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名官师彦公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实用资料,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留学群(m.liuxuequn.com)查看。

  治水名官师彦公

  师彦公,字槐三,号朴园,清乾隆年间(1736-1795)人,出生在今陕西韩城。师彦公幼时因父亲去世,过继给了伯父,师彦公的伯父以急公好义、轻财乐施名闻乡里,每到春耕时节,他都会提前准备好数千个瓦盆,招募贫苦之人入山垦田,每人赠粟一盆、钱五百。成长在这样一个殷实之家的师彦公,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成年之后,他也效法伯父的做法,在荒年向灾民“散粟至六千石”。

  师彦公的家乡韩城位于黄河岸边,加之生性喜水,因此他逐渐对黄河的习性有了深入的了解。目睹黄河经常泛滥成灾,冲毁房屋,吞没人畜,沿岸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他萌发了治理河患、为民造福的远大志向。

  乾隆三十一年(1766),黄河在江苏丰县决口,情势危急,乾隆下诏要求迅速堵塞决口,就在前线工事如火如荼进行时,朝廷也开始多方问询治河专家,希望他们能提供解决河患的长久之计。素以治河为己任的师彦公也积极献策,他认为“河之溃也,由下游壅阏(堵塞之意),今防丰砀而不疏淮扬,是犹闭虎一室而搏击之,俄然抉户逸出,将愈不可制”,他的建议得到了主管官员的采纳,不久师彦公被任命为丰砀通判,因为在任上成绩卓著,又被拔擢为铜沛同知。

  一天早晨,师彦公听见人们都在说黄河水位突然下降了,他立马警觉起来,担心下游河堤可能出了问题。黄河流经华北平原时,因为地势平坦、泥沙沉积、河床增高,沿岸百姓不得不持续加筑河堤,久而久之,形成了所谓的“地上河”,一旦河流决口,便如猛虎下山,其势汹汹,灾害无穷。师彦公紧急准备好了百余艘满载堵水工具的船只,带队顺流而下,果然在桃源县境发现大堤决口,当地官府正组织民夫抢堵,急需堵水工具,师彦公及时赶到,施以援手,为遏制灾害的扩大作出了很大贡献,当地百姓对他感激涕零。

  师彦公晚年辞官归里,仍时时想着纾解民困。一日,他游览了龙门渡口,相传龙门乃大禹治水时开凿的,故又称“禹门”,这里水流湍急,漩涡很多,无论顺水逆水行舟都有危险。师彦公下定决心改变现状,精心设计了一套安全行舟的方案,他招募工匠在河岸山崖上凿出许多深坑,将配有铁环的铁柱放入深坑中夯实。这样,船逆流而上时就可以扣住铁环,节节替换,直达上游,既用力少又很安全;船顺流而下时,也可以扣住铁环,减轻风浪冲击。

  师彦公设计的铁柱与铁环被老百姓称为“救生桩”与“救生环”。此外,师彦公还造了三条木船,一条较大的船专门用来运货,两条较小的船,一条专运贫穷的百姓过河,一条叫“救生船”,每天在龙门渡口游弋,及时应对意外事故,救护人命,替失事船只打捞物品。从此,龙门渡口秩序井然,师彦公创办的这些公益设施沿用了两百多年。

  抗日战争期间,日寇逼近晋南,觊觎河西。为了防止日寇利用铁柱偷渡,才被迫炸毁铁柱铁环。新中国成立后,陕西山西之间架起了铁丝桥沟通了黄河两岸,如今又建起了公路桥、铁路桥,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但师彦公所创办的公益设施,以及他乐善好施的精神应为后人铭记不忘。

分享

热门关注

描写父爱如山的名人名言

描写父爱如山的名言

描写夏天的温柔句子80条

描写夏天的句子80条

适合发朋友圈祝福新人的话

发朋友圈祝福新人的话

端午微信朋友圈文案2021

端午微信朋友圈文案

简单员工试用期转正申请书

简单员工转正申请书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谁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

暗度陈仓的主人公是谁?

暗度陈仓的主人公是谁

爱的教育主人公是谁

爱的教育主人公

宿新市徐公店古诗意思

宿新市徐公店

投笔从戎的主人公是谁

投笔从戎主人公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