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是侵袭我国的台风发源地之一。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很剧烈的空气旋涡,波及范围很广,移动速度很快,是一种巨大而猛烈的热带海洋风暴。每当夏季阳光垂直照射在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时候,由于这里有星罗棋布的低平的珊瑚岛礁,它具有象陆地那样吸热快的性质,因而吸收的太阳热量比没有珊瑚岛礁分布的海域要多,使这里的海水温度上升得较高,达到27℃以上;同时大量水蒸汽进入大气层中,形成了湿热的空气。
湿热空气膨胀变轻,急速上升,并在上升过程中变冷凝结,又放出大量潜热,加热邻近空气,使上升加快。这样逐渐形成了一个低压中心,四周较冷的空气便迅速向低压中心填补。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发展成为逆时针方向旋转的空气旋涡。这种空气旋涡在西南季风和东北信风两股气流的撞击下,上升加速,旋转加剧,气压越来越低,风力越来越大。当空气旋涡中心附近的风力达到八级或八级以上时,便成为台风。
发生在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台风,叫做“南海台风”。它具有范围小(直径一般只有200公里左右),强度弱(最大风力多在8-11级之间,只有少数达12级以上),不规则(行向多变,登陆地点难测),来势急(常在生成后不到两天,甚至半天就登陆)等特点,在气象学上把它称为“非常态台风”,长期在南海诸岛附近海域航行的我国海员和渔民,又把它称为“土台风”。
南海台风绝大多数在北纬10-20°,东经112-120°之间的西沙群岛和中沙群岛附近海面发生。每年7-10月是盛行季节,约占全年的79%,多发生在北纬15°以北的海区,其中又以9月为最多,约占全年的23%。而每年12月至翌年4月,则基本上没有台风产生,即使偶有生成,也都在北纬15°以南海域出现。南海诸岛附近不仅是台风的发源地,而且还受到从菲律宾以东洋面移来的“客台风”的影响,使南海诸岛成为我国最易受台风侵袭的地区之一。
侵袭南海诸岛的台风,70%为“客台凤”,30%为“土台风”。强台风过境时,风狂、雨急、浪大、潮高,不仅毁坏林木和建筑物,而且冲刷沙洲和岛屿,能使之变形。1941年一次强台凤侵袭太平岛,激起的巨浪使岛上房屋尽毁。1970年第13号台风侵袭西沙群岛,风力超过12级,持续40多个小时,使许多岛上倒树断枝满地;永兴岛沙堤被风浪蚀去一部分,使岛屿面积减少;琛航岛东北岸和东南岸,由风浪堆积起宽10-30米、高3-5米的大块珊瑚残骸,又使岛屿面积增加。此外,台风还影响着这一海区的航行。因此,在这里建立气象台、站,加强对南海台风的观测和预报,研究南海台风的产生原因和运动规律,对祖国南方各地和南海海域的肮行、航空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