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设计”该怎么写?请看留学群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参阅。更多资讯尽在教学设计栏目!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天平演示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让学生初步认识等式的基本性质。

  2、能力目标:利用观察天平保持平衡所发现的规律能直接判断天平变化后能否保持平衡。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与概括、比较与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能用自己的话来阐述天平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进而发现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

  教具准备:天平及相关物品。(也可以将插图制作成课件让学生逐步观察思考)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同学们用天平做过实验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天平去发现一些重要的规律,有信心吗?

  二 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一)探寻发现“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1”。

  第一步,出示天平,左盘放一茶壶,右盘放两茶杯,天平保持平衡。问:这说明什么?如果设一把茶壶重a克,1个茶杯重b克,则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即a=2b(板),

  第二步,问:想一想,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呢?待学生思考片刻,进而问:往两边各放一个茶杯,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教师演示加以验证,在已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杯子,天平保持平衡。这个过程可以表示为a+b=2b+b  。

  第三步,问:如果两边各放上2个茶杯,天平还保持平衡?两边各放上同样的一个茶壶呢?学生回答后,老师一一演示验证。

  第四步,想一想,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天平两边增加同样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如果天平两边减少同样的物品,天平会保持平衡吗?

  第五步,在第三步的基础上同时减少一个茶壶,天平保持平衡,用式子表示就是2a-a=2b+a-a  。因此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概括起来可以怎么说?天平两边增加或减少同样的物品,天平会保持平衡。(课件)

  第六步,应用,进一步验证。展示数学书P55页第2幅图的场景,1个花盆和几个花瓶同样重呢?该怎么办?两边同时减少一个花瓶,天平保持平衡。

  (二)探寻发现“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2”。

  第一步,出示天平,左盘放一瓶墨水,右盘放两个铅笔盒,天平保持平衡。一瓶墨水等于两个铅笔盒的质量,如果设一瓶墨水重c克,1个铅笔盒重d克,则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即c=2d(板),第二步,问:想一想,如果在左边再放上1瓶墨水,右边再放上2个铅笔盒,天平还保持平衡吗?验证,天平两边加的东西不同,数量也不同,为什么还能保持平衡呢?学生可能会说,因为两边增加的质量相同,肯定;同时引导,天平左边的质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发生了什么变化?(扩大了2倍),右边呢?(也扩大了两倍)因此,天平两边尽管所增加的东西不同,数量不同,但两边质量所发生的变化是相同的,都扩大了2倍,所以天平仍然保持平衡。用式子表示就是c×2=2d×2  。

  第三步,刚才的演示反过来,就是天平两边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用式子表示就是2c÷2=4d÷2。因此,天平除了在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同样的物品会保持平衡外,还可怎么变换也可以保持平衡?归纳得出:天平两边物品的质量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

  第四步,进一步验证,出示P56的情景,问要求1个排球和几个皮球同样重该怎么办?两边质量同时缩小2倍,即把两边的球都平均分成2份,保留其中的一份,按其操作,天平保持平衡,得出结论:1个排球和3个皮球同样重。

  (三)小结天平保持平衡的变换规律,引出等式不变的规律。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了什么,谁来总结一下。

  得出天平保持平衡的变换规律:(1)天平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同样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2)天平两边的质量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

  老师引导:我们可以发现,天平保持平衡时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当天平两边发生变化时,等式的两边也在发生变化,天平保持平衡,等式也保持不变。从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我们可以发现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吗?想一想,四人小组讨论。

  交流,发现: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保持不变;(2)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不变。

  三 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实物演示并判断:(准备8袋花生,4袋盐)

  天平两端分别放有一袋500克的盐和两袋250克的花生。

  1、当两边各增加3袋同样的花生(250克/袋)时,天平是否保持平衡?为什么?

  2、 在“1”的基础上,现在将把天平两端的东西减少,怎样变化?可使天平依然保持平衡?怎么想的?(可抽学生上台动手操作。)

  3、 假如天平两端只能加与先前完全一样的东西,要保持平衡可以怎么做?怎么想的?

  4、 一端放有两袋1千克的白糖,另一端放有4袋500克的盐,问一袋白糖与几袋盐同样重,怎么想的?

