍陪伴着我。——(法国)蒙田
对书籍的爱,是我一生的骄傲和荣耀。即使将所有的印度宝石跟我的藏书交换,我也不乐意。我的藏书室,是我著作的依据和最大的生活乐趣。——(英国)吉本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推荐阅读:
读书手抄报 | 我读书我快乐手抄报 | 读书笔记 | 读书名言 | 读书心得 | 读后感 |
读书手抄报 | 我读书我快乐手抄报 | 读书笔记 | 读书名言 | 读书心得 | 读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