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为您整理《2018年国考申论热点:社会公益文化与志愿者精神》,希望广大考生们都能及时报考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并好好复习,通过考试!
2018年国考申论热点:社会公益文化与志愿者精神
|背景链接*
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与民间慈善意识的涌动,共同拓展着社会公益的空间。正是网络人群的快速扩大,让小额捐助凑成巨额善款;正是移动支付的逐步普及,让指尖滑动就能完成捐献;正是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扁平化,减少了信息不对称,提升了捐赠信任度。据不完全统计,慈善法从2016年实施一年多来,超过10亿人次通过网络实施捐赠;在有些基金会,来自互联网的公众捐赠已占捐赠总收入80%以上。从线上扩展到线下互动,“互联网+公益”激发出越来越多的参与意识和慈善能量。
从“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到3元免费午餐,再到今天形式多样的网络微公益,透过技术变迁带来的形式变化,更可以看到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深层脉络。慈善主体从主要由政府主导转变为政府与公众协同努力、形成合力,社会的慈善意识不断增强;同时,慈善方式也从单纯向受困者提供帮助,转变为更加常态化的互帮互惠、实时救济。数据显示,近年来社会捐赠能力明显提升,从2006年每年募捐不足100亿元发展到近5年每年超过500亿元。对于一个处于转型期的大国来说,发展慈善既是公共服务的有益补充,更是国家现代化与文明程度提高的集中体现。
故宫博物院自2004年开始,累计注册志愿者近3000人次,服务公众60万人次、13万小时。有一位高中生根据自己当志愿者的经历,为故宫导览提出“分众化”讲解、“大文化”视野、“思辨性”互动的建议。在世界范围内,大英博物馆的志愿者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几个人增加到现在的600多人;日本也在持续建设文化志愿者队伍,推广终身学习理念。
|分析*
[权威论述]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习近平
要怀仁慈之心,行善义之举,倡导现代慈善理念和新型财富观,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使慈善成为社会大众的一种精神追求和行为方式。——李克强
[意义]
公益慈善事业不仅是促使一些社会问题得到及时解决的稳定器,而且也是社会发展的促进器,更是社会价值的凝聚器。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使贫富之间、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能够不断加深理解,这为缓和社会矛盾提供了有效途径,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志愿者做公益传递着知识,也传递着精神。参与公益慈善活动往往需要养成宽容的心态和优雅的涵养,使人们在思考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时采取更为理性的态度。可以说,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也大大提升了社会道德建设水平。
全民公益参与方式的多元化,更让公益成为一种社交方式和生活方式。既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又让有兴趣的人更多地参与其中,现代公益为公益事业注入了鲜活而多元的力量。实际上,做公益存在的价值不仅在于文化服务,而且是要让大家“共同参与学习并享受乐趣”,这样才有更精彩、更深刻的文化体验。参与公益事业者,就像沟通文化与公众的一座桥,促进全社会文化建设的共识与自觉,有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
[明确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定位]
从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关系中把握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定位。政府、市场、社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三驾马车”,实践证明,三者分工配合、适度平衡是实现社会良性运行的基本保证,志愿机制是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的有效补充。志愿服务组织要以政府公共服务难以覆盖、市场不能提供但群众需求强烈的服务为重点,充分发挥志愿服务领域宽、渠道广的特殊优势,广泛动员社会资源,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
从慈善事业发展全局中把握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定位。慈善事业是以援助弱势群体和促进社会公益为己任的社会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志愿服务是慈善活动的重要形式。要通过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壮大志愿服务力量,为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平台支撑。