  四 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今天学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解方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57~59页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演示,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式,并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

  2、通过创设情境,经历从具体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渗透代数化思想,并通过验算,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3、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难点:

  重点:会用等式的的性质解方程。

  难点:理解算理。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一起玩过的天平游戏吗?谁来说说你从中获得了什么知识?(引导学生回忆等式的性质即天平平衡原理)。同学们在游戏中的收获可真不少,还想不想玩游戏?(想)好,现在我们就一起玩个猜球游戏:

  师出示一个不透明的乒乓球盒,让学生猜里面有几个球?(学生可以任意猜)

  师:盒子里面有几个球,1个?2个?.......你能准确说出盒子里有几个吗?

  生:不能!

  师引导学生可以用字母X来表示球的个数。

  师:要想准确知道有几个球,再给同学们一些信息。(师课件出示天平左边一个不透明盒子和3个球,右边透明盒子里有9个球,天平平衡)

  设问:能用一个方程来表示吗?(板书X+3=9)

  师:现在你知道X的值是多少吗?

  (设计意图:先通过回味上节课的天平游戏旨在对等式的性质即天平平衡原理作必要的知识回顾,同时自然而然的引出猜球游戏,并在游戏中生疑,层层设问,步步为营,为下面的学习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探究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1 、独立思考:盒子里有几个球?也就是X所表示的数值是多少?(由于数据较小,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出结果)

  2、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这里给与学生一定的思考和交流的时间,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3、全班交流:X的值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想法:

  (1)利用加减法的关系:9-3=6。

  (2)想6+3=9,所以X=6。

  (3)把9分成6+3,想X+3=6+3,所以X=6。

  (4)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一个3,就得到X=6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不少。我们看前三个同学都是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或数的分成想出了答案。第四个同学的想法有什么不同?他的想法对吗?我们可以来验证一下。

  4、操作验证:师拿出课件演示中的天平实物(天平左边一个不透明盒子和3个球,右边透明盒子里有9个球,天平平衡。注意两个盒子的质量相等)

  师问:现在谁来试一试?想想左右两边同时拿去三个乒乓球天平会怎么样?(学生拭目以待,跃跃欲试)

  学生操作演示,天平平衡。

  (设计意图: 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初步体会到可以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二)指导解方程的书写格式

  师:通过操作我们发现他的想法是对的!以后我们就用等式的性质来求方程中未知数的值。这个演算过程如何书写呢?

  让学生先同桌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师边示范边强调:首先在方程的第二行起写一个“解”字,利用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减去一个3,为了美观注意每步等号要对齐。

  师板书如下:

  X+3=9

  解:x+3-3=9-3

  x=6

  重点问:左右两边同时减去的为什么是3,而不是其它数呢?

  学生纷纷说出想法。

  师结:方程两边减去3以后,左边刚好剩下一个x,这样,右边就刚好是x的值。因此,解方程说得实际一点就是通过等式的变换,如何使方程的一边只剩下一个x即可。

  师:我们要想知道算的对不对,不能每次都用天平来验证吧,尤其是遇到较大的数。(学生点头认同)

  师:那怎麽办呢?

  生:可以验算!

  师:怎么验算?

  学生可以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验算方法:

  验算:方程的左边=X+3

  =6+3

  =9

  =方程的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三)揭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

  师:像上面X=6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同时课件出示两个概念,让学生说说两个概念有什么不同?

  师明确:方程的解是一个具体的数值,而解方程是一个过程,解方程的目的就是求方程的解。

  (设计意图:这里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衔接,将教材稍作处理先教学方程的解法,再揭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使整个教学流程顺畅自然,水到渠成,更易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独立尝试解方程(例2)

  师:同学们已掌握了解方程的方法,看这个方程你会解吗?

  课件出示信息图,让学生看图列出方程3X=18,

  师抛出问题:这个方程如何解呢?要根据方程的哪个性质来解?

  师:谁愿意来板演?(其他学生练习本上做)

  教师针对学生做题情况,重点强调:根据“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来解方程。

  (设计意图:本环节老师抛出问题后就放手给学生做,给学生提供独立探索的机会,体验独立解方程的全过程,充分体现让学生自主学习这一教学理念。)

  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1、慧眼识珠 从后面括号中找哪个是x的值是方程的解?

  (1)x+32=76 (x=44, x=108)

  (2)12-x=4 (x=16, x=8)

  2、看图列方程并解答(做一做

  3.我是解题小冠军(63页第五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你有哪些收获?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解方程

  例1 X+3=9 例2 3x=18

  解:x+3-3=9-3 解:3x÷3=18÷3

  x=6 x=6

  验算:方程的左边=X+3 验算:方程的左边= 3x

  =6+3 =3×6

  =9 =18

  =方程的右边 =方程的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所以,X=183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P98―P100.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概率的思想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教学重点:感受等可能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用分数进行表示.

