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味道,这久违的感觉,在这样的一个偶然的场合,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涌上了心头。眼前的所见夹杂着年关将近、日益迫切地归家的之情,以及一个人长年独自在外生活的种种不易,让我更加迫切的珍惜这份来自于心底最为真实的一份感觉,一份逝去的冲动。下面是留学群小编为您带来的“春节手抄报内容之家乡的年味”,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留学群(m.liuxuequn.com)查看。
春节手抄报内容之家乡的年味1
家乡,确切的说是老家山东,那里的年别有一番韵味。似乎家乡的年味每年都来的特别早,一入腊月,我们那里的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用的面、油,开始陆续的赶集筹备过年牦肉、包饺子用的调料,炒菜、蒸菜馍豆馍、花糕用的葱、芫荽、粉条、红豆、枣,过油用的鱼等,逢集就去敢,数落着买,生怕落下什么。
过了腊月中旬,随着外出打工的亲人挣钱的归来,孩子的放假回来,我们那里的人,家家的妇女就开始蒸菜馍豆馍、花糕,从早蒸到晚,一锅接着一锅,直到把准备的馅子用完为止,外人行走在胡同里就能闻到馍的味,闻味就知道谁家在蒸什么馍,还有那厨房里发出的“亢池、亢池”的风稴声,烟囱上冒着的浓烟,就知道家里的老娘们们在忙碌着蒸这蒸那呢,提早进入年当中,让一年在外打工辛苦的亲人和上学的娃娃提早吃到年的过活,感受一份家的温馨和节日的祥和。
这时谁若走亲串门,主人家都会拿出刚蒸好的各种馍,让你吃,让你尝,关系好的临走时还会相送一疙瘩馍;还有我们那里的人除了自己蒸这馍那馍的,还会拿麦子到馍馍店去换几十斤机器馍,以备亲戚来访时,款待客人用,在我的记忆里这种机器馍一直都是小孩子们的最爱。
等菜馍豆馍、花糕等的蒸完,来不得休息,各家就开始过油炸东西了,炸鱼、炸酥肉、咋丸子一直都是我们那的习俗。在这三类里,我唯独对炸红薯丸子情有独钟,记得每年红薯丸子都是排在最前炸,因为稀罕再或是嘴馋的缘故,只要是知道母亲或奶奶要炸丸子了,我那天非得等到吃到红薯丸子了才肯出去玩。
按照我们那的习俗,过年了,刚出锅的第一拨丸子需要敬过灶神、财神等后,人才可食用,而我呢,哪里等得了,尾随着母亲敬神的同时,我时不时的捏一个捏一个的,然后把捏到的红薯丸子快速地放进嘴里,烫的嘴直打哈哈,一咬一股热气,当时吃的是那么的硬,且是那么的有滋有味;当然了,我的不守规矩,也不时会遭来母亲的阻止与“抱怨”,说我怎么这么的不懂事,我嬉皮笑脸的,装作没事一样,继续吃呀吃。
炸过东西,过完油,就到了牦肉了,这个是吃肉不香,啃骨头和喝汤香,一家人齐上阵啊!在我印象里,牦肉一般都是在下午或晚上,若是下午的话,晚饭就不用做了,一家人吃些煮好的肉,喝些肉汤就够了。
牦肉可不同于蒸馒头,牦肉要用大火一直烧,每逢这时,父亲都会预先劈好木柴,到时只管一个劲地拉风稴和往锅底续劈柴,直烧的锅里“咕嘟、咕嘟地”,散发出扑鼻的肉香味,不过我家里的人都不怎么能吃肉,用母亲的话说就是“我们家的人都不能享福”,煮完的肉,顶多是啃啃骨头,喝喝汤,然后就被母亲把肉捞进了罐子里,放上盐腌了起来,这腌肉能放很长时间不变质,基本等过完年馍、丸子等都吃完了,它还在,那时更是成了小孩子们吃馍的菜、嘴中的福。
最后就到了年关,包饺子,准备除夕的年夜饭。一般饺子都是母亲和嫂子来包,父亲准备柴禾、烧烧锅等的,而哥和我有时也会在母亲、嫂子忙不过来的时候去帮忙轧饺子皮,但大多数时候都是我哥俩贴对联,一个人扶着椅子,一个人站在上面贴对联,早年的时候,家里的对联,包括我们村的很多人家的对联都是爷爷写的,谁家拿红纸上门,爷爷都会一一给写,可惜当时的对联本现在还在,而如今爷爷已不在了,爷爷舞动几杆毛笔半余生,在村里的红白喜事中不知留下了多少墨迹,爷爷,即将过年了,在天国的你可安好!
