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315曝光了一些珠宝的售卖的套路,小编为您总结了一些相关的套路,希望您能避开相应的抽奖骗局,不要被透露,跟着留学群来了解一下吧。
套路一:购物抽奖高折扣卖低品质珠宝
黄女士在一家商场内购买衣服,结账后被告知可以到某品牌珠宝专柜领取小礼品及刮奖卡,黄女士刮到了2000元抵用券的大奖。她看柜台在售珠宝的标价基本都要2500元以上,扣除抵扣的2000元,自己只用掏五六百元。最后,她花了568元买了一款标价2580元的金镶玉吊坠。购买后,经其他珠宝商鉴定,她发现这款珠宝只值100多元。
揭秘:国内商家销售假货或以次充好,法律风险大。因此珠宝玉石销售商一般不会冒法律风险,销售假的或以次充好的珠宝玉石。此事件的套路是低品质标高价,商家规避了产品质量的法律责任,获取高额利润。
维权:消费者商场购物不小心遇到购物抽奖买了珠宝玉石,可凭购买单据,以商家虚构原价涉嫌价格欺诈为理由(涉案珠宝柜台无法提供原价证明),向当地价格监管部门投诉关联商场。
套路二:旅游购物时遭洗脑 2万买下50元宝石
7月上旬,福州林女士跟福州一旅游团去泰国旅游,被安排到了一家珠宝店购物,进店不久,来了一位会说中文的经理,给她们介绍了宝石的知识。听完经理的一番演讲后,大家都不知不觉地购买了宝石。而林女士花费2.6万元买的一颗蓝宝石,经福建宝协专家鉴定,是合成的蓝宝石,市值大约是50元左右。
揭秘:旅游商场组织的珠宝玉石“课程”,实际上是商家设计好的“洗脑”课,在几十分钟内让人完成被“洗脑”。商家设计的“洗脑”课程,强调了珠宝玉石的天然性,隐瞒了天然珠宝玉石的品质差异与价格的关系。为了与“洗脑”课程内容相衔接,与旅行社关联的外国珠宝店柜台内的珠宝玉石货品都配有鉴定证书,证明全是“真货”。实际上,这些鉴定证书都没有法律效力。
维权:消费者遇到国外旅游购买珠宝玉石被侵权,凭购物单据和国内珠宝检测机构出具的鉴定证书,向关联的旅行社提出退货退款;如退款遇到困难,可向当地旅游监管部门投诉关联旅行社。
套路三:搞所谓的的超低折扣价
珠宝玉石不属于同类物商品,因此促销的每款首饰都属于“第一次”,原价均属虚构。如一件“足铂钻石镶嵌戒指”,标签价5600元,商家宣称五折销售,优惠至2800元。此标签价5600元非《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中的原价概念。百货商场发放优惠买珠宝玉石的“中奖卡:一些珠宝商将珠宝专柜变相为“赠品领取”专柜,顾客在商场购物均可“领赠品卡”并参与抽奖,中奖后可以优惠购买珠宝玉石首饰。而这些所谓“中奖”才能优惠购买的珠宝玉石首饰一般都存在问题,如利用鉴定证书抬高品质和价格,或者标高价再以中奖名义打折;“金镶玉”首饰多是价值很低的工艺品,玉的部分多是“下脚料”,金的部分多是金箔纸。
套路四:以超低的(黄金)首克价引诱顾客
店家宣称黄金首饰价比同行低,实际上是引诱顾客进店。市场调查中发现,使用这种价格手段促销的金店,其K金饰品、镶嵌首饰、翡翠饰品等均存在价格欺诈,利润高得惊人。例如,一件不到1克重的18K吊坠,市场价一般为400元左右,此类店却卖900元以上。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