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亚类破坏DNA的抗生素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1.丝裂霉素 ——机制与烷化剂相同;
2.博来霉素 ——天然存在的抗肿瘤抗生素,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DNA,使DNA链断裂和裂解——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肿瘤细胞死亡。
丝裂霉素——胃癌、结直肠癌、肺癌、胰腺癌、肝癌、宫颈癌、宫体癌、乳腺癌、头颈区肿瘤、膀胱肿瘤。
博来霉素——皮肤恶性肿瘤、头颈部肿瘤、肺癌、食管癌、恶性淋巴瘤、子宫颈癌、神经胶质瘤、甲状腺癌。
(三)典型不良反应
1.丝裂霉素
十分常见: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肝肾损害。
2.博来霉素
——间质性肺炎 、白细胞减少。
第四亚类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抑制拓扑异构酶,阻止DNA复制及RNA合成。
1. 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
①喜树碱——消化道肿瘤(胃、结肠、直肠癌)、肝癌、膀胱癌、白血病。
毒性比较大 (尿频、尿痛和血尿),不溶于水 。
②羟喜树碱——毒性降低,但依然不溶于水。
③依立替康、拓扑替康 ——引入亲水基团,具有水溶性 ,方便应用——大肠癌 。
2. 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两个首选!
①依托泊苷 ——化疗指数较高——小细胞肺癌——首选药 ;单核细胞白血病。
②替尼泊苷 ——可透过血-脑屏障,脑瘤——首选药 (前后联系:卡莫司汀TANG)。其他:肺癌、胃癌、食管癌、卵巢癌、淋巴瘤、白血病、恶性生殖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
(二)典型不良反应
1.羟喜树碱——呕吐、食欲减退、骨髓抑制、尿急、尿痛、血尿、蛋白尿及脱发。
2.依立替康——迟发性腹泻 (给药后5天,严重者致死)、骨髓抑制、乙酰胆碱综合征 (早发性腹泻及出汗、腹部痉挛、流泪、瞳孔缩小及流涎——用阿托品治疗 )。
3.依托泊苷——骨髓抑制、口腔炎、脱发、低血压及喉痉挛。
二、用药监护——强调:依立替康
(一)迟发性腹泻——治疗:高剂量洛哌丁胺 (2mg/2h)。
(二)监测血象——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体温≥38℃,中性粒≤0.1×109/L)——立即静滴广谱抗菌药。
(1)严重中性粒减少症(≤0.05×109/L),发热(体温≥38℃)或感染伴中性粒减少(<0.1×109/L)时,应减量。
(2)仅有当中性粒≥ 0.15×109/L后,方可恢复治疗。
【马上小结TANG——直接影响DNA结构和功能药】
一、烷化剂(4) 1.氮芥——最早 。淋巴瘤/慢淋/小肺。
2.环磷酰胺——淋巴瘤(出血性膀胱炎-美司钠) 。
3.塞替派——癌性体腔积液注射、膀胱癌灌注 。
4.卡莫司汀——脑瘤 、脑膜白血病。
(呕吐致畸伤骨髓,口腔溃疡头发没。
膀胱出血尿酸高,肝脏中毒害心肺。TANG)
二、铂类(3) 顺铂(肾耳毒)、卡铂(骨髓)、奥沙利铂(神经毒)
(铂类呕吐和低镁,三种中毒伤骨髓TANG)
三、抗生素(2) 丝裂霉素、博来霉素(间质性肺炎)
四、拓扑异构酶抑制剂(2) I(喜树碱/羟喜树碱、XX替康——延迟性腹泻)
II(首选:依托泊苷——小肺; 替尼泊苷——脑瘤)
【预览:第二组抗恶性肿瘤药TANG】
2.干扰核酸合成 氟尿嘧啶、阿糖胞苷、巯嘌呤、甲氨蝶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