后来大肆兴起了印刷的春联,爷爷只是偶尔的一年会写写,同时上门找爷爷写对联的人也少之又少了。再后来,我家每到春节开始批发对联、卖对联,爷爷更是不再写了,但爷爷平常练字的习惯没有丢,那些你从公社拿回的老年干部之家的书本上,写满了你的字迹,在你走后,爷爷你知道吗,这些都做为了孙儿我的收藏,保留了下来。本来想着在此写写我六年中卖对联的感受,以及对手写春联逐渐遗失的一些看法,看来不必了。
说实在的爷爷,随着你逝去时间的逐步变长,我真的是不常想起你,有的也只是在您的祭日及想起奶奶孤苦伶仃的时候,才会想起你,而今天,在这个临近春节的晚上,在这个我即将回去的异地,我再一次想起了你,等着我,爷爷,腊月二十九下午,我带着纸钱和鞭炮去看你、去看你!
贴完对联,同族的、也就是同一个姥爷爷或姥姥爷爷的晚辈们开始在街上集结,然后一起去地里上坟,以前我不长去,有时也轮不到我去,但现在不同了,只要我在家,别人不叫,我也一定会去,因为有爷爷在了。上坟,和整个喜庆的节日比起来,似乎这一个环节很悲戚,对如我一样甚至是比我小的男孩子来说还好,或许就是跟着去玩,再或是地里坟包里躺着的人,他已经忘了,或压根就不知道,去上坟,无非就是凑凑热闹,放放鞭炮;而对父辈们来说,可就不同了,那座座坟包内躺着的可能就是自己的亲爹亲娘,那人世中最亲最爱的人,不管是往常多坚强的一个人,在这节日里,在这上坟的那一刻,总有一丝情感的弦在牵动着他,让他悲痛的留下眼泪,让他想起已不在人世的亲人。
上完坟回来,一般下午四五点钟了,天还很亮,就有人家开始放鞭炮,下饺子了。在这会,我们那也有一个习俗,那就是向爷爷家送饺子,与叔叔、大爷家互换饺子,进门子间尝尝谁家做的饺子好吃,不过最近几年这种习俗也在慢慢的淡去,有的人家还在送,有的人家已经不在互相送了。早早地吃过除夕饭,大人小孩就到处溜达着玩了,那一长年在外打工,不曾聚在一块的朋友或同龄人,这会难得聚在一块,打打牌、打打麻将等的,娱乐娱乐,或是熬个夜等的,图个大吉大利。而我呢,一般是出去玩会,就回来了,看看春节联欢晚会,看着看着就睡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不是母亲把我叫醒,就是外边“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把我吵醒,天还很黑呢,我就起来了,起来按照习俗先用热水洗洗脸,然后就听母亲在堂屋门前唤唤鸡、唤唤养、唤唤狗等的,寓意一年内六畜兴旺。然后母亲开始挨个在院子里、屋里头、门前等烧香和纸糊的元宝,而我呢,就在院子里放鞭炮、双响,粗心的时候,也有把双响放倒的,一声巨响,直震得树架上的鸡“哥哥咯”的叫,狗躲在墙角不敢吱声。这个大年初一起早的事情很微妙,三言两语我也说不清那份异样的感受,也许只有经历其中的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吧!
烧完香,放完这刻的鞭炮,我们家里的人陆续都起来了,母亲开始烧水准备下饺子,父亲拿扫帚扫遍整个院子的角角落落。有时还没等我家吃完早晨的饭,大黑天的到我家给我父母磕头的人就来了,于是父亲、母亲放下手中的碗,匆匆出来应对,等磕头的人一走,母亲就开始催促哥和我赶紧吃,好去磕头,很多时候,哥和我也就不再吃了,出门给长辈拜年去了。在大街上遇到辈分高的那可真是“咕登”跪地就磕,磕了主,磕了长辈,基本上天就亮了,想跑的话,就随群到其它家族的主上去磕一圈,不想磕的话,就回家睡觉,而这时,父亲是闲不住的,每逢大年初一,就得去走老亲戚了。
热热闹闹的年就过完了,接下来就是走亲戚和打算外出了,打工的打工,上学的上学,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常态,不同的是,我们都又长了一岁,年前年后的一聚一离,一喜一悲皆融入了年的味道当中,一切的一切都烙印在了你、我、他的记忆之中。
春节手抄报内容之家乡的年味2
去年春节前夕,应老家亲友的邀请,我们老两口带上外孙女一家三口驱车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过了一个年味浓浓的春节,那里的风土人情,开心场景,至今历历在目,回味无穷。 那是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离津后的小车在高速路上疾驰,外面寒风凛冽,车内暖意融融。
回乡过年,对于农村长大的我来说,自然是重温旧梦,而对从没去过农村的十几岁的外孙女飞飞来说,可谓一次充满新意的旅游。 故乡春节年味浓“姥爷,农村怎么过年?有红灯笼吗?放鞭炮吗?”飞飞一问,让我不由想起小时候过年的情景:那时虽穷,但乡村的年还是特别隆重的,杀猪炖肉、扫房清洗、购年货、贴对联是大人的事儿,穿新衣、观花灯、放花炮却给孩子带来无限快乐。说到鞭炮,大年前后村子里炮声不断,烟雾缭绕。有一高姓人家,每年腊月都要自制好多鞭炮,自家放不完,还拿到集市去卖。每晚都让几个孩子帮忙配药卷炮,有一天火药突然爆燃,在场人都被烧伤,经过抢救,几个孩子保住了命,但个个落下满脸疤。
