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2017二级心理咨询师考点:群体及其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由小编提供,希望对您有帮助,还有更多信息请关注留学群,我们会及时更新!
2017二级心理咨询师考点:群体及其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我们通常将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集合体称作群体,群体的成员一般都有直接的接触或互动。
群体生活是人类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群体的主要功能有:
给成员以心理上的归属感
使成员具有认同感
使成员获得社会性支持
群体的一般特性
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主要指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每个群体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思想、信念和行为的准则。
群体规范的基本作用是对成员具有比较和评价的作用,它可以为成员提供认知标准和行为准则,用以调节、制约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使它们保持一致,群体规范还可以作为成员们彼此认同的依据。
群体的凝聚力
能够使成员继续留在群体中的力量称作群体凝聚力,它体现了群体的整体性特点,由成员间的信任和约定程度所决定,包括正性力量和负性力量。
正性力量包括三个含义:一是成员间的人际吸引;而使使成员留在群体中的动机;三是群体的有效性和和谐性。
负性力量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成员离开群体必须付出更高的代价,这时成员就不能简单的决定是否离开;二是成员没有选择加入其他群体的机会,而不得不坚持留在原群体中。
群体中的角色
一个群体一旦形成,它的成员就会发展出与之相适应的特定行为模式及角色地位。正式群体中的角色地位常常是预先决定了的。
群体的领导
关于群体中的领导,主要指群体中具有法定地位并能够影响群体行为的人采取一定的手段,协调成员之间的关系,领导群体成员实现群体目标的过程。
关于领导的产生,通常有两种对立的说法:一是个人特质理论;二是情境特质论。
社会影响
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社会助长
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原因:他人在场,增加了个体的活动驱力或动机
社会惰化
社会惰化主要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
原因:
社会评价的作用
社会认知的作用
社会作用力的作用
去个体化
去个体化是费斯廷格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湮没在群体之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叫做去个体化。
原因:匿名性;个体处于群体中,会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使自己的注意高度集中与他人的反应以及周围所发生的戏剧性事件,或者由于药物、酒精、催眠等的作用,使个体进入极端的自我卷入,从而降低了自我意识。
群体的决策行为
群体极化
所谓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是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
原因:
群体使个人的责任得到分散
群体内的信息交流使个体倾向于认为自己掌握了足够多的信息
群体领导者的冒险信息促进了整体的冒险性
社会比较的机制使群体成员之间互为影响
竞争性的群体气氛鼓励冒险
实质上群体极化发生的主要原因,一是信息的影响,二是社会规范的影响。
群体思维
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成员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一致,以致于使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估受到压抑,这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叫做群体思维。
从众与服从
从众
从众指个人的观念或行动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从众是自愿的。
同一种从众行为从心理上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为表面上顺从,另一种为内心真正的接受。
对于个体为什么会从众的原因,研究者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行为参照。群体中的他人的行为或者观点,可以作为自己行为或意见的参照,特别是当个体处于自己对情境缺乏把握的情况下,就更需要参照他人的表现
个体对他人的信任和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如果一个群体是具有较高凝聚力的,或者成员之间是高度信任的,那么,这个群体就会保持较高的一致性
害怕与众不同的心理状态。
服从
服从是指按照他人命令去行动的行为,也是人际互动的基本方式之一。服从完全是不自愿的。
原因:
合法权力。我们通常认为在一定情境下,社会赋予了某些社会角色更大的权利,而自己有服从他们的义务。
责任转移。一般情况下,我们对于自己的行为都有自己的责任意识,如果我们认为造成某种行为的责任不在自己,特别是当指挥官主动承担责任时,我们就会认为该行为的主导者不在自己,而在指挥官,于是发生了责任转移。
留学群心理咨询师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