  教学难点:验证掷硬币正面,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为1/2.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硬币,小组调查表,自制转盘,骰子,透明塑料桶,乒乓球等.

  四,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教 学 流 程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动手体验

  师:同学们喜欢运动吗 (喜欢)

  师:看过足球赛吗

  生:看过.

  (课件出示:抛硬币解决)

  师:那么大家觉得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谁先开球,这样公平吗为什么

  生1:公平,因为硬币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所以公平.

  生2:公平,因为硬币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它们各占一半,所以公平.

  ……

  师:也就是说,硬币抛出后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反面,这是一个不确定的事件,今天我们就进一步研究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师:既然认为是公平的,那么大家想一想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

  生1:1/2; 生2:50%; 生3:0.5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1:因为正面出现的可能性是一半,所以是1/2.

  生2:因为要么是正面,要么是反面,只有两种情况的一种,所以是1/2.

  师:那掷出反面的可能性是多少 为什么

  (板书:正面:1/2 反面:1/2)

  师:大家想一想,如果我抛掷10次,正面大约可能出现多少次

  生:大约可能是5次

  师:为什么

  生:因为正面出现可能性是1/2.

  师: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那么正面朝上的可能性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都是1/2,就进一步说明了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谁先开球,是公平的.那么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实际操作的时候又是怎么样的呢  想不想试一试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出示课件实验要求):

  1,四人为一小组,每人各抛硬币10次,其他同学把结果记录下来;

  2,试验完成后思考:正面朝上的次数与总次数有什么关系.

  记录表格:

试验次数

抛硬币次数

正面朝上次数

反面朝上次数

第一次

10



第二次

10



第三次

10



第四次

10



总计

40



  师:大家来观察一下这些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生:有些小组正面朝上的次数是总次数的一半,有些小组少一点,有些小组多一点,但是全班加起来接近总次数的一半.

  师:同学们观察的都很仔细有这么多的发现,我们会发现有些小组正面朝上的次数不一定是总次数的一半,有些小组少一点,有些小组多一点,但是全班加起来正面朝上的次数就比较接近总次数的1/2.

  师:其实历史上有很多数学家也做过这样的实验,我们来看一看他们实验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出示统计数据)

  历史上一些著名数学家做抛硬币试验的数据

试 验  者

抛硬币次数

正面朝上的次数

反面朝上的次数

抛硬币次数的一半

?摩根

4092

2048

2044

2046

蒲丰

4040

2048

1992

2020

费勒

10000

4979

5021

5000

皮尔逊

24000

12012

11988

12000

罗曼诺夫斯基

80640

39699

40941

40320

  师:随着抛掷次数的不断增加,正面朝上的次数会怎样

  生:正面朝上的次数会越来越接近总次数的1/2.

  师:那么反面朝上的次数呢

  生:也一样,会越来越接近总次数的1/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原有的学习经验.初步渗透公平的规则意思,使学生产生探究的需要.

  通过实验,既体现出概率的统计意义,又渗透了实验结果和概率的区别与联系.当实验的次数越多,频率就越稳定,这个稳定的结果就是事件发生的概率.

  二:游戏活动,体验可能性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接下来我们轻松一下,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 (出示飞行棋游戏)

  生:喜欢

  师:玩过这种游戏吗 怎么玩

  生1:掷骰子,掷出几就走几步,先到终点为胜利.

  生2:补充,棋盘上有一些要求,要根据要求走.

  生3:最后如果超出终点要退回.

  师:今天在课堂上为了节省时间,我结合阶梯教室的特点设计了跨步游戏,每走两步算一层阶梯,谁先到第一层算胜利行不行

  生:行

  师:好,我把全班分成3个队,左边为红队,中间的为蓝队,右边的为白队,每队选一个代表.

  师:哪个队愿意先走 (所有学生都举手)既然大家都想先走,我们就用转转盘的方式决定好吗

  生:好!(出示转转盘) 生:不公平

  师:刚才不是说行吗 怎么又不行了

  生:红色的可能性大,而白色和蓝色的可能性小.

  师: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下吗

  生:红队占4份中的两份,可能性是1/2,所以红队可能性大.

  师:蓝那队和白队呢

  生:蓝队和白队的可能性都是1/4,因为它们都占4份中的一份.

  师:那么大家认为公平吗 生:不公平

  师:看来的确是不公平,谁能想个办法,把它变的公平

  生:把这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种颜色一份,就公平了.

