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欧洲时报》刊文称,法国华裔第二代逐渐走进公众视野,他们的创业思路以及对中国文化的接纳和传承,都与老一代华人有着根本不同。但无论华二代的创业多么红火,也是老一辈人用血汗为他们打下了基础。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有些沉寂的华人商圈其实正悄悄发生变化。他们正用自己的智慧和新理念拓展发展路径,挺近巴黎时尚圈。接下来和留学群小编一起了解下详细的内容吧。
“收缩、止损”:父辈华商要改变传统理念
“父辈们首先要改变的是传统的经营理念。”年轻华商刘辰对记者说。这里说的经营理念,还不是产品转型、产业升级,而是老一辈华商固有的观念。
刘辰说,在法的华商以浙江商人为主,浙商的拼搏精神、敢为天下先的优点就不用说了,但法国浙商的传统理念确实有不合理的地方。比如,盲目扩张,不懂收缩和止损。
“就拿我家来说吧,父母有我们三个孩子,就一定要开三家店,一个孩子一家。”刘辰说,这其实没有必要。
刘辰说,浙商在法国创业初期,很多人是开服装厂和皮包工厂的,其实当时有很多优质工厂,如果坚持到今天,说不定其中也有了自己的牌子。但是,浙商好面子,开店的看不起开工厂的。如果你说自己开工厂,那么马上档次就降了一格。于是,大家都去开店。
“你有几家店?”已经成为身份的象征。甚至孩子嫁娶,都要考虑这方面的因素。女方家有三家店,男方最少也要三家店吧?否则就是“门不当、户不对”。其实,很多华二代最烦的就是这一点,“大家在一起,开心就好了,何必门当户对呢?”。虽然这几年,情况有了好转,但是,这种观念还是主流。
刘辰说,其实,一个家庭开三家相似的店,完全就是自己堵自己的路。为什么不把开三家店的资金、人员、技术统筹到一家,开一家“精品店”呢。这里说的精品店,当然不是指什么奢侈品店,而是有自己的风格,自己的定位。做到与众不同,才能长久生存。
他认为,与盲目开店一样危险的是“硬撑”。在巴黎北郊的华人商圈,有多少华商已经做不下去了,但是,为了面子,还在硬撑。其实,进出口贸易做不下去了,及时“止损”转行,是最好的选择。比如去做餐饮,做烟吧酒吧等。这又涉及到了面子问题。大家都知道,华商是凭着“三把刀”在海外立足的,好不容易成了西装革履的老板,你又让他回去拿刀,这情何以堪啊?
不过这种情况也有了好转,不少华商在做贸易的同时,也开始着手其他行业,其中就有餐饮和烟吧。当然了,这并不是做餐饮的是因为贸易不好做,而是走出了自己多元化产业的一步。
刘辰打了一个比方,以前,华人商圈有500家店,1000多家客商前来订货;而现在,华商已经1000多家,而客商却在减少、分流。为什么?因为电商的发展和周边国家华商圈的崛起。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华商还是一味扩张,那么结局如何可想而知。
刘辰最近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就是把家里的三家店一起卖掉,然后在新建的巴黎时尚中心买一家新店。
“批发贸易最后肯定是像购物中心一样的集约化。”他认为,街道式的批发市场最终会消失。时尚中心现在已经被“华二代”占领,很多店面是华二代在主理,他们的父母已经退到了幕后。当然,父辈退到幕后起到的作用也许更大,不仅支持孩子“二次创业”,更多的人开始为华人协会贡献力量,不少人参与了公益慈善事业。
创立个性化品牌 这群年轻人做到了
在巴黎时尚中心走一圈,的确如刘辰所言:这里,几乎被华二代“占领”了。这里最小的老板22岁。在温大维的店中,记者没有关注他们时尚流行的服装,而是关注他的团队。在他的5人团队中,最小的只有19岁,其他几人分别为20到23岁。
就是这样一个年轻团队,自己设计服装,创立品牌,寻找客商,参加展览会,两年多时间,他们这个面向16-30岁年龄层的品牌就在欧洲有了一定市场。
而温大维在学校学的是贸易,为了创自己的品牌,他特地去学了服装设计。“设计只是其中一环,营销才是重头戏。”几个毛头小子,两年间不停地穿梭在欧洲各大商业中心,各大展会。与各大专业网站合作,如今,他们的品牌已经诸多大牌摆在了一起,并且取得了喜人的销量。
“我们最大的特点就是个性化、小众化,市场上看不到同类的样式。”温大维说,他们通过大量的调研,分析年轻人的喜好。根据这种调研,我们设计出符合潮流的样式,并且会根据市场的需求改变。
他说,小众化、个性化是趋势。他一件衣服的利润,已经超过父辈们不知道多少件的总和。“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大量产品已经不适合这个时代,这一点,在中国国内已经很明显了,如果父辈们还是通过量大优惠来做生意,肯定撑不了多久。”
另外,他说,以前父辈们是等着客户上门;现在,我们是主动出击,这是经营理念的不同。
在时尚中心走一走,像温大维这样“二次创业”的年轻人很多。记者看到了他们的“不一样”:独特的设计,独立的品牌,流利的英、法语。所有这一切,都在告诉你,华人商圈的变化,就靠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