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选项B,在存在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且能够满足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条件的情况下,允许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计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2、【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已出租的建筑物和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是指从租赁期开始日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权,包括自行建造或开发完成后用于出租的房地产。其中,用于出租的建筑物是指企业拥有产权的建筑物;用于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是指企业通过出让和转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商品房作为企业的存货处理,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3、【正确答案】AE
【答案解析】选项A,转换日账面价值大于公允价值的差额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方,账面价值小于公允价值的差额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方;选项E,在极少数情况下,已经采用公允价值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的企业,有证据表明某项房地产在完成建造或开发活动后或改变用途后首次成为投资性房地产时,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不能持续可靠取得的,应当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直至处置,并且假设无残值。
4、【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知识点。选项B,自用的固定资产转为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以转换日的账面价值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入账价值,没有差额。
5、
<1>、【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 2009年9月30日将写字楼转为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办公楼 19200
累计折旧 500
贷:固定资产 192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500
②收到租金
借:银行存款 600(200×3)
贷:其他业务收入 6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30(600×5%)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30
③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
借:其他业务成本 120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20(19200÷40×3/12)
<2>、【正确答案】ABCDE
【答案解析】
借:固定资产 192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940(500+19200÷40×3)
贷:投资性房地产 19200
累计折旧 1940
6、
<1>、【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自用房地产转换为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按转换日的原价、累计折旧、减值准备对应结转记入“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和“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账户,不确认投资损失。
<2>、【正确答案】BE
【答案解析】投资性房地产改扩建,通过“投资性房地产-在建”科目核算,不转入“在建工程”科目,选项A说法不正确;改扩建期间不计提折旧和摊销,选项C说法不正确;改扩建期间发生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应计入资产成本,选项D说法不正确。
<3>、【正确答案】ABE
【答案解析】成本模式下不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选项C说法不正确;2008年12月31日计提减值准备前的账面价值=2000-2000/20=1900(万元),可收回金额是1800万元,应计提减值准备100万元,选项D说法不正确。
三、综合题
1、
<1>、【正确答案】影响收益。因为自用办公大楼转为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而资本公积属于其他综合收益,因此转换影响收益。
收益影响额=2500-2290=210(万元)
<2>、【正确答案】2013年1月1日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对损益的影响额=其他业务收入2550-其他业务成本(2600-210)=160(万元)。
【答案解析】具体核算如下:
2011年12月31日: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2500(公允价值)
累计折旧 160
贷:固定资产 245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10
2012年12月31日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1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2013年1月1日
借:其他业务成本 260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2500
——公允价值变动 100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100
库存商品 9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153
银行存款 397
贷:其他业务收入 255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贷:其他业务成本 1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10
贷:其他业务成本 210
留学群注册会计师考试栏目推荐:
注会会计考试 | 注会审计考试 | 注会税法考试 | 财务成本管理考试 | 战略与风险管理 | 综合阶段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