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小编为你带来了一篇《我不是坏孩子》读后感范文,更多读后感尽在留学群。
《我不是坏孩子》读后感(教师篇)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一直是我认为的最好的学习方式。虽然对目前教育体制下的一些教育方式不尽认同,但对“多读书,读好书”的倡议,我们一家都是欣然而为的。从买书到读书,再到写读书心得,我都欣喜的处于一种“被推动”的状态,孩子成了主导——不仅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书,自己认真地阅读、学习,还督促我读、主动与我交流感想,表现出了很大的热情。
在读完《我不是坏孩子》这本书后,感到一种深深的悲哀,好像最珍贵的东西像废纸一样被无情地撕碎。书中的叶小开,是一个单纯、活泼、热情的孩子,如果能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正确的教育引导,他肯定是完全另外一个样子。但故事中,他得到的待遇是不公平的——学校、家庭、社会都没有公平地对待他,在孩子眼里,他已被抛弃,没有人相信他,甚至没有人愿意听他微弱地辩解。文中的结果都是我很不愿看到的,甚至我不太赞同作者把这样的结局写在书里给孩子们看,但叶小开似乎没有其它的出路。
对于教师来说,教好一个好学生固然重要,但教师更大的成就应该是教育好那些看似有“顽疾”的学生。作为学生,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单纯而天真。他们希望得到关注和认可,有时,为了达到被关注和认可的目的,他们采取的行动可能会超出常规,我们习惯于以成年人的视角评判他们行为的对或错,往往忽略了孩子最基本的动机,从而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简单勾画出好孩子坏孩子的界限。而我们现行教育体制上的瑕疵将少数教育者的思维导向推向了功利主义,不仅没有心平气和的对待孩子行为上的偏差,甚至给他们贴上“无可救药”的标签,没有给他们公平的表达机会。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关注和服务于每一个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以此为出发点,作为一名教育者,将那些行为上有偏差的孩子引导到正常发展的轨道,远比升学率、高分率这样的数字游戏更有实际意义。
南非有一句谚语:“教育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作为家长,不能把教育责任简单地推给学校,因为家庭教育、生活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但现在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个不对称点,家长的受教育经历与现在孩子的受教育经历有着很大的差别,对很多事情的理解差异很大。在叶小开的经历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对父亲的心理变化过程——从小时候对父亲的依赖,到后来对父爱的疑惑,甚至到了后来的畏惧。造成这个变化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得不到来自父亲的理解、宽慰和肯定,二是亲子之间正常沟通交流的缺位。叶小开的父母没有很好地解决两代人思想上的反差,没有从孩子的角度进行思考,甚至丧失了对孩子的信任,这对孩子的打击是巨大的,这也成为叶小开走向叛逆的一个重要原因。试想,一个各方面都还很不成熟的孩子,面对着一个令他感到绝望的环境,会是怎样的心态?
我觉得,学校、家庭、社会都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公平的教育环境而努力:
一是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慎用“标签”,不要轻易下“坏孩子”的定义。用同样的眼光看所有的孩子,有的孩子可能会做错事,但不是坏孩子,一旦被贴上了“坏孩子”的标签,孩子的心理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变化,因为被肯定的愿望不能实现,孩子就会真的按照“坏孩子”的标准来改变自己的行为,特别是在缺少判断力的年龄,很容易误入歧途。所以,我们的责任在于,不要轻易否定孩子,不要戴上有色眼镜,要给他公平的表现机会和一个充满希望的成长环境。
二是要平等地对待孩子,尊重每个孩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要引导孩子,但引导不是命令,不是包办,不是决定。要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甚至对孩子也要有敬畏之心,在批评孩子之前先想一想,我们是不是还能做得更好。孩子有时何尝不是我们的“老师”,从“小手拉大手”到“廉政进校园”,孩子们的纯洁和真诚难道不值得我们敬畏吗?弯下腰和孩子说话,多用孩子的眼光去理解他们的行为动机,特别是那些看似有“顽疾”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肯定,多给他们一些机会,多聆听他们的声音。
虽然都知道成长比简单的获取知识重要,但落后的体制、浮躁的心态往往让我们在实践中迷失,我不知道孩子眼中的教育公平到底是什么样的,也许每个孩子想的都不一样。作为家长,我只是希望孩子们以后能生活得比我们这一代更加从容而幸福。
最后,我想用这样一句话作为这篇心得的结尾:中国的教育尽管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我们心底依然充满对教育的期待和热爱,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读后感小编精心推荐
100字 | 200字 | 300字 | 400字 | 500字 | 600字 | 800字 | 1000字 | 1200字 | 1500字
读后感小编精心推荐
100字 | 200字 | 300字 | 400字 | 500字 | 600字 | 800字 | 1000字 | 1200字 | 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