从社会组织改革发展大局中把握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定位。志愿服务组织是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志愿服务组织既要遵循社会组织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共性特点,按照社会组织改革要求,理顺体制机制,完善治理结构,加强行业自律,提升服务效能,彰显志愿服务组织动员社会参与、发展公益服务等功能;也要充分认识志愿服务组织是以志愿服务为宗旨、无偿奉献社会的一类特殊社会组织,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在培育发展、能力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重点扶持。
[对策措施]
第一,普及志愿服务理念,促进志愿服务热情。志愿服务理念是志愿服务活动的力量源泉。在志愿服务精神和理念的哺育和滋养下,志愿服务就有了思想根基和精神支柱。它深入并渗透到志愿者的心中,内化成一种信仰,外化成一种行为。
第二,建立多元监管体制,提高公益事业公信力。一要行政监督。政府既要有完备的约束机制来规范慈善事业的运作。二要社会监督。社会监督包括社会舆论、民间评估机构及公民个人监督等。三要内部监控。慈善机构要完善自身内部管理监督程序。
第三,加强宣传教育,壮大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网络等途径,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公益文化和志愿者精神,树立典型,鼓励全民参与公益活动,培养公众及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第五,建设志愿服务组织,有效配置公益资源。通过志愿组织有效配置社会资源,使活动在社会各领域发挥最大的功能和效用。充当政府与群众的中介,增强公众对自己基本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的意识,促进公民参与。正如让“一滴水不干枯的办法就是让它融入大海”,组织将个人的力量聚集起来,形成一张牢不可破的大网,获得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文章素材*
[标题]
1.保障信息公开透明 筑牢公益事业之基
2.重塑公益组织公信力 拓宽公益组织发展空间
3.信息公开透明 破除信任危机
4.致力公开透明行动 树起慈善亮丽标杆
5.中国志愿者服务应从心出发
6.公益心传递正能量 志愿者从小做起
[开头]
示例一
志愿者是一个公民社会的道德标尺。近年来,在系列公共事件中,中国的志愿者的表现,让世人看到中华民族美德的传承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志愿者的行为既是人内化的道德追求,也是外化的道德行为。志愿者行动无疑是一股社会的道德清流,它让爱心延续、助推社会的精神文明的健康前行。
示例二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首由韦唯演唱的歌曲《爱的奉献》曾经感动了一代人,如今,这首歌所诠释的奉献精神在全社会共谱中国梦的背景下,可谓点到了公益事业发展的核心。
示例三
有哲人就曾说过,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当你带着友善的微笑走向镜子时,你会发现镜子中的那个人也正满怀善意地向你微笑着。我们要学会正确运用宽容、友爱的心态和情感,与同学、朋友、邻居相处。这是志愿者不可缺少的品质,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
示例四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要是一个人的全部人格、全部生活都奉献给一种道德追求,要是他拥有这样的力量,一切其他的人在这方面和这个人相比起来都显得渺小的时候,那我们从这个人身上就看到崇高的善。”志愿服务是每个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在千百万青年志愿者身上,也看到了这种“崇高的善”的复活。
[结尾]
示例一
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特蕾莎修女曾经说:“你多年来营造的东西,有人在一夜之间把它摧毁。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去营造。”以此来勉励每一位志愿者,不管你遇到什么误解乃至于社会不公,仍然要保持慈善之心,公益之心。对于社会公益组织来说,少板起面孔,少设置一些繁琐的功利性制度藩篱,多体谅志愿者的心情和难处,多安排一些公益性的绿色通道,才可以避免公益之殇。
示例二
志愿者精神是中国新公民的闪亮徽章。志愿者精神是最动人的时代精神。志愿者精神更加国际化,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在建立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只要努力倡导、造成舆论,新的社会主义道德一定可以不断成长。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让我们把志愿者精神发扬光大。
示例三
在传统观念里,公益就是行善,就是做好事,就是帮助弱者。但现代公益事基于平等关系的相互施与,在这个基础上逐渐走向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整个社会也应走出一种观念误区,保持一颗平常之心,只有这样,才能让我国的公益事业,走上规范化之路。
申论推荐>>>
最新消息>>>
小编在这里祝福大家考试取得好成绩!发挥出最好的水平。你是个聪明和头脑灵活的人,我相信你一定成功!!!
申论真题 | 申论答案 | 申论热点 | 申论范文 | 申论答题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