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留学群小编整理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更多内容请进入留学群读后感栏目查看。
篇一: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
在现在的电视剧中,我们经常听到“孩子是无辜的”说法,可往往故事的最后,孩子的命运却是最悲惨的。为了家族的利益,罗密欧与朱丽叶彷徨着,在走投无路时,选择了解脱。爱驱使着他们向死亡迈进,情催促阗他们抛开家庭走到一起,仇却注定了他们命运的相斥,痛苦的背后藏着多少无奈啊。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不仅仅是一出戏,它一定也是当时现实生活的写照,太多太多的身不由己,数不胜数的无可奈何,这都是爱情带给人们刻骨铭心的记忆。
爱情是未成年孩子家长最忌讳的东西,爱情是青年男女们最想拥有的东西,爱情是年迈的老人望着老来伴时所感激的东西。它扮演着许许多多的角色,它可以是悲剧的导演也可以是喜剧的策划人;它可以是毒药也可以是蜜糖,没人能摸得透它。一旦跳进爱情的陷阱就如同离弦的箭再也收不回来,只是固执地朝着自己的目标飞去,不去理会距离,笔直地穿过空气,最后落地。落地后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完好无损地到达了目标,另一种便是因为某些原因,折断了羽翼……
很明显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之箭被折得粉碎,破坏者的力量强大得如同可以劈开松柏的雷电。不要以为坚定的爱情就能长久,一旦它有损于第三者的利益,那么这段情必将受到被迫拆散的危险。不管他们是否无辜,不管他们怎样反抗,这个故事的背景就已为他们的结局作了铺垫。他们悲惨吗?也许是的,因为他们没能相守到老,而是红颜英年早逝,也许不是,因为他们寻到了最后属于自己的另一半。
一个美好故事的结局,通常都以喜剧告终,读者看了固然高兴,可看过以后过几天就会被遗忘。一个故事如果以悲剧结尾,那它一定会在读者心里留下点什么,或是遗憾,或是可惜,让读者反复咀嚼,思考。人都是追求完美的。与此同时,人们也赞颂残缺之美,这似乎很矛盾,但又不似乎不矛盾。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出悲剧,如同我上面所写的,它在我心里留下了什么,我也说不清楚,也许是遗憾吧……
爱比天大,但比生命小!
篇二:《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
很久以前就听说《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个很美丽的爱情故事,也是英国作家莎士比亚所写的著名悲剧之一。最近,我有幸仔细地拜读了这一名著,深有感触。《罗密欧与朱丽叶》给我的影响,比以往任何一部莎士比亚的著作更深,或许是因为这个年龄段,对年青男女那份灼热真挚的感情,有着梦幻般的憧憬和向往,致使它更能震撼我的心灵,让人欲罢不能。
这是一部戏剧作品,通过波澜起伏的戏剧冲突,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优美抒情的人物语言,描绘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爱情悲剧。一对恋人经历了从相识、相恋到生离死别,再到双宿双飞。剧情早已是家喻户晓,讲述的是蒙太古和凯普莱特两个存在宿仇的家族,蒙太古家族的儿子罗密欧和凯普莱特家族的女儿朱丽叶之间的爱情故事,这对恋人在宴会上一见钟情,情投意合,在神父的见证下秘密完成婚礼,然而,罗密欧为朋友报仇杀死了朱丽叶的表哥,于是被驱逐出境。不久朱丽叶被强迫与帕里斯结婚,朱丽叶于是向神父请救,神父出计,朱丽叶在婚礼当天假死,但罗密欧却信以为真,在朱丽叶坟前饮毒自尽,朱丽叶醒来后,看见死去的罗密欧,也拔剑自尽。最终两家族因此放下积怨,从此和好。
故事情节环环相扣,跌宕起伏,让人倍感震撼,作品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大批剧中人物。除了勇敢真诚的罗密欧,美丽善良的朱丽叶这对男女主角之外,理性智慧的劳伦斯神父,好心但又啰嗦的乳媪,公正仁慈的亲王,执著热情的帕里斯,义气无畏的班伏里奥等人物形象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除此之外,这部作品中所充溢着的人文主义精神显示了作品的思想高度,而人文精神体现得最集中、最强烈的还是两位年轻的主人公——罗密欧和朱丽叶。这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两个人物,是作家寄托人文主义理想的艺术形象。
