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明星片酬过百万是常有的事,那么怎样破解这一境况呢?本文“2017国家公务员时政热点之天价片酬”,跟着留学群公务员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欢迎您阅读。
个人的“经济理性”最终导致了集体的非理性,“天价片酬”表征了当前影视界的这一困境,当这种违背艺术创作规律的短视操作成为普遍现象,不仅是对观众观感的敷衍,也是对整个影视行业的釜底抽薪,成了当前制约影视业发展的一大顽症
影视明星“天价片酬”现象经媒体报道后,成为近期舆论焦点。在央视新闻节目中,导演陆川、吴思远等人表示,明星片酬常常超过投拍成本的一半以上,严重影响了影视制作质量;而演员于荣光、英达、成龙则表示,一线演员是票房和收视的保证,高片酬是物有所值。“天价片酬”到底合不合理?同为影视从业者,观点的差距为何如此之大?
从产业经济的角度来看,明星自带光环、自带粉丝,是收视率和票房的保障。作为最可预料的经济因素,明星能够有效降低投资风险。因此,在影视产业中,项目融资、影院排片以及电视台购片等环节,往往将明星阵容作为项目估值的重要参数。如果仅从经济效益而言,制片方竞相“举牌”,价高者得,似乎不难理解。
尽管作用举足轻重,但占比过高的明星片酬对作品艺术质量的伤害显而易见。作为文化产业的重头,影视业多工种高度集成,一部作品品质优劣,取决于各行当的综合效应,摄影、剪辑、音乐、服装、道具、化妆等,尤其是作为作品创意核心的编剧和导演,对一部作品的品质至关重要。而当下一些电视剧在高片酬的挤压下,明星以外的编导、剪辑、后期制作等环节大幅缩水,以致最终作品制作粗陋、气象卑弱,被观众戏谑为“五毛钱特效”。
这种大明星、低品质的怪象正是“天价片酬”备受诟病之处。在这类“奇葩”作品的炮制过程中,演员只关心谁的出价高,而不注重作品整体制作构架;制片方在一定投入下,宁肯牺牲整体质量,也要重金招揽明星以赢得关注;购剧方不在意演员与作品是否匹配,仍然点名只要某某明星参演……这些违背艺术创作规律的短视操作,不仅是对观众观感的敷衍,也是对整个影视行业的釜底抽薪,成了制约当前影视行业发展的一大顽症。男女主角除高片酬、高回报之外,“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以致顾此失彼,剧情拖沓失真,为观众所诟病,不但于作品是灾难,于演员本人亦是败笔。
个人的“经济理性”最终导致了集体的非理性,“天价片酬”恰恰表征了当前影视界的这一困境。制片方一方面苦不堪言,一方面也认识到大腕们“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博弈的结果是,形成了“明星价格奇高—制作成本缩水—作品品质下降—难以推出新演员—更加倚重少数明星—明星片酬推向新高”的恶性循环,其后果将由整个行业甚至整个社会共同承担。演员、制片方、购剧方,本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人能从一个不景气的行业中获得持久的效益。
破解当前的困局,需要超越演员、制片方、购剧方各自的立场局限和短线收益,着眼于整个行业健康发展大局和长久之计。虽然市场在影视产业资源配置中起支配作用,但是在“高片酬”等不合理现象面前,代表行业整体利益的相关行业协会应该发挥作用,着眼于行业健康发展,通过行业约束和行业协调,平衡演员、制片方、购剧方等各方诉求,优化影视制作成本结构,把资源更多地放在提升影视作品思想艺术水准上,而非短视、粗暴地砸钱、炒作,过度依赖明星个人“光环”。
目前看来,相关行业协会还未发挥应有的行业约束力。2013年,有关部门和协会曾就演员高片酬问题举行过专题研讨,并呼吁行业自律,曾引起舆论关注。3年来,天价片酬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反有愈演愈烈之势。实践证明,协会仅仅靠呼吁,演员仅仅靠自律,难以破解困境。面对高速发展的影视产业,相关协会组织还需加强自身话语权建设和行业协调机制建设,提高在影视产业内部的代表性和影响力,以适应产业快速发展的现状,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加健全的“自适应”系统。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影视市场持续扩容,新的媒介形态不断出现,中国影视艺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创造了弯道超车的难得条件。在中国通往影视强国的道路上,“明星高片酬”的争论也许只是浪花一朵,却折射出强大中国影视产业的路径选择。透过“明星高片酬”的表象,走出众说纷纭的这一困境,中国影视的绽放才能令人期待。
公务员时事政治频道小编推荐:
申论热点 | 申论范文 | 行测 | 公务员考试题库 | 公务员备考辅导
申论真题 | 申论答案 | 申论热点 | 申论范文 | 申论答题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