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骼中矿物质含量减少(骨量减少)、骨微细结构被破坏、骨骼的脆性增加、在无明显外力作用下也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据统计,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约占总人口的10%,在老年人中,女性发病率为90.48%,男性发病率为60.72%。美国半数以上妇女和大约1/3男性会患骨质疏松症性骨折,尤其易患股骨颈骨折,约1/3患者将致残,19%的病人需第期护理。骨质疏松症长期随访死亡率大于4%。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如此严重,那么哪些人容易得骨质疏松症呢?根据流行病学统计分析,下列人群属于骨质疏松症的高发人群:
女性
女性天生骨架较细,特别是到了更年期,雌激素分泌减少,骨质流失比男人更快。美国白人妇女绝经后有30%以上的人患骨质疏松症。
老年男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男性骨量也会逐渐丢失,骨结构也发生变化,出现老年型骨质疏松症。由于衰老,骨质的形成速度减慢,而造成骨质流失。消化功能的下降,对钙和磷以及维生素的吸收减少,体内代谢维生素的功能下降,均能导致钙、磷以及维生素的摄取不足。运动量减少,使骨矿化能力降低而出现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为髋部骨折和椎体骨折,在世界范围内约30%的髋部骨折患者为男性,椎体骨折男性则占一半左右。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
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白血病、恶性贫血等。重点人群为长期服用类固醇、抗痉挛药、利尿剂、止痛药等治疗者。
一些慢性疾病患者
患有慢性肝病、肾病及胰腺功能不全等疾病,均影响人体骨的形成,使骨量减少,致继发性骨质疏松。包括肝肾功能不全、骨肿瘤、胃部分切除、吸收不良综合征、长期不能活动的病人。另外,甲状腺功能亢进、副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功能亢进及糖尿病等内分泌性疾病,均可引起骨质疏松症。
不良生活习惯的人
长期吸烟、过理饮酒、高蛋白和高盐饮食、饮量咖啡、活动过少、维生素D摄入量不足或接受阳光照射少的白领族。
滥用药物者
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肝素、苯巴比妥、苯妥英纳、环孢素A、四环素等药物,长期大量服用,抑制体内成骨过程,从而诱发骨质疏松症如库欣综合征或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强的松>7.5mg/天、治疗半年以上)者,因这类激素抑制成骨细胞,减少骨形成,而诱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熟悉骨质疏松症的高危因素,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前提。因此,预防应从年轻时开始,及时发现和去除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纠正不良生活习惯。还要积极从事体育锻炼,增进机体协调性或反应灵活性以防止摔倒骨折,控制和减少骨钙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