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扎实推进民生工作的意见》
日前,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扎实推进民生工作的意见》(皖政〔2017〕58号)。为做好《意见》贯彻落实工作,现将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出台《意见》的重要意义
一直以来,中央高度重视改善民生,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强调,要增强民生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可持续性。省委、省政府始终重视民生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治国理政新思路新理念新战略,将保障改善民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李锦斌书记在全省各类综合性会议上多次强调民生工作,并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李国英省长专门主持召开民生工作专题会议和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并审议通过《意见》,强调要树牢民生为本导向,始终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改善民生、维护民利,从制度层面加以落实,是深入贯彻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的有力体现,是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改善民生重大决策部署的生动实践。通过创新制度体系,加强顶层设计,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民生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更好地指导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民生工作,为保障改善民生、建设美好安徽提供政策支撑。
一是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保障改善民生,既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又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当前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必须以总书记视察安徽关于“扎实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要求为指引,通过扎实推进民生工作,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确保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如期实现。
二是彰显共享发展的民本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五大发展行动计划,通过扎实推进民生工作,推动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多谋民生之利,多办民生之事,多解民生之忧,不断增进群众福祉。
三是推动深化改革的根本动力。改善民生是推动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中央围绕“三去一降一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契合了新时期改善民生的现实诉求,有利于民生事业的长足发展。必须进一步增强民生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围绕就业创业、公共教育、健康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公共安全等领域,加强民生工作谋划,精准聚焦短板,推动改善民生各项改革举措落实到位。
二、《意见》出台的过程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根据省政府部署,省财政厅牵头,会同省直相关单位研究并拟定了《关于扎实推进民生工作的意见》。为做好《意见》拟定工作,在认真研究国家和我省“十三五”规划等重点部署,特别是衔接近期国家出台的“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的基础上,对今后五年(2017—2021年)我省民生工作进行了梳理细化。在起草过程中,多次征求了省直相关单位、部分市县和专家学者意见,数易其稿,不断修改完善《意见》内容。
三、《意见》的主要亮点
《意见》聚焦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五个亮点。
一是突出工作研究。以总书记视察安徽提出的“扎实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为指引,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五大发展行动各项重点工作部署,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就业、教育、健康、社会保障、文化、公共安全等领域出发,加强民生工作研究谋划,突出顶层制度设计,切实把工作研究成果应用到改善民生具体政策实践中来。
二是突出系统梳理。打破条块分割,坚持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将民生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整体工作统筹考虑,围绕我省民生领域的绝对短板、相对短板和急迫短板,从兜住底线、扶持发展、共享福利三个层面,注重系统性、全面性和整体性,分层分类梳理提炼各项民生工作,努力做到政策精准、重点突出、方向明确。
三是突出有序衔接。在民生工作重点任务、主要目标、有效举措等方面,与我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家基本公共服务规划、共享发展行动计划以及各单项民生工作规划有机衔接,形成正向合力、发挥叠加效应,确保惠民政策有序有力实施。
四是突出实化量化。按照可量化、可分解、可考核原则,将今后5年民生工作实化为就业、教育、健康、社会保障、文化、公共安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脱贫攻坚等9大方面,细化分解出举措性和成果性指标,明确具体责任单位,确保每一项民生工作过程能管控、结果能追溯。
五是突出长效累积。在确定到2021年民生工作总目标的基础上,对于各项主要任务,分别明确分项目标和举措。同时,以《意见》为总体规划,分年度制定工作要点,注重长效性和累积性,逐年推进实施,逐项抓好落实,为建成五大发展的美好安徽奠定坚实基础。
四、《意见》的主要内容
《意见》分为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三个部分,共计18条。
一是关于总体要求。指出推进民生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指导思想主要是坚持民生为本,聚焦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基本原则主要是坚持目标引领、统筹发展,坚持聚焦短板、精准突破,坚持改革创新、因地制宜,坚持政府主导、共建共享。主要目标是到2021年,就业创业、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公共安全更有保障,基础设施更加健全,生态环境更加宜居,脱贫攻坚成效巩固,在“五有”等方面持续取得新进展,实现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社会文明程度普遍提高。
二是关于主要任务。在就业、教育、健康、社会保障、文化、公共安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脱贫攻坚等9个方面,提出到2021年的任务和实现目标。一是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就业结构更加优化,就业环境更加公平,劳动者素质和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提升。二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三是推进健康安徽建设,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四是统筹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五是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特色明显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六是编好织牢公共安全网,平安安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维护公共安全水平不断提升。七是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城乡基础设施体系。八是推动生态环境改善,环境问题得到有效防治,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稳步提升。九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实现“人脱贫、村出列、县摘帽”。
三是关于保障措施。从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资金资源、鼓励多元参与、突出项目抓手、强化问效问责、营造良好氛围等方面,明确了推进民生工作的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