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越来越方便,人们对健康也越来越重视,留学群小编整理了最新生活常识和养生技巧,喜欢的小伙伴不要错过。以下小知识由留学群提供!
刮痧去内火吗 有这些疾病不能刮痧
“刮痧”或“揪痧”后,皮肤上出现的紫色瘀斑叫做“痧斑”,而拔罐后出现的那做“罐斑”。不管是“痧斑”还是“罐斑”,都多多少少,能反应患者的身体状况,一般来说,出现“痧斑”和“罐斑”,说明患者体内经络淤堵,受寒凉比较严重。
刮痧去火关键要看是哪里的“火”,部位不同,“火”的表现不同,要刮的穴位也不同。
例如:胃火主要表现出口干、口苦、口臭,肺火则浮现咽痛、咳嗽等咽喉不适,肝火表现为情绪烦躁、眼球充血,心火表现为五心烦热、咽干、口燥、口舌生疮等。
眼花加上眼红、烦躁易怒、舌红、脉弦,才是肝火大。吃退火的中药时间不能太长,以防苦寒伤阴。如确是肝火,刮痧可以。建议刮肩胛内侧的背部,5--12胸椎两侧最好。3日1次,刮4--6次就可以了。
有这些疾病不能刮痧
一、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因为刮痧会使人皮下充血,促进血液循环,这会增加心肺、肝肾的负担,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危及生命。二、孕妇的腹部、腰骶部禁用刮痧,否则会引起流产。
三、凡体表有疖肿、破溃、疮痈、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块处禁止刮痧,否则会导致创口的感染和扩散。
四、急性扭伤、创伤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刮痧,因为刮痧会加重伤口处的出血。
五、接触性皮肤病传染者忌用刮痧,因为这会将疾病传染给他人。
六、有出血倾向者,如糖尿病晚期、严重贫血、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患者不要刮痧,因为这类患者在刮痧时所产生的皮下出血不易被吸收。
七、过度饥饱、过度疲劳、醉酒者不可接受重力、大面积刮痧,否则会引起虚脱。
八、眼睛、口唇、舌体、耳孔、鼻孔、乳头、肚脐等部位禁止刮痧,因为刮痧会使这些黏膜部位充血,而且不能康复。
九、精神病患者禁用刮痧法,因为刮痧会刺激这类患者发病。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只要是边缘比较圆滑的东西,如梳子、搪瓷杯盖子等,都可以用来刮痧。
当然,如果长期使用或作为治疗,还是用正规一些的刮痧板比较好。选用天然水牛角为材料的刮痧板较好,对人体肌表无毒性刺激和不良反应。而且水牛角本身是一种中药,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和润养作用。
除刮痧板外,还要准备一些滑润油(香油、花生油、石蜡油均可),在刮痧前涂于被刮部位。刮痧时,手拿刮板,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90度角。颈、背、腹、上肢、下肢,从上向下刮拭,胸部从内向外刮,不得来回刮动。
一般每次每处大约需刮20下左右,直到皮肤出现深红色斑条为止。每一部位可刮2~4条或4~8条“血痕”。按部位不同,“血痕”可刮成直条或弧形。刮痧之后,应用手蘸淡盐水在所刮部位轻拍几下,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
刮痧的力道不同也会产生不同效果,轻刺激是“补”,强刺激是“泄”,一般人不知自己体质是实是虚,拿捏不准该补该泄,就保持力道平均,这叫“平补平泄”。出痧后1~2天,皮肤可能会有轻度疼痛、发痒,这些反应属正常现象,不必担心的。
刮痧后注意事项
1、治疗刮痧时应避风和注意保暖治疗刮痧时应避风,注意保暖。室温较低时应尽量减少暴露部位,夏季高温时不可在电扇处或有对流风处刮痧。因刮痧时皮肤汗孔开泄,如遇风寒之邪,邪气可通过开泄的毛孔直接入里,不但影响刮痧的疗效,还会因感受风寒引发新的疾玻
2、每次只治疗一种病症每次治疗时刮拭时间不可过长,严格掌握每次刮痧只治疗一种病症的原则。不可连续大面积出痧治疗,以保护正气。
3、治疗刮痧后饮热水一杯治疗刮痧使汗孔开泄,邪气外排,要消耗部分体内的津液,刮痧后饮热水一杯,不但可以补充消耗的水分,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
4、洗浴的时间。治疗刮痧后,为避免风寒之邪侵袭,须待皮肤毛孔闭合恢复原状,方可洗浴,一般约3小时左右。但在洗浴过程中,水渍未干时,可以刮痧。因洗浴时毛孔微微开泄,此时刮痧用时少,效果显着,但应注意保暖。
5、刮痧不必非要出痧,出痧是体内有毒素的外在表现,如果身体健康,即使用大力刮痧,也不会出痧,反之即使手法不重,出痧也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