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作者以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在写景中抒发出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下面是由留学群小编为你带来的高一下册语文《荷塘月色》教案,更多内容请访问留学群。
高一下册语文《荷塘月色》教案(一)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有关资料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赏析本文的画面美、语言美、情调美,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
3.体会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
4.欣赏本文的语言风格。
重难点
1.把握写作脉络,体会作者内心情感;
2.赏析文中的画面美;
3.学习本文朴实清新的语言风格。
教学用具 录音机朗读带多媒体
课型诵读鉴赏课
课时1
教学流程
导语
月,引人无限的遐思。古往今来,月成了情感的载体。月下漫步,情思无限,人生的万千思绪纷涌而来,也会缓缓散去。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散文佳作。作者在一个静谧的月夜,独自一人来到清华园的荷塘。静望明月,细嗅荷香,沉浸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中了。
出示课题:荷塘月色
知识积累
1.作者作品
朱自清,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是位有骨气的文人,1948年8月,因贫得病逝,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气概。”(毛泽东评)
2.创作背景
作于1927年,当时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作为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苦闷彷徨,找不到出路,一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面对现实的黑暗,却又无法安心于这种“超然”。
整体感知
听录音,感知大意,理清线索。
1、路线:家小路荷塘小路家
2、情感:不静寻静得静失静
分析:
开头不宁静,文中贯穿着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愁绪难消中又向往着自由美好的生活,最后回到现实:不宁静。
文本赏析
(多媒体展示相关画面,形象直观,引发学生联想)
一、阅读第一段,思考: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怎么理解?(引导学生结合背景和全文的情感线索来分析。)
明确:
揭示全文主旨,“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1、对现实的不满;
2、对个人和国家前途的忧虑;
3、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
二、第三段:月下荷塘
1、一生朗读,体会本段的景物描写的精妙之处。
作者向我们展示出月下荷塘的静谧、美好、朦胧之美。由荷叶到荷花,接着荷香到荷波,最后到流水,写出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特别是比喻手法的运用,带领学生重点分析。
示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化嗅觉为听觉,把荷香和歌声联系在一起,取其若有若无的相似点,可谓精妙。
三、第四段:荷塘月色
一生朗读,其他学生体会荷塘中月色的特点。(生回答,师总结归纳)
明确:动词“泻”写出了月光的鲜明欲滴的奶白色的实感,“浮”的运用写出了月下荷花缥缈轻柔的姿容,“笼”写出了月光的朦胧轻柔。
“酣睡”喻朗照,“小睡”喻被一层层淡淡云遮住的月光,恰到好处。
本段从不同角度,描写出不同景物上的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四、第五段:荷塘四周
生齐读,思考:荷塘四周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杨柳、烟雾、灯光,阴暗、低沉。水里的蛙声和树上的蝉声,反衬出作者内心的失落和淡淡的忧愁。
五、朗读《采莲赋》《西洲曲》
思考:作者回家的路上,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生回答,师点拨、归纳)
明确:
荷塘的美景引动作者内心的乡思,青年男女美好的情思引发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探究延伸
这是一篇散文佳作,写出了一位知识分子当时内心无法释然的苦闷之情。学完本文之后,对“我”是怎么认识的?(组织学生讨论,自由发表评价)
言之有理皆可,不必苛求同一。
手法鉴赏
本文的语言朴素典雅,清新自然,蓄满诗意。作者融情于景,即景抒情,向我们展现出一幅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学生互动交流,总结文中精彩句子的特点,试做归纳、发言)
明确:
1.比喻的运用;
2.通感手法的运用;
3.叠词的运用。
课堂小结
在我们的眼前,展现出这样的画面:荷叶田田,荷花朵朵。明月泻银辉,清风送荷香。这清新、神秘、静谧的荷塘就是作者心灵的避难所。暂时的宁静让作者获得了精神升华,引发出他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同学们能常走近自然中,用善感的心灵去体会,以自己独特的角度去发现万物之美。
课后作业
1.写篇读后感放在周记本上;
2.阅读朱自清的其他散文,思考:有人认为他用的比喻取材狭窄、阴柔,缺乏想象力,你认同吗?为什么?
高一下册语文《荷塘月色》教案(二)
教学目的要求:
1、欣赏本文在景物描写上的高超艺术,体味情景交融的文学特色;
2、根据特定语境,准确把握语句的深层含义,品味语言的感情色彩;
3、领会作者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优秀品格。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思想内容,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2、把握语境来作辨析、品味,深刻地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具: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进程:
一、导入单元:
何为散文?散文曾指不讲究韵律的文章,是为了区别于“韵文”
而起的一个名字,而现在散文则是指除诗歌、戏剧、小说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随笔、特写等。我们即将要一起来学习的单元便是抒情散文单元,请大家把课文翻到第三十页,我们可以看到这单元的课文由中国现当代散文和外国散文组成。现在我带领大家一起来浏览一下这个我们即将要步入的散文殿堂。第一篇为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写作者在一个夏夜为了排解心中苦闷去观赏荷塘时所见到的景色和感受。
第二篇《我的空中楼阁》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描写了他那建于山脊上的小房子,曾经也让千百万个读了文章的人也多了个梦,梦想自己也能拥有如此小屋。而《我与地坛》则表现了一个残疾人对生命的思索,对母爱的感悟,最后一篇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一个夜晚偶然之中发现了海棠花开,他由此想到什么了呢?那要由我们在接下来的这段日子的学习中来了解来体会了!
