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实用资料,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留学群(m.liuxuequn.com)查看。
学习:看古人如何实践诚信品质
在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中,记载了一位行侠仗义的英雄——季布,他特别重信义,只要是他答应的事,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天下人的敬重。因此,赢得了“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的美誉。“诺”,原本是秦汉时期,答应别人时的口语,后来又有了承诺的意思。季布说话算数,讲求信用,言而有信,言出必行,说到做到。这种信用,比百斤黄金都贵重,这既是千古美谈,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规范之一。
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圣人孔子,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主忠信”“言必信,行必果”……最早从哲学层面对信进行论述。他认为“信”是处理人际关系最重要、最基本的伦理原则。他指出,“信”,先是自己守信、取信于人,最终要推广到取信于民。
周显王十三年、秦孝公二年起,法家的代表人物——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他变法的主要内容是“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然而,在新法推行之初,整个秦国竟然无人相信。商鞅便派人在国都市场南门竖了一根木头,并通告:谁能将此木搬到北门,立即奖赏十镒黄金。当场仍然没有人相信,他便把奖赏增加至五倍。于是,有个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扛起木头走到北门,果然得到奖赏。由此变法取信于民,史称“徙木立信”。1400多年后的北宋改革家王安石所言“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便是借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来说严守自己诺言比百两黄金还珍重。
孔子有位著名的弟子曾子,是儒家主要代表人物。有一天,曾子的妻子急着去集市上买东西,儿子哭闹也要跟着去。曾子的妻子就对儿子说,你在家乖乖等着,我回来杀猪做猪肉给你吃。这样儿子才停止了哭闹。曾子的妻子赶集回家后,见丈夫曾子正捉猪要杀,就阻止说,我只是哄哄孩子罢了,你还当真啊!曾子说:“夫人,不能开这种玩笑啊!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我们现在欺骗他,就是教他骗人,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啊!”于是,曾子还是把猪杀了做了猪肉给儿子吃。“曾子杀彘”的故事也因此家喻户晓,曾子正是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守信。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张骞通西域”,讲的是汉使张骞在出使西域过程中,在各国树立起了很高的威信,为大汉帝国营造出诚实守信的友好交往环境。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8年),张骞应朝廷征召出使西域。他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大月氏,至大夏,在此活动一年多才返回。回归时,经过匈奴地界,张骞又为匈奴所获,被关押。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张骞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尽管张骞完成使命从西域凯旋不久后就去世了,但他开通西域通道的历史贡献不可磨灭。“然骞凿空,诸后使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汉书·张骞传》),说的便是,因为张骞在西域诸国树立了很高的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借用他的名义才能获得西域各国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