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本报社会调查《留学,还是“留下来学”?》引发广泛讨论。有留学生家长对本报记者:“现在,海归越来越多,不是国外没有好工作,而是这些人不管在国外多少年,都无法融入国外的生活。海归中,还有一些‘伪归’,他们在国外念了几年书,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毕业,留学变成了‘流学’。”接下来和留学群小编一起了解下详细的内容吧。
在英国留学的哈尔滨女孩小玉说:“刚开始留学时,我们首先面对的不是书本,而是生活。我们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家长的希望;我们中很多人可以不必打工,却要在最短时间内拿到最硬的文凭;我们的外语说得很溜,却找不到知心朋友;看似精彩的国外生活无法掩饰现实中的无奈。”
孤寂,吃喝玩乐填不满的感情真空
小童在加拿大读研究生两年多了,说起留学的最大感受,她用两个字形容:孤寂!“平常的日子,除了上课学习,就不知道该干啥了。加拿大的大学教育很独立,选不同的课,就要碰到不同的同学,上完课又匆匆走了,大家很陌生,也很少有沟通。能有的熟人,就是住在一起的那几个中国同学。此外,基本上是真空世界。到了晚上,大家都挺郁闷的,只能在一起吃吃喝喝,拼命往肚子里灌啤酒。”
更多的留学生,身边没有深交的同国籍朋友,再加上周围是个陌生的语言环境,很难打进别人的圈子,容易产生自卑感和边缘感。久而久之,难以排遣的寂寞让他们变得很孤僻。在这样孤寂的环境中,留学生的生活状态发生分化。寂寞能使人沉淀、使人清醒,更会使人消沉、堕落。小童说:“留学生出国,就是出来闯世界的,不懂得闯的人,或者乱闯的人,就容易出事。” 一些留学生开始沉迷于电脑游戏,有的人甚至赌博、吸毒。“还有一种现象很常见,那就是同居。许多留学生将这作为排遣孤独的方式。”
学业,宽进严出、高淘汰率让人崩溃
小玉对留学阶段学业的沉重感受很深。外国学校宽进严出,进去相对容易,能否顺利毕业,就得看你的努力了。在英国,许多学校都有30%以上的淘汰率,还有的学科甚至高达40%,成绩不及格,也就失去了毕业的机会。这给许多肩负着亲人朋友深切期望、远涉重洋来到海外求学的学子,带来很大的压力。
小玉目前在北京一所国际幼儿学校做老师,“我特别幸运,一回国就找到了这份工作,我的很多同学现在还在家待着呢。”
另一位留学生小朱对本报记者说:“我是高中时去的德国留学。读了三年预科,却一直没被大学录取,后来实在坚持不下去,只能无奈回国。由于我高中就出国了,在国内没有被承认的学历,回国后一直在家待业。说实话,我很茫然。父母现在也很后悔当初送我出国。自从回来后,我就一直很忧郁,什么都不想去学,只想在家呆着。”
近几年,“小留学生”越来越多,高中、初中甚至小学就送出国门,目的是为接受“优质”教育,但往往事与愿违。小玉说:“他们出去之前,有没有作好准备?吃苦的准备,接受压力的准备……家长光准备了钱,这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慎重衡量一切条件:孩子的学习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家庭经济能力。这些条件缺一不可,不然让孩子盲目出国,不仅浪费钱,也等于把孩子推下万丈深渊。”
语言的障碍,也给很多留学生带来不小的压力。留英学生小韩在“哈工程”读书时,过英语六级相当轻松,她认为走出国门应该也不成问题。没想到刚上飞机就有一种挫败感,“在香港登机,从安检到海关再到上飞机都说英语,一下子觉得整个世界变了!在巴士上买车票时,我简直懵了。卖票阿姨说的英语,我竟然完全听不懂!幸好一个中国女孩帮忙翻译,才买了票。”原来,英国各地有不同的口音,那个卖票阿姨的地方口音很重。而在国内学的大多是美国发音,在英国不好使。
大庆人小海五年前到日本读书,“到日本第一年,按规定要在语言学校读一年的预科班。结果一年后,由于成绩不佳,我没有被合适的大学录取,只能继续读语言学校,并支付昂贵的学费。到第三年的时候,我带去的钱基本上快用完了,只能暂时断了上大学的念头,选择一面在餐馆打工,一面读语言学校。上个月我回国在北京找了一份销售工作,我特别后悔去日本时太盲目,家里的积蓄全都为我花了,我特别对不起他们。”
文化,中国“乖学生”被认为没出息
丹丹是一个适应能力非常强的女孩,到英国后,很快适应了这种环境,融入到当地的圈子,不同国家同学的聚会,都会邀请她。她也因此成了很多难以适应环境的中国留学生诉苦和求助的对象。“有一个台湾留学生,几乎是哭着来找我。她是台北大学的高材生,在台湾时已是名出色的律师。但没想到的是,来到英国后成绩常常不及格。极大的心理落差,让她非常痛苦。”
丹丹感受最深的一件事是,在中国,老师一般强调“权威的结论”;但在英国,老师则强调论证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文化差异,很多中国学生得不到英国老师的器重。在英国老师眼中,按老师的话办事的学生是最没出息的,没有培养价值!
事业,工作不好找,国外不是家
大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出国留学人数几十万,但有多少人真正留在国外了?即便是最早一批出国的人,大多数兜兜转转还是回了国。
目前还在美国的小王,心情特别焦虑。她是以专业第四名、留学生第一名的成绩从大学毕业的。“国外的工作机会其实挺多,但没有我太可心的。毕业后的大半年,我一直边投简历,边打零工补贴生活。”家人不断打电话催促,更让小王倍感压力。她的精神开始变得紧张兮兮,总觉得欠家里太多,总是莫名其妙担心爸妈出事。一次,她正和室友聊天,有电话打来没接到,她坚持认为家里出事了,竟然大哭起来,令室友手足无措。“坚持到今年年底,要是再没啥好的工作机会,我马上就回国。”
家庭,隔着万水千山,家长与孩子矛盾依旧
哈尔滨赵女士的儿子今年到英国读研究生。自从儿子走后,赵女士每天只干一件事,手机不离手,时刻等待儿子回复消息。
“我们留学生家长有个微信群,大家天天人心惶惶的。孩子在国外究竟怎么样,没人说得清。群里有个家长,他女儿在斯沃斯莫尔学院就读,女儿说,自己不喜欢这所全美顶尖的文理学院,更不喜欢自己的状态,感觉就像是加强版的中国高考生,每天就是学习、学习,然后学习;话题就是拿A、拿A,不断拿A。刚到美国时,女儿也曾努力和美国同学交朋友,可美国学生圈总在谈论离自己很遥远的政治和文体活动,她却感到学业压力很大,只能慢慢告别了美国同学圈子,重新回到中国学生圈。那里像极了国内的重点高中,天天说排名论成绩,让人‘喘不过气来’。”
焦虑面前,隔着大洋的父母和孩子,矛盾也如活火山般频频爆发。“前不久,我同事家的儿子从康奈尔大学退学了,他儿子说自己活得太压抑了,都是因为被家长管得太严,到了国外就再也找不到方向。”
“上周孩子回国,我们一起吃了个饭。我忍不住问他,‘你爸妈把你辛辛苦苦送出国,你头一个想法却是指责他们,你为什么不站在父母的角度想想?!’男孩耸耸肩,没有回答。”
本文来源:黑龙江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