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大家对包公这个人物再熟悉不过了,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他的传记。以下是留学群小编为您整理的精选初中语文教案范文,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包拯》
教学目标:
1、顺畅朗读,了解人物,分析概括段意。
2、了解包拯为官刚正、执法严明等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分析人物性格、品质。
难点:文言词句的分析讲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大家对包公这个人物再熟悉不过了,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他的传记。
二、全班齐读课文,列出生字
三、串讲课文
1、第一节
解词:
知,主持,掌管。 诉,告状。 第,尽管。
寻,不久。 何为,为什么。 惊服,震惊,服气。
指名朗读并翻译。
简析:这一节写包拯为官机智。文字简洁、生动,几十个字就交代了智服盗贼的过程。
2、第二节
解词:
徙,调职。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 遗,送。
才,仅仅。 岁,一年。
指名朗读,同桌翻译。
简析:这一节写包拯为官清廉,他煞住了利用端砚\"以遗权贵\"的不正之风,而且带头不受端砚,\"岁满不持一砚归\",表现了他廉洁的作风。
3、第三节
解词:
使,出使。 谓,告诉,对……说。 诱,引诱,诱惑。
刺,刺探。 遂,于是,就。
全班朗读,指名翻译。
简析:写包拯出使契丹,面对契丹典客的带有挑衅的质问,包拯反唇相讥,严词反问,不辱使命。
4、第四节
全班朗读
解词:
召,召令 权,权且,暂且。 敛,收整,约束。
惮,畏惧。 径,直接。 造,到,往。
陈,陈述。 曲直,是非。
指名翻译。
简析:通过写贪官污吏、皇宗国戚对包拯的惧怕,百姓对他的赞扬之声,从侧面表现他为官刚正,执法严峻的可贵性格。
5、第五节
解词:
恶,憎恶,讨厌。 苛刻,待人狠而刻薄。 敦厚,待人忠厚温和。
未尝,不曾。 推,推行,施行。 务,追求。
苟,随便。 悦,取悦。 从,听从。
志,意志。 若,和。
指名朗读并翻译。
简析:写出包拯的鲜明性格:克己奉公,品行端正,诚信待人,身居高位而不奢华。他对子孙为官者的告诫,掷地有声,表现出他的无私。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请同学复述故事内容。
2、全班齐读课文,要求顺畅,正确句读。
3、讲评思考题一。
4、考察翻译准确与否,请数名学生逐段翻译课文。
二、分析本课刻画人物的表现方法
1、 提问:第一节写了包拯破获割牛舌案件,表现了他的什么性格,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讨论)
回答:写出他的聪明机智,语言十分简洁,运用了人物的语言描写来体现人物性格。
点拨:包拯的两句话很简单却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回味无穷。第三节也是通过人物语言突出人物巧言善辩,不辱使命的性格。这些都是正面描写。
2、 提问:第四节与其他段相比,有什么特点?(讨论)
回答:这一段写人们对他的看法和评价,写他为官刚正不阿,这主要是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的。
3、 小结:
全文五节,每段重点写人物的一个性格特点,有详有略,文中有正面描写:1、2、3、4节;有侧面描写:第4节。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鲜明性格。作者把概括描写第2、4、5段与具体描写第1、3节结合起来,相互配合,富于变化。
三、本课小结
这篇文章通过写包拯的典型事例,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为民请命的好官形象。写人离不开写事,写事运用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表现效果更佳。
篇二:《岳飞》
教学目标:
1、自读自译,疏通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通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岳飞的性格特征,了解岳飞的事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疏通文意,理解重点字词含义。
2、分析文中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
难点:领会岳飞精神的内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二、全班齐读课文,正音。
毕沅yúan
吴玠jìe
名姝shū
宵旰gàn
掳lǔ掠
束刍chú
颁犒kào
蹙cù额
三、讲解课文
1、解词(课下注解除外):
事,侍奉。
姝,这里指美女。
却,推脱,推却。
宁……乎,难道……吗?
