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每回读后感第三十三回

  下面是留学群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浒传每回读后感第三十三回,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留学群读后感栏目。

  水浒传每回读后感第三十三回

  宋江夜看小鳌山 花荣大闹清风寨

  宋江到了清风寨的花荣家中,才知道花荣与刘知寨不和的事。两人的不和为后来的故事埋下了伏笔,也道出了北宋的事实。

  赵匡应陈桥兵变,夺了北周的大位之后,便采取了杯酒释兵权的手段,将手中握有兵权的将军们赶回家休闲去了。他这样做是接受了安禄山之乱的历史教训,也是为了防止陈桥兵变此类故事重演。看整个北宋的历史,就是一部重文轻武的历史。

  花荣是个武官,是副寨,刘知寨是文官,是正职。这一正一副之间的矛盾,本源为何也就一目了然了,加之刘知寨又是个贪官,二人之间的矛盾已経很深,已是公开化了,连上一级的知府也心知肚明。

  花荣也非等闲之辈,说“名”那是名门之后,说武功那是名闻天下。刘知寨想收拾他,但拿他也无办法。

  官场上,像这样的配置,也是一种制衡的手段,但走到矛盾的极点时,便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故事。而让这两人走到矛盾极点的便是宋江。

  宋江救了刘知寨的老婆,便留下了祸根,就算这女人是个善良之辈,你与强盗为伍那也是事实。

  宋江被花荣奉为上宾,到了正月十五,看花灯,喜欢热闹的宋江被刘知寨的老婆认了出来,刘知寨与花荣之间矛盾便由此而激化。宋江被捉,被打得皮开肉锭时,招认了自己是郓城的张三,是花荣的亲戚,所幸他没有承认自己是宋江,但要放在当下,他就彻底现了原形。

  花荣先是向刘知寨要人,而刘知寨正想借此收拾花荣,无奈的花荣用武力去刘家将宋江取了回来,刘知寨不服,派人去花荣要夺回宋江,花荣演了一出辕门射戟好戏,救了宋江。而此时的刘知寨算定宋江要逃逸,便劫获了宋江,然后封锁消息,並派人去青州知府,告了花荣一个通匪之罪。

  青州慕荣彦达知府是个无能的官,他凭借妹妹是当朝皇帝的贵妃,而胡作非为,见到刘知寨的状告,不知如何是好,好在本州的兵马都监,镇三山黄信将军接了这活。

  黄信因青州地界的清风山,二龙山,桃花山都闹土匪,他发誓要剿灭这三山的匪患而叫镇三山。说花荣通匪,此事正合他干。

  黄信来到清风寨,同刘知寨合谋,设一个鸿门宴,说是要调解刘知寨与花荣之间的矛盾,诱捕了花荣。就这样,宋江与花荣都成了阶下囚,正要送往青州府……

  说是花荣大闹清风寨,应为宋江扰了清风寨。liuxuequn.com

  说完了这一章的主要情节,说一下宋江是如何收买花荣手下的。花荣对待宋江为上宾,宋江每日走街串巷,观赏游玩,吃茶饮酒,花荣都有安排,一是派一个亲信相随,一日一换,二是花费不用宋江出。而宋江每每遇到花销时都是自己出,让随行的人也都能得些好处,久了,花荣身边的人都说宋江好,由此可见宋江的手段。这也间接的道出了,宋江同花荣关系非同寻常的原因了,书中没有直接交待他为何与花荣结下了深厚的情意,但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他同白虎山的孔家那也是个“铁”字。

  看花荣是如何接待宋江的,便知交情很深,为何呢?书中省略了,这便是妙处。

  人情达练的宋江,非常人能及,你一旦落入他的圈套,也是件凶吉难料的事。

  花荣的一生是为宋江所用。

  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时我国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成书于元末明初,是一部描写和歌颂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

  它以发生在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为题材,生动地叙述了起义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塑造了一系列农民起义英雄形象,直接鼓舞了封建社会人民大众对统治者阶级的反抗斗争。它运用纯粹的白话,达到了绘声绘色、惟妙惟肖的艺术效果,确立了白话文体在小说创作方面的优势,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对后代文学具有深远影响。

  《水浒传》真实反映了农民起义的全过程,它由相对独立、完整的各个故事联结成一个整体。一百二十回的《水浒传》是由层次分明而又统一连贯的前、中、后三大段落组成。作者首先写了林冲、晁盖、武松、鲁智深以及宋江等人的故事,一方面反映了各种形式的“逼上梁山”,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各路英雄逐渐聚集,梁山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水浒传》充满了官逼民反的悲壮和“替天行道”的豪情,是一曲“忠义”的悲歌。小说通过对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的全过程的描述,展现了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奸臣当道、民不聊生的社会面貌,在封建专制社会具有普遍意义。作为对社会全景式的描述,在政治的上层,有高俅、蔡京、童贯、杨等一群祸国殃民的高官。

  在政权的中层,有受前者保护的梁士杰、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贺太守等一大批贪酷暴虐的地方官;在此之下,又有郑屠、西门庆、蒋门神、毛太公一类胡作非为、欺压良善的地方恶霸。如此广泛的对于社会黑暗面的揭露,是随着长篇小说的诞生而第一次出现。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完全通俗口音写成的长篇小说,它标志着古代通俗小说语言艺术的成熟。《水浒传》的语言生动、活泼,极富表现力,充满生活气息。无论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其语言或细腻,或简洁,或夸张,或明快,都显得粗俊爽,雄健豪放。在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水浒传》是运用日常口语达到炉火纯青艺术境界的典范。

  《水浒传》不仅是农民起义的壮丽史诗,而且是中国古代英雄传奇的光辉典范。它以辉煌的艺术成就彪炳文学史册。


水浒传读后感 100字 200字 300字 400字 500字 600字 800字 1000字 1500字 2000字 3000字

水浒传读后感 100字 200字 300字 400字 500字 600字 800字 1000字 1500字 2000字 3000字
分享

热门关注

三国演义读后感小学生4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小学生

小学生《西游记》读后感300字范文

学生西游记读后感

2021读《草船借箭》有感范文

关于读草船借箭有感

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大学生

红楼梦读后感大学

西游记读后感600字初一作文

西游记读后感初一作文

水浒传读后感高中

水浒传读后感

学生《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读后感

暑假水浒传读后感

读水浒传有感

初中《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读后感2020

水浒传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