罗密欧出身于封建大家庭,却没有继承封建传统和思想,而是顺应时代发展,背叛了封建家庭,成为一个坚定的人文主义者。他真诚、勇敢,有文化、有能力,有一颗博爱之心;他追求一种自主、自由、美好的爱情生活,哪怕是“错爱”了仇人的女儿,也毫不退缩;他没有门户之见,爱上了朱丽叶,就把凯普莱特的家人当作自己的亲人,一心期望化解宿怨;他对爱情忠贞不渝,为了爱情和爱人,他甘愿被放逐他乡,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看重友情,在朋友被仇人所杀,他的爱情面临“风险”的时候,他拔刀相助杀了仇人,使自己的爱情遭遇了一场“灾难”,却显示了他的高尚品格。正是在家族矛盾、爱情磨难和朋友情谊等一系列故事发展中,他那人文主义者的精神和风采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朱丽叶只是一个14岁的贵族小姐,但她勇敢、坚强、智慧,她冲破大家族的重重束缚,大胆地爱上了罗密欧,并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了情人;她深知罗密欧被放逐,且“回归”无望,却绝不愿与少年贵族帕里斯再结姻缘;她几次用智谋骗过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服下神父给的药,都是为了实现她的美好爱情;她把爱情看得和生命同等重要,罗密欧一死,她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莎士比亚的文字是华丽而诗意的,语言是风趣幽默的,有一些甚至富有哲理,予人深思启迪。“爱情是叹息吹起的一阵烟,恋人的眼中有它净化了的火星,恋人的眼泪是它激起的波涛,它又是最智慧的疯狂,哽喉的苦味,吃不到嘴的蜜糖。”这是作品中罗密欧对爱情的感叹。文中的主人公不正是这段话里的传奇吗?“去问他叫什么名字。——要是他已经结过婚,那么坟墓便是我的婚床。”充分表现了少女为了初恋的义无反顾。那一句“为了我的爱人,我干了这一杯”,令我如此的触动,从中可以看出,罗密欧对朱丽叶的爱,是可以为之付出生命的,是可
以将死亡的毒药,幻想成为香醇的美酒,一饮而下的,那并非毒药,而是坚贞的甜蜜,这是多么高尚的爱情。还有,“恋爱的人去赴他情人对的约会,像一个放学归来的儿童;可是当他和情人分别的时候,却像上学去一般满脸懊恼。”“恋爱的使者应当是思想。”“新的火焰可以把旧的火焰扑灭,大的苦痛可以使小的苦痛减轻;头晕目眩的时候,只要转身向后;一桩绝望的忧伤,也可以用另一桩烦恼把它驱除。给你的眼睛找一个新的迷惑,你的原来的痼疾就可以霍然脱体。” “晚安!晚安!离别是这样甜蜜的凄清,我真要向你道晚安直到天明!”“倘不是一个超乎一切喜悦的喜悦在招呼着我,像这样匆匆的离别,一定会使我黯然神伤。”剧中诸如此类句子,都仿佛充盈着淡淡的花香,萦绕着爱情的味道。
世间上,有情人终成眷属,是多么珍贵的事,但是剧中却是一个令人惋惜的故事。无意的邂逅,相爱的两人,敌对的身份,致命的误会,终生的遗憾。爱情就是这样感人肺腑,或者,让人充满恐惧。
一个美好故事的结局,通常都以喜剧告终,读者看了固然高兴,可看过以后过几天就会被遗忘。一个故事如果以悲剧结尾,那它一定会在读者心里留下点什么,或是遗憾,或是可惜,让读者反复咀嚼、思考。人都是追求完美的。与此同时,人们也赞颂残缺之美,这似乎很矛盾,但又不似乎不矛盾。
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是因为它所讲述的,不只是一个故事。成功的著作不只是会让人泪流满面,或是开怀大笑,而是能让人从心里发出共鸣,或长叹一句,或会心一笑。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不仅仅是一出戏,它一定也是当时现实生活的写照,太多太多的身不由己,数不胜数的无可奈何,这都是爱情带给人们刻骨铭心的记忆。这是一个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剪影。在爱情中折射时代,在时代中体现爱情,正是这部作品最动人之处。
小编精心推荐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怎么写 | 读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小编精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