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威海中考频道的小编会及时为广大考生提供2017年威海中考物理考试说明,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7年威海中考物理考试说明
一、命题的指导思想
以《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初中学生学业考试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威政办发〔2014〕4号)为指导,使我市的初中学业考试有利于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拔新生,有利于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有利于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估体系。
二、命题的依据
1.《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初中学生学业考试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威政办发〔2014〕4号)。
2.《威海市 2017 年初中学业考试及高中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意见》(威招考委〔2017〕1号)。
3.各学科《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4.参加2017年初中学业考试学生所学教材。
三、考试的性质
初中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是考查初中学生学科学习是否达到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目标的主要手段,是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也是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初中学业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适当的难度和区分度。
四、初中学业考试各学科内容说明
物 理
纸笔测试
(一)考试能力要求
1.初步的观察能力:观察实验现象,能简单描述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会观察实物和模型的图片、图表,并获取有关的信息。
2.初步的实验操作能力: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读出数据。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物理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会连接电路、选择实验器材,有一定的设计和评价简单的实验方案的能力。
3.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通过阅读给定的情景获取有用信息,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掌握处理信息的一般方法。
4.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物理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物理科学规律去解释、分析具体问题。
5.运用数学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能将简单的物理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方法、数学计算解决物理问题。
6.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能正确地运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因素。
7.初步的创新应用能力: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科技和社会实践,能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8.简单的综合应用能力:如力学的综合应用、电学的综合应用,力学与电学的综合应用,电学与热学的综合应用等。
(二)考试范围和内容
考试范围和内容是根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和 “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物理八年级上、下册和九年级上、下册”(山东科技出版社)。
考试具体内容范围及水平要求见下表:
内容 | 水平要求 | |
一、机械运动 | 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 能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实验)。 |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 | 知道参照物;会用实例说明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 |
3.速度、平均速度 | 知道速度的意义;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会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 |
4.匀速直线运动 | 了解匀速直线运动;会计算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问题。 | |
二、声现象 | 5.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实验)。 |
6.声音的三要素 | 了解乐音的特征。 | |
7.噪声 | 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 | |
8.超声波和次声波 |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 |
三、光现象 | 9.光的直线传播 | 通过实验探究光传播的特点--(实验)。 |
10.光的反射定律 | 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探究光束在平面镜上反射时,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关系。 | |
11.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 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 | |
12.平面镜成像 |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实验),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 |
13.光的折射规律 | 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规律--(实验)。通过光束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实验,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 | |
14.光的色散 | 通过实验,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知道光的三原色。 | |
四、透镜及其应用 | 15.凸透镜和凹透镜 | 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
16.凸透镜成像规律 | 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 |
17.生活中的透镜 | 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中的应用。 | |
18.眼睛和眼镜 | 了解人眼成像的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 | |
五、质量和密度 | 19.质量 | 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实验) |
20.密度 | 通过实验理解密度--(实验);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 | |
六、力和运动 | 21.力 | 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实验),通过实验,认识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 通过实验,认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
22.重力 |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实验)。 | |
23.弹力 | ||
24.摩擦力 | ||
25.二力平衡;二力合成 | 通过探究,知道二力平衡条件;会求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 |
26.牛顿第一定律 | 通过实验,认识牛顿第一定律。 | |
27.惯性 | 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 |
七、压强 | 28.压强 |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压强;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
29.液体压强 |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会计算同种液体产生的压强。 | |
30.大气压强 | 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 |
31.流体压强 | 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 |
八、浮力 | 32.浮力 |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了解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知道阿基米德原理,并能用F浮=ρ液gV排等公式计算简单的浮力问题;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物体沉浮的条件--(实验);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
九、十、简单机械、功、机械能及其转化 | 33.功 | 知道机械功的概念;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的含义。 |
34.功率 | 知道功率的概念;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功率的含义;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会用功率公式进行计算。 | |
35.机械效率 | 知道机械效率;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了解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会计算两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和斜面的机械效率。 | |
36.杠杆和杠杆的平衡条件 | 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斜面、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实验);能识别并会找出力臂;知道杠杆平衡条件。 | |
37.滑轮 | ||
38.动能、势能、机械能 | 知道动能、势能和机械能。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举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 | |
十一、十二、十三、电流和电路、电压和电阻、欧姆定律 | 39.电路 | 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举例说明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能识别并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
40.电流 | 会使用电流表--(实验) | |
41.电压 | 会使用电压表--(实验) | |
42.串联电路 | 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实验);能说出生产、生活中利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会设计简单的电路--(实验),了解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 | |
43.并联电路 | ||
44.电阻 | 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导电性;探究影响金属导体电阻的因素--(实验);知道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的不同。 | |
45.变阻器 | 了解变阻器的结构和作用。 | |
46.欧姆定律 |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 |
十四、电功率 | 47.电功 | 理解电功,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
48.电能表 | 会读家用电能表,并会进行简单的有关计算。 | |
49.电功率 | 理解电功率;并能进行简单计算;知道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实验)。 | |
50.电流的热效应 | 了解电流的热效应。 | |
51.焦耳定律 |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焦耳定律,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 |
十五、安全用电 | 52.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 | 了解家庭电路,有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意识,了解我国家庭用电的电压和频率。 |
十六、电磁现象 | 53.磁体和磁场 | 通过实验认识磁场;知道地磁场和磁体;知道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实验)。 |
54.电流和磁场 | 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实验)。 | |
55.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 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实验)。 | |
56.电动机 | 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 |
57.电磁感应 | 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实验)。 | |
58.发电机 | 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 |
十七、电磁波 | 59.电磁波 | 知道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
60.波的传播速度与波长、频率的关系 | 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 | |
十八、物态变化 | 61.温度的测量 |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实验)。 |
62.熔化和凝固 | 能区分固、液、气三种物态,并能描述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的过程--(实验)。了解云、雨、雾、露、霜等的形成;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 |
63.汽化和液化 | ||
64.升华和凝华 | ||
十九、热和能 | 65.分子 | 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分子引力和斥力--(实验);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实验)。 |
66.内能 | 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能从生活、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推测(认识)分子的热运动;了解内能的概念。 | |
67.比热容 | 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实验);会用比热容有关知识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 |
68.热量 | 了解热量的概念;认识热机效率;会用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 |
69.热值 |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 |
70.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 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 |
71.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 了解汽油机的基本原理及其对生产力发展所起的作用。 | |
二十、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 72.能源的概念 | 结合实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列举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利用的主要能源。 |
73.新能源 | 列举常见的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知道核能等新能源的特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了解我国和世界的核能利用新进展。 | |
74.能量守恒 | 知道能量守恒定律,列举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角度认识效率;知道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 |
75.太阳能 | 通过实例了解太阳能;了解太阳能在地球上是怎样转化成各种形式的能的。 |
中考政策 | 中考状元 | 中考饮食 | 中考备考辅导 | 中考复习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