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三:记忆的种类【出题类型:选择题】
(一)根据信息从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时间、信息编码方式和记忆阶段的不同,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1.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
(1)瞬时记忆的概念
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会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瞬时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2)瞬时记忆的特点
①时间极短;②容量较大;③形象鲜明;④信息原始,记忆痕迹容易衰退。
(3)瞬时记忆的编码
有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两种,其中,图像记忆是瞬时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
2.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
(1)短时记忆的概念
短时记忆是指人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加工与编码的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过渡阶段。
(2)短时记忆的特点
①时间很短;②容量有限。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③意识清晰;④易受干扰。
(3)短时记忆的编码
有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两种,主要是听觉编码。
3.长时记忆(又称永久性记忆)
(1)长时记忆的概念
长时记忆是信息经过充分加工,在头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
(2)长时记忆的特点
①容量无限。②信息保持时间长久。
(3)长时记忆的编码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以意义编码为主。意义编码有两种形式:表象编码和语义编码。
(二)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象,可将记忆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逻辑记忆和动作记忆。
1.形象记忆
形象记忆是我们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2.情景记忆
对亲身经历过的,有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的事件的记忆。
3.情绪记忆
情绪记忆是个体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4.语义记忆
又叫词语-逻辑记忆,是用词语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如我们对数学公式和法则的记忆就属于语义记忆。
5.逻辑记忆
逻辑记忆是个体以词语所概括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事物之间的意义和性质为内容的记忆。
6.动作记忆
动作记忆是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也称运动记忆。
【预测题】1.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的记忆是( )。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内隐记忆
答案:A
【预测题】2.一位亲眼目睹美国9.11事件的妇女到现在头脑中还经常浮现出那悲惨的一幕,这属于( )。
A.形象记忆 B.情景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
答案:B
考点四:表象与想象【出题类型:选择题】
(一)表象
1.表象的概念
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2.表象的特征
(1)直观性。表象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的。
(2)概括性。表象是人们多次知觉的结果,它不表征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表征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因此表象具有概括性。
(3)可操作性。由于表象是知觉的类似物,因此人们可以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
(二)想象
1.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想象的种类
(1)从有无目的性的角度,可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又称随意想象,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无意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如 “白日梦”现象。(2)从想象与现实的关系,可分为幻想、理想和空想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如科幻小说中有关宇宙人、飞船等的形象。如果幻想是以现实为依据,并指向行动,经过努力最终可以实现,那么它就变成理想。如果幻想完全脱离现实,毫无实现的可能,就成为空想。
(3)从内容是否新颖的角度,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①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像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心理过程。
②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头脑中独立地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预测题】1.小学生看完《西游记》小说后,脑中产生一个孙悟空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是( )。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幻想 D.表象形成
答案:A
【预测题】2.心理旋转实验证明表象具有( )。
A.直观性 B.稳定性 C.概括性 D.可操作性
答案:D
幼儿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 | 幼儿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 | 幼儿教师资格证真题 | 教师资格证备考辅导 |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学试题 |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学考点 | 小学教师资格证真题 | 教师资格证说课稿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学试题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学考点 | 中学教师资格证真题 | 教师资格证考试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