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中药学2017考点:脏腑兼病辨证

  本文“执业药师中药学2017考点:脏腑兼病辨证”由留学群执业药师栏目精心整理提供,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快跟着小编一起来复习吧。

  1.风邪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即头面)、阳经和肌表,使皮毛腠理疏松张开,津气外泄,出现头痛、汗出、恶风等症状。

  (2)风邪善行而数变:善行是指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的特点而言。

  (3)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常为外邪致病之先导,多兼它邪同病。

  2.寒邪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2)寒性凝滞,主痛:寒邪伤人多见疼痛症状,如偏于寒盛之痹证,则多见疼痛较剧。

  (3)寒性收引,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如寒邪侵袭肌表,毛窍腠理闭塞,卫阳被郁不得宣泄,则可见恶寒发热, 无汗;寒客血脉,则气血凝滞,血脉挛缩,可见头身疼痛,脉紧;寒客经络关节,经脉拘急收引,则可使肢体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

  3.暑邪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外伤暑邪可见气短乏力,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等。

  (3)暑多挟湿:暑邪致病,多挟湿邪,即暑邪湿邪合而致病。

  4.湿邪

  (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2)湿性重浊:面垢眵多,大便溏泻,下痢黏液脓血,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湿疹浸淫流水等,都是湿邪秽浊的临床表现。

  (3)湿性黏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湿邪致病临床表现多黏滞不爽,如排出物及分泌物多滞涩而不畅;二是指湿邪为病多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

  (4)湿性趋下,易伤阴位,湿邪伤人,其病多见下部,如下肢水肿明显。

  5.燥邪

  (1)燥性于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所以既不耐湿,更不耐燥。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故最易伤损肺津,影响肺的宣发与肃降功能,出现干咳少痰,或痰液胶黏难咯,或痰中带血,以及喘息胸痛等症状。

  6.火(热)邪

  (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

  (2)火易伤津耗气。火热邪气致病,除有高热之外,往往伴有口渴喜饮,口舌咽干,小便短赤,大便干结等津伤之症。

  (3)火热易生风动血。

  (4)火热易发肿疡。火热之邪入于血分,则可聚于局部,腐化血肉,发为痈肿疮疡。

  执业药师中药学栏目为你推荐:

  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动态

  2017上半年执业药师考试时间

  2017年执业药师中药学备考辅导

  2017年执业药师准考证打印时间

  2017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试大纲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热门关注

2018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前模拟题(10)

执业药师考试试题

2018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前模拟题(9)

执业药师考试试题

2018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前模拟题(8)

执业药师考试试题

2018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前模拟题(7)

执业药师考试试题

2018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前模拟题(6)

执业药师考试试题

执业药师2017中药学知识点:脏腑兼病辨证

执业药师中药学要点

执业药师2017中药学辅导讲义之阴阳辨证

执业药师中药学辅导讲义

执业药师中药学2017考点:砂仁

执业药师中药学知识点

执业药师2017中药学备考讲义之虚实辨证

执业药师中药学备考讲义

执业药师中药学2017考点:蕲蛇

执业药师中药学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