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战略风险管理
战略风险管理具有双重内涵:
一是商业银行针对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外部环境和内部可利用资源,系统识别和评估商业银行既定的战略目标。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中的潜在风险,并采取科学的决策方法和风险管理措施来避免或降低可能的风险损失;
二是商业银行从长期、战略的高度,良好规划和实施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声誉风险管理,确保商业银行健康、持久运营。
8.2.1战略风险概述
有关战略风险的评估要求主要包括:
1.商业银行应当建立与自身业务规模和产品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战略风险管理体系,对战略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评估、监测、控制和报告;
2.商业银行的战略风险管理框架应当包括董事会及其下设委员会的监督、商业银行战略规划评估体系、商业银行战略实施管理和监督体系;
3.商业银行应当充分评估战略风险可能给银行带来的损失及其对资本水平的影响,并视情况对战略风险配置资本。
战略风险管理的益处:
1.比竞争对手更早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可以更为妥善的处理风险事件;
2.全面、系统地规划未来发展,有助于将风险挑战转变为成长机会;
3.对主要风险提早做好准备,能够避免或减轻其可能造成的严重损失;
4.避免因盈利能力出现大幅波动而导致流动性风险;
5.优化经济资本配置,并降低资本使用成本;
6.强化内部控制系统和流程;
7.避免附加的强制性监管要求,减少法律争议/诉讼事件。
战略风险管理前提假设:
1.准确预测未来风险时间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2.预防工作有助于避免或减少风险事件和未来损失;
3.如果对未来风险加以有效管理和使用,风险有可能转变为发展机会。
8.2.2战略风险管理基本做法
1.明确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责任;2.建立清晰的战略风险管理流程;3.采取恰当的战略风险管理方法。
战略风险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战略目标缺乏整体兼容性;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制定的经营战略存在缺陷;为实现目标所需要的资源匮乏,以及整个战略实施过程的质量难以保证。
战略风险管理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制定以风险为导向的战略规划,并定期进行修正:
首先,战略规划应当清晰阐述实施方案中所涉及的风险因素、潜在收益以及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并尽可能的将预期风险损失和财务分析包含在内;
其次,战略规划必须建立在商业银行当前的实际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潜力基础之上,反映商业银行的经营特色;
最后,战略规划始于宏观战略层面,但最终必须深入贯彻并落实到中观管理层面和微观执行层面。
战略风险管理的另一个重要工具是经济资本配置。
留学群银行专业资格考试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