舍,停留、休息。
掳,抢取。
颁,颁发。
犒,犒劳,犒赏。
众,多。
尽,都,全。
召,召集。
所向,达到的地方。
克捷,获胜。
缺,缺。
竭,尽。
辞官,辞谢升官。
何功之有,有什么功劳。
2、分层次指名朗读,同桌翻译。
3、全班朗诵。
第二课时
一、昨天让同学们回去之后把《岳飞》这篇课文串译一遍,然后总结出岳飞的三大品格,现在我请几个同学讲一讲。
(1) 至孝至忠 (2)治军有方 (3)爱民如子
二、能不能具体分析一下
三、岳飞这个名字太响亮了,我们总是能够通过各种路径听到关于岳飞的故事,我也布置大家去搜集了,根据你们搜集到的资料,你们还知道岳飞还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和性格特点,小组交流补充一下,各推举一个代表发言。(小组交流、讨论)
如:他国尔忘身,爱民如母;力挽狂澜,无私奉献;沥血衔冤,忠贞不渝;他为抗金大业视死如归,气贯长虹,志酬乾坤。(学生举例说明)
这一切,铸就他成为万世楷模。岳飞的出现,不仅中国人民引以自豪,也为世界人民所敬仰。
四、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很丰富,那么历史发展到了今天,我们怎样认识岳飞这个人物,是不是他所做的一切都值得颂扬?
如:我们要学习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学习他“仁,信,智,勇,严”的品格,当然他的一些“愚忠”的行为值得我们反思。
五、课文最后还谈到岳飞还是个“好礼贤下士,雅歌投壶”的“恂恂儒生”,他还创作了很多诗词,你们知道的最多的恐怕要数那首脍炙人口的《满江红》了,下课之前我们全班同学一齐朗诵一遍。
篇三:《列子》二则
教学目标:
1、顺畅朗读,准确翻译,概括寓意。
2、了解寓言故事蕴涵的深刻寓意,正确认识客观事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蕴涵的深刻寓意。
难点:顺畅朗读,准确翻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朗读课文,正音。
二、解释重点字词
三、个别学生朗读、翻译,边明确。
四、学生讨论这则寓言的寓意。
1、讨论:如何理解“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这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这句话揭示了杞人的无根据的瞎担心。
2、讨论: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这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瞎担心,后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3、讨论: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好心人的解释?
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称赞的。
第二课时
一、全班齐读,正音。
二、解释重点词语
三、串讲课文。
四讨论:如何理解“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这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不要打它,你自己也会是这样的。刚才合情合理你的狗白着出去,黑着回来,你难道会不觉得奇怪吗?这句话揭示了一种现象:现实社会中有很多人,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结果往往出错。
所以,《杨布打狗》这则故事批评了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结果往往出错。
篇四:《七律 长征》
一、教材分析
1、课文所处地位
〈〈七律 长征〉〉是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它是毛泽东在1935年10月写的红军战胜长征艰险而满怀战斗豪情的诗篇。
2、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a、理清本诗结构
b、揣摩关键字词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学会艺术的概括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领会红军长征在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慨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以及领会艺术的概括和夸张的手法来讴歌红军战士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难点是艺术的概括写法。
二、教学方法
1、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引导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
据新《大纲》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我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主动性,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引导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使他们再老师主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2、采用录音磁带、电影等教学手段扩大教学容量。这样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3、本文是一首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史诗,适于朗读,教学中引入诵读法。
三、学法指导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指导,采用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及反馈练习法。
四、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精读课文,诗文不长,但知识具体,内容充实,需掌握的东西较多,因此,教学上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通过诵读,理解课文内容及层次划分。第二课时,通过学习艺术的概括和夸张的表现手法,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五、教学过程
本课按“引入新课——师生互动学习新课——反馈练习——归纳总结”进行教学。
1、引入新课:放有关长征的歌曲引入。
2、师生互动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朗读节奏、重音),使学生感知课文。
(2)借助工具书及注释读懂课文。
(3)同学合作,正音释义。
正音——律(lu) 磅礴 (pang bo) 崖(ya) 岷(min)
释义——等闲:平常,腾细浪:像小波浪一样翻腾,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开颜:欢悦
(4)师生互动
a、理解全诗内容及层次划分理解本诗内容,采用读读议议的方法,学生提问,师生共同完成。
b、分析本诗结构,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完成。
3、反馈练习
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讲授,朗读课文后用自己的话解答课后探究练习一,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归纳总结
在学生完成练习的基础上,归纳出朗读七律诗的要求:注意音节停顿、重音及韵脚,还要领会作者写此诗的目的及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
5、布置作业
(1)将整首诗改写成散文
(2)给本诗作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