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https://img.liuxuequn.com/2016/0806/20160806054557594.jpg)
自从1950年以来,美国15—24岁的青少年自杀率扩大了3倍,这一数据还在继续攀升,从2009年的6.3%上升到了现在的7.8%。每六人就有一人认真考虑过自杀,每12人中就有一人有过轻生企图。1950年,自杀还只是排名第五位的死亡原因,到了现在已经上升到第二位,仅次于交通事故。
这意味着什么?平均每天都有12个15-24岁年龄段的青少年死于自杀,就在你阅读的这两个小时里,平均就有1个自杀。
而根据全美健康状况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的数据,在15到24岁的青少年女性中,亚裔女性的自杀死亡数上排在第一名。在这些自杀案件中,86%的自杀者倾向于使用枪支,这远远超过使用药物的人(2%)。根据统计,美国青少年在校压力过大导致近年自杀悲剧数量急剧增加,而校园压力主要产生于以下几个环境因素:
1、学术竞争力(Competitiveness)
即学校学术的严谨程度。美国大学教育是典型的“宽进严出”,学习到深夜很普通。值得注意的是,学业压力对于优秀学生更为明显。不少抑郁症患者都是优等生,他们因为一心要保持出众成绩,无形中压力更大。
2、学费(Tution)
经济上的压力是精神压力产生的重要诱因。众所周知,美国大学学费十分昂贵,并且一直持续在上涨。
3、录取率(Acceptance Rate)
通常越具竞争力的学校所培养出的学生的竞争意识就越强烈。
4、校园犯罪(campus Crime on )
5、经济原因(Economy)
学生预算缺口往往由奖学金和贷款来填补。奖学金需要学业出众,贷款要靠日后工作偿还。几乎每个大学生都要面对不同程度的经济压力。
大学对于新生来说是一段新的旅程,也可以说是一段艰难时期。除了第一次远离家人之外,许多大学生会面临以往从未经历过的社会和学术压力。这种环境会恶化已存在的问题,而在最坏的情况下会导致自杀行为。这种压力在名校中更加明显:康奈尔大学就曾因自杀事件的集中发生而被学生定义为 “自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