  (出示平均分成3份的转盘)

  师:这样公平吗 生:公平

  师:为什么这样就公平了

  生:每个队现走的可能性是1/3

  师:是相等的,是不是 那么我们来决定一下哪队先走的次序.同学们喊停我就停.

  (确定走的次序后准备玩游戏并出示骰子.)

  师:决定了要走的次序了,那这有两个骰子看清楚了吗每队再上来一位代表选择骰子

  (学生都选择正方体的骰子)

  师:如果你是你会选哪个 为什么

  生:长方体1,2出现的可能性大,别的面出现的可能性小,正方体6个面出现的可能性都一样是1/6,所以选正方体.

  师:大家想为什么这个正方体每个面出现的可能性是一样呢

  生:因为这个正方体每个面的面积都一样,所以每个面出现的可能性都一样.

  师:都是多少 生:1/6

  师:正方体每个面出现的可能性都是1/6相等的,那么这个长方体的每个面出现的可能性也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为什么

  生:因为面积大小是不一样的.

  师:好了,同学们和我们这3个队的代表都选择了用这个正方体骰子做游戏那我们就用它来做游戏行吗

  生:行 (师生共同做完游戏)

  师:有的队啊,输了,如果我们再玩一次的话,那么大家想一想,输的队有没有可能赢.生:有

  师:为什么呢

  生:每个队赢的可能性都是1/3,所以有可能会赢.

  师:那就是说每个队输赢的可能性能不能确定啊 生:不能

  师:那么每个队输赢的可能性是1/3,是相等的.

  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使学生得到"这样做不公平,因为指针停留在蓝色区域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的结论,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进行制定公平的游戏规则.

  通过选骰子玩游戏,让学生亲身感受正方体每个面朝上出现的可能性大小是相等的,而长方体由于各个面的面积不相等,所以每个面朝上出现的可能性大小也有所不同.

  活动三:思维拓展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能够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游戏中的问题了,说的非常好.请大家再看这.老师这有一个不透明塑料桶,猜一猜里面有什么  (出示不透明塑料桶)

  师:我来告诉大家,里面是乒乓球,一种是黄色的,一种是白色的,如果我从里面随意摸出一个乒乓球,摸出白乒乓球的可能性是多少

  生1:摸出白乒乓球的可能性是1/2

  生2:我认为不对,他们的个数不一定

  师:那么你们还能否确定摸出白乒乓球的可能性

  生:不能

  师:那么还需要什么条件 你想知道什么条件

  生:我想知道黄乒乓球有几个 白乒乓球有几个

  师: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它们的数量.

  (出示1个白乒乓球,6个黄乒乓球)

  师:现在你认为摸到白乒乓球的可能性是多少

  生:摸到白乒乓球的可能性是1/7.

  师:为什么

  师:那摸出黄乒乓球的可能性是多少

  生:摸到黄乒乓球的可能性是6/7.

  师:那么要使摸到白乒乓球的可能性变成1/9,这应该怎么办

  生: 黄乒乓球增加2个,这样摸到白乒乓球的可能性就变成了1/9.

  师:为什么

  生:这样白乒乓球就占了9份中的一份了.

  师:那么想一想,只可能加两个黄乒乓球吗

  生:可以加别的颜色的乒乓球,只要不是白色的

  师:为什么

  生:这样白乒乓球也是占了9份中的一份.

  通过思维拓展训练,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由定性感受过渡到定量感受,让学生明白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什么有关,进一步丰富对可能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理解.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发现同学们都非常善于思考,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件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我们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例如抛掷硬币,正面或反面朝上的可能性都可以用1/2来表示,刚才我们投掷骰子,每个面出现的可能性都可以用1/6来表示,那么这些知识在数学上都叫做概率.概率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应用广泛,比如天气预报,降水概率,航天发射等等都应用了概率的知识,它是怎么发展来的呢  请同学们来看

  2,阅读概率小史(播发音乐)

  五,课后延伸

  (课件出示题目)

  出示盒子,里面有一个黄球和一个白球

  1、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是多少?为什么?

  2、(加一个黑球)现在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是多少?

  3、(拿出黑球,放入一个白球)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又是多少?

  4、如果我想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是 1∕5,怎么办?