二、导入课文:
今天我们来学的这一篇散文便是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展示课
件)他的作品我们知道的有《匆匆》、《春》、《绿》、《背影》。对于他的情况我们或者都有零星地知道,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对他的情况做一个系统了解。作者简介:(展示课件,师作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成长历程: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写有《睡罢,小小的人》是他新诗处女作;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受五四浪潮影响走上文学道路;1920年毕业于北大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当时诗坛;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开始创作散文,同时研究古典文学。
出版散文集《踪迹》《背影》,著有《朱自清全集》。他曾写过一篇名为《我是扬州人》的散文,但其实他不是扬州人,只是5岁起定居扬州,他出生在江苏东海县。而他的祖籍是浙江绍兴。朱自清先生最后是因为拒绝接受外国救济而死的,毛泽东称赞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这也是后代许多人非常地崇敬他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信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文章了,好,现在我考考大家是否细心,请问:此文的写作时间、地点?明确: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那么1927年究竟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而且会影响到朱自清先生的心情的呢?背景介绍:(展示课件,师作介绍)
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斗争,而此时的朱自清开始处于彷徨之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他曾对夫人陈竹隐说过:“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还是暂时超然为好”(陈竹隐《忆佩弦》)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面对黑暗的现实又不能安然于这种“超然”,一下几段文字可以让我们看到他的这样一种不得平静的心情:
(一)只有参加革命和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能暂时逃避的一法……我既不能参加革命与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姑作安心地过日子了。我是想找一件事,钻了进去,消磨这一生。我终于在国学里找出了一个题目,开始像小儿的学步。这正是往“死路”上走;但我乐意这么走,也就没有法子。
——朱自清《哪里走》1923年2月
(二)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
——朱自清,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
三、课文讲解:
《荷塘月色》实际上就是作者的这样一种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可见,当时的朱自清正如他在文中第一句提到的那样“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那么不宁静了该如何是好呢?我们都知道文人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形式都是特殊的,他们对社会的变化特别敏感。蒋介石发动政变以后,朱自清心情特别抑郁,实在难以排解,只好游荷塘发感慨,形成文字。而曹魏末年有个叫“阮籍”的文人就不这样做了,在司马氏高压政权的控制下,他也是郁闷难平,整日喝酒,日日呼酒买醉。醉后驾车出去兜兜风,而且专拣无人走的荒郊僻野,走到无路可走的时候就号啕大哭。通过哭声来宣泄内心的不平。于是就有了个成语叫“穷途之哭”。现在专门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身处窘境的悲伤。想比较而言朱自清先生的做法就显得比较冷静了。他只是“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后就散步去看看“日日走过的荷塘”的“另一番样子”去了。这里的荷塘就是清华园荷塘,我们可以欣赏一下课本前面彩页的日光下的荷塘。那现在的我们回到文中跟随作者的脚步去领略一下这月光下的荷塘又是如何一番景象。
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这是一段对荷塘周围景物的描写,朗读的时候思考以下几个问题:(课件展示问题)①第2段描写的景物有哪些特点?明确:幽僻、阴森、淡淡②讨论:第3段作者说“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不是有点矛盾?明确: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因为这句话的重点还是在后面的“冷静”、“独处”。用平时的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的独处。因为紧接下来作者便讲到“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从中流露出作者从压抑中暂得宽余的淡淡的喜悦之情,因为他“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同学们思考一下:作者原来所处的世界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呢?明确:喧闹、现实、残酷
所以这两个自然段给全文定了这样一个基调,那就是“淡淡的”,淡淡的哀伤、淡淡的月光、淡淡的喜悦。作者原先那颇不宁静的心至此也开始静了下来。
现在请一位同学来朗读第四自然段,要求声情并茂地有感情朗读,其他同学在欣赏的同时留意一下这段描写了哪些景物。(课件中逐渐展示各项内容,并分析)
荷叶:田田亭亭的舞女的裙
荷花:袅娜羞涩明珠星星美人
月光下的荷塘荷香: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素淡、宁静)荷波:闪电凝碧
荷韵:脉脉
分析:
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把荷花比作是“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这样的比喻即为通感,所谓“通感”就是用一种感觉来描写另一种感觉,从而增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形象感。比如上面的这个例子,另外还有练习题曾经碰到的这样的一个句子:“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这是将触觉写成听觉。通感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的,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中也常常会被不自觉地使用着,如“他的声音很粗”;“笑起来很甜”……
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的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小结本段写景重点: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现在用心齐读第4段,仔细品味一下。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和第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