如今的故乡,早已旧貌换新颜。往昔破旧的家早已被现今宽阔的院落、敞亮的小楼取而代之。亲人们老少十几口,像接待贵宾,嘘寒问暖,把我们迎进一间大客厅,两张大圆桌早已摆好,还没说上几句话,大年三十的团圆宴就开始了。男人们劝酒让菜,难得喜相逢;女人们边吃边喝拉家常,好不热闹。
小飞飞早被同龄的孩子请到楼上去玩……忽然,外面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谁在院里放炮?没事儿吧?”老伴儿担心飞飞,想出去看看。“没事儿,没事儿!”侄子说,“咱村移风易俗抓得紧,人们再也不放烟花爆竹了,刚才是电子鞭炮,伤不着孩子,不污染环境。这都是孩子们搞的,咱不懂。”真没想到,科学的脚步,农村比城里还快。
午后,几个孩子带我们走出家门,眼前是宽绰平整的街道,青砖红瓦的小二楼。家家张灯结彩,户户对联映门,稀落的电子鞭炮声不时传来。听孩子们说,村委会大院扩建成了“村民乐园”,那里有小礼堂、歌舞厅、京剧社、福寿院,小礼堂正举行集体婚礼。
“走,咱去看看!”不一会儿,果然来到一个偌大院落,拱门上方六个大字:“吕庄村民乐园”,两扇大门上是一副新贴的对联:改革创新九州添瑞,清除腐败四海呈祥。院内小礼堂传出阵阵欢笑声,舞台上灯光闪烁、五彩缤纷,10对婚服艳丽的新人站在台上,司仪手执活筒在讲着什么,台下座无虚席,两边还站着不少人……
在回家路上,我问孩子们晚上是否要看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他们却说,吃完饺子要在大街上看耍龙灯。说到初一、初二有什么新玩意儿,他们说可多了,什么邻里大团拜、歌舞会、踩高跷、听评书等等,看来这次回乡过年来对了,陶醉于故乡年味中的小飞飞,两天后返城时,哭着不想上车……
春节手抄报内容之家乡的年味3
每年春节三十晚上都是我们家最忙的一天。家里忙着打扫卫生、贴福、贴对联、挂中国节等。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中国节是我中国传统的习俗,大红大红的中国结代表着未来的日子要红红火火,挂在家里增添节日的色彩。不过我最喜欢的就是贴倒福、贴对联了。每年三十晚上这个任务我和弟弟就包搅了。我们总是问爸爸:“福字为什么要倒贴呢?”爸爸意味深长地说:“福倒、福倒,福自然就到家了啊!”
我们看到大人们也忙得不亦乐乎,在准备着丰盛的晚餐。过了一会叔叔和阿姨都来了,我们就开始吃年夜饭了。年夜饭又叫团圆饭,一家人围着桌子吃着自己亲手包的香喷喷的饺子,心里特别高兴!就希望每天都过春节,那该有多好啊!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
春节手抄报内容之家乡的年味4
透过窗看着外面飘洒的纷纷白雪如同柳絮般的落下落下。草地上,树上,车上……铺上了一层洁白的婚纱。看着这如此诗意的美景我不禁回忆起那逝去但又难忘的年味。
过年的年味是吃不完的零食和美丽灿烂的烟花。那时小小的我常常看着墙上的日历一天一天翻着,盼着过年的日子早早到来。终于过年了,我和附近的小盆友们都在家前的广场集合,身上能装东西的口袋里都装满糖果、瓜子、花生。每个人的脸都跟大花猫似的,鼻涕忽上忽下的;大人们也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烟花,冲到门外,高高兴兴地点燃了引线。“扑”地一声,烟花向一只轻盈的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最后“啪”的一声,分成了许多个火花,在天空中慢慢地,轻轻地,飘落到地上。我又拿出一个金玉满堂,拿在手上,“砰”、“砰”,十声炮响,响彻夜空,大街小巷早已经成了儿童的世界。
祝福与饺子
过年的年味则成为一句句吉祥的祝福和一碗热腾腾的饺子。过年了,早早来到爷爷奶奶家,并送上一句吉祥的话:“祝您,春节快乐!”祝福顿时温暖了你我他。晚上奶奶把我和爸爸唤进屋去。一家人津津有味地吃着三鲜陷饺子,欣赏着丰富多彩的春节晚会节目。爷爷,老叔还有爸爸举杯畅饮,奶奶笑眯眯的双眼变成了两条缝,一家人都是满面春风,一家人其乐融融。
在飘飘落落雪中,年虽早已过去了,但年味儿仍旧是挥之不去,仍给了我无尽的回味。
春节手抄报内容之家乡的年味5
小编精心推荐
春节手抄报 | 春节小报 | 迎新年手抄报 | 春节资料 | 关于春节的作文
小编精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