  开心解密:

  第一个数字你猜几?猜中的可能性是多少?若没猜中就继续猜,这时猜中的可能性又是多少?直到揭开密码。

  板书设计:

  可能性

  正面:1/2 白球:1

  反面:1/2 黄球:6

  可能性:1/7

  渗透数学文化教育,让数学课更有内涵,让学生感受到概率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简单的统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第九册第79—81页例1、练一练、练习十八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自己喜爱的情境学习数据整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2、使学生感受数据地整理过程,通过自主性学习 ,学会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并学会分析条形统计图,能从中获得简单的信息;

  3、培养学生脱离老师的讲解、自主学习,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应用意识,体验与同伴的合作探索、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从中进行观察、分析。

  教学准备:自主性学习平台、课件、液晶投影仪、实物投影仪、统计表格、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一年中有哪些日子是你感到特别高兴的呢?

  生:————

  师:生日对每个同学来说都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谁来告诉老师你的生日在哪个季度?(学生举手发言)这么多同学都想告诉老师,可老师记不住,老师还想了解我们班在各个季度过生日的人数情况,你能帮老师想个办法吗?

  生:———— 师相机板书:统计

  二、调查分析,探索新知

  师:那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呢?

  生:画“正”字、打“√”————

  师:方法很多,哪种方法最简便呢?

  生:————

  师:统计的时候还要注意什么问题?

  生:————

  师:现在请班长来帮助老师一起统计我们班同学生日的时间。

  (出示黑板上的统计表:第一季度生日的同学请举手,班长记录人数;第二季度生日的同学请举手,班长记录人数———。统计的时候不要忘了把班长自己也要统计在内。)制好表后再合计一下,看看总人数是不是等于全班人数。

  师:这就制成了一张五(4)班同学生日的时间统计表。现在从这张表中可以看出在各个季度过生日的人数,那整理出来的数据除了可以制成统计表外,还可以制成方块图,现在老师这里也有一张统计表,(课件出示)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制成一张方块图。(课件出示)

  师:从这张图中可以看出哪些信息呢?

  生:————(图中一个方块表示5人,第一季度12人,就画两个方块和一个表示2人的小方块,用方块来表示人数。)

  师:在生活中方块图很少用到,我们一般常用条形统计图。

  三、制作条形统计图

  那么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制作条形统计图,板书:条形统计图

  下面就请同学们跟着电脑老师来学习,想一想制作条形统计图可以分哪几步,应该注意什么,电脑老师会通过耳机悄悄地告诉你的。

  (学生操作电脑,课件演示制作的步骤)

  师:通过刚才和电脑老师的交流,你知道如何制作条形统计图呢?有哪些步骤?自己可以先轻声地说一说。

  生:———— (点2名学生自己说说)

  师:那在制作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什么呢?

  生:———— (在横轴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直条的宽度要一样,间隔的大小也要一样;纵轴上每一小格的数据要恰当)

  重点:横轴,确定直条的宽度、间隔;纵轴,一小格表示的数量。一般把纵轴平均分成5—6份。

  师:看来,大家跟着电脑老师学得真不错,那同学们能否尝试着将黑板上的这张统计表也用统计图表示呢?画在老师发下来的那张练习纸上。

  (学生画图,画好后,选一名优秀学生的统计图投影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并让他说说是怎样画的;再选两名学生的有缺点的作品也投影展示给全班同学看,一起分析有什么不足之处)

  四、分析条形统计图

  师:刚才同学们自己制作了条形统计图,那我们还要学会分析统计图。分析统计图时一般从上往下,先分析图中各部分的名称和表示的意义,然后思考从图中还能获得哪些信息。下面请同学们看着电脑老师是怎样来分析这张条形统计图的。(介绍方法:只要你的鼠标点到那,就会出现这部分的名称和意义)

  (学生操作电脑,分析统计图,可以一边分析一边讲讲)

  师:通过刚才的分析,你可以解决下面的问题吗?(课件出示问题)

  生:————(点名2位学生说说)

  (学生制作的统计图)

  师:下面老师就让大家来进行比赛,看哪组的同学说得又对又快。

  1、(投影学生画的统计图)师:我的手指到哪一部分,请你说出这部分表示的意义;(老师指,学生抢答)

  2、师:通过刚才的分析,你能回答老师提出来的问题吗?(师提:哪个季度过生日的人数最多,是几人;哪个季度过生日的人数最少,是几人)

  3、师:那同学们觉得是从统计表中还是从条形统计图中更容易看出这些信息呢?(生答)

  师:老师还带来了很多的资料,请同学们看一下(课件出示资料),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相比,有什么优点呢?

  生:————

  师:(小结)运用条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直观、形象,便于分析和研究问题。 师相机板书:直观、形象

  师:从这张统计图中你还可以得到其它信息吗?

  生:————(学生讲比多少)

  (书后的练习)师:老师这里还有一张我国四大淡水湖面积的统计图,(课件出示)你能说说图中各部分的名称和表示的意义吗?同桌之间相互说说。(点二名学生上来说说)

  师:那从这张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呢?先自己说说,再“专题讨论”让学生输入得到的信息。

  生操作。

  五、总结

  师:通过这堂课和电脑老师的交流,你学到了哪些本领呢?

  生:————

  六、课外延伸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制作和分析条形统计图,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会看到一些其他类型的统计图,(课件出示折线、饼形统计图)如折线统计图、饼形

  统计图等,那么我们以后还会学到更多有关统计图的知识,最后请同学们到网上去查一些有关统计图的资料。

  七、巩固练习(课后练习)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循环小数。(例7一例9和“做一做”,练习七第l一3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使学生掌握求商是循环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3.使学生知道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区别。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等概念,掌握求商是循环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除不尽时能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教学用具: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激发

  1.出示例7:计算10÷3。 (1)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2)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①通过竖式计算,你发现了什么问题?(除不尽)  ②这道题商的小数部分和余数有什么规律和特点?(商的小数部分不断的重复出现3,而余数重复不断的出现1) ③这样的商如何表示? (3)指导学生书写:  这样的除法算出的商应该表示为:10÷3=3.333…… 省略号表示什么?不写行吗? 2.出示例8:计算58.6÷11。 (1)学生独立计算。  (2)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①通过竖式计算你们发现了什么? ②从哪一位开始不断地依次重复出现2和7? ③这样的商如何表示?  (3)指导学生书写,这样的除法算出的商应该表示怎样表示?  板书:58.6÷11=5.32727……  3.你想给这样的小数取个什么名?(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二、尝试

  1.学生自学P.27页内容 2.学生汇报: (1)像这样总也除不尽,商又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小数,这种特殊的小数叫循环小数。(板书课题:循环小数)  (2)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为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2.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循环小数的特点是什么? 3.循环小数比较简便的表示法。   3.3333……写作:3.3    5.32727……写作:5.327 4.尝试后练习: P.27页做一做:把下面各数中的循环小数用括号括起来。  1.5353…… 0.192192  5.314162……  8.4666…… ⑴生独立按要求做。  ⑵0.192192是不是循环小数?为什么?(看似循环,却没有省略号) ⑶5.314162……为什么不是循环小数? ⑷订正错题。

  5.循环小数有时也可以根据需要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请看例9: (1)  投影出示例9:一辆卡车的油箱里装130千克汽油,是一辆小汽车装油的6倍。小汽车大约装多少千克汽油?(保[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FFKJ.Net]留两位小数) (2)生独立审题并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订正时提问:商的小数点该除到第几位?为什么?(除到上的小数位数出现重复为止。因为循环小数是无限的,只要出倒闭题目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即可。)  130÷6=21.666…… ≈21.67(千克)

  6.P.27页中间的做一做:计算下面各题,除不尽的先用循环小数表示所得的商,再保留两位小数写出它的近似值。  28÷18   2.29÷11.1   153÷7.2 学生独立计算出结果,集体订正时让学生小结一下循环小数取近似值的方法。

  三、示范

  1.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 (1)观察计算的结果。 15÷16=0.9375   1.5÷7=0.2142857142857……  (2)思考并回答: ①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会有几种情况? ②每种情况各有什么特点? (3)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会有两种情况:①除到小数部分的某一位时,不再有余数,商里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也就是被除数能够被除数除尽,如15÷16=0.9375;②除到小数部分后,余数重复出现,商也不断重复出现,商里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如1.5÷7=0.2142857142857……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板书: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   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       (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四、应用

  1.P.28页做一做:下面哪道题的商是有限小数,哪道题的商是无限小数?10÷9  1.332÷4  23÷3.33   生独立计算并判断商是无限小数或有限小数?集体订正。  2.练习七第1题。(方法同上)  什么是循环小数?根据循环小数的概念进行判断。

  五、体验

  今天你的收获如何?还有什么问题吗?

  六、作业

  练习七第3题。


分享

热门关注

小学数学老师教案范文2021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范文2021

语文教案模板

小学生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端午班会教案

母亲节主题班会教案六年级2021

母亲节班会教案六年级

小学生劳动教育课教案范文

学生劳动教育课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五年级范文

数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模板

小学教案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模板

下册数学教案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详案

小学数学教案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