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 | 刘伯承 | ||||||
原名刘明昭,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 | |||||||
刘伯承简历 刘伯承生平一览 刘伯承的一生经历 军神刘伯承的故事 刘伯承之子谈父亲 刘伯承的夫人子女 刘伯承和邓小平为什么分手 开国老帅中为何刘伯承最先被打倒 刘伯承死后绝不进八宝山之谜 毛泽东为何重林彪轻刘伯承 刘伯承名言 对刘伯承的评价 | |||||||
出生年月: | 1907年12月 | 性别: | 男 | ||||
籍贯: | 湖北黄冈 | 民族: | 汉族 | ||||
毕业院校: | 黄埔军校 | 入团时间: | 1923年 | ||||
入党时间: | 1925年 | 逝世时间: | 1971年9月 |
【毛泽东为何重林彪轻刘伯承】
刘伯承,第二野战军的代表,军事生涯仅次于朱德。有人认为他在军事指挥和学术上都有很高的成就,甚至比林彪还高出许多,称他为现代“孙武”、“军神”。白崇禧也称他是“共军第一号悍将”,但毛泽东却对他别有看法,为何?其实,如果熟知党史军史的话,就不难理解了。
八一南昌起义时,刘伯承就已是党内公认的军事家,是周恩来依靠的军事参谋团团长,这使他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而林彪当时仅是个连长。军事参谋团是起义军的主要军事决策和指挥机构。起义军很快被击溃,原因固然很多,但军事指挥屡屡失误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对此刘伯承是有一定责任的。
1928年刘伯承到苏联学习军事,32年到中央苏区,他与其他从苏联回来的人一样,对毛泽东的一套战略战术不以为然,对苏联的战法推崇备至,使毛泽东备感压抑。而在这期间,年仅24岁的林彪已在腥风血雨的反围剿战争中从一大批红军将领中脱隐而出,成为中央红军战斗力的核心--红一军团的军团长,并与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一起,经常交替担任前敌总指挥在前线指挥中央红军对敌作战,其指挥艺术和战绩甚至超过了当时最著名的战将彭德怀。在第四次反围剿中,毛泽东被排斥,刘伯承再次担任周恩来的军事参谋长,竟与周恩来、朱德一起命令前敌指挥员林彪“以遭遇战的方式消灭来敌”,多亏林彪机断专行,连夜将遭遇战改成了大规模伏击战,指挥中央红军主力一举歼敌二个师,使第四次反围剿转危为安。
对当参谋长的经历,刘伯承自己在建国初期中央希望他再次担当总参谋长时曾说过“总参谋长都当了四次了,总也没参谋好,还是不当总参谋长了,去办军校,当教书匠吧”。当参谋长没当好,单独领军打仗如何?应该说刘伯承领军打仗在中国现代军事家中还是比较出色的一位,但与林彪相比还是略有逊色。
长征途中,在决定红军命运的生死攸关的泸锭桥争夺战中,毛泽东决定由林彪和刘伯承各领一路人马沿两岸狭江而上,限时两天半内竞相夺取320里之外的泸锭桥。本来这次机遇是偏爱刘伯承的,因为他这一路已经过了河,在夺取泸锭桥时至少不需要在铁索上爬过桥。然而左路军在林彪的强令和激励下,雷厉风行,一路昼夜兼程,当刘伯承的右路军人马到达时,林彪的部队早已在九小时前冒着枪林弹雨强攻夺取了铁索泸锭桥,创造了红军战史中最传奇的部分。这九小时恐怕正是刘、聂所部按常规宿营吃饭睡觉的时间。
抗日战争初期,在骄横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军面前,国民党军队一触即溃,望风而逃。毛泽东也主张八路军以游击战为主要作战方式,不要与日本人硬拼。在“皇军不可战胜”、“亡国论”甚嚣尘上之际,林彪率115师逆势而上,勇不可挡,首战平行关痛击日本侵略军,举国为之一震。毛泽东虽电贺八路军首战胜利,却将115师一分为三,再次强调以游击战为主要作战方式。但林彪率不足一个旅的兵力(缺6个连)仍杀性不减,在广阳设伏再次告捷。这两次歼敌每次都在千人以上,都是抗战初期共产党军队对日作战打的最大最漂亮的歼灭战。林彪在外敌面前不屈不铙的勇气和精湛的指挥艺术,不论在当时还是在今天,都让中国人不禁拍手称快。而同期刘伯承率129师出师未捷就差点损失一个团,受到毛泽东的严厉批评。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命刘伯承率13万人马挺进中原,以解延安之围,哪知刘邓大军在中原自身难保,被白崇禧逼困在大别山,人马损失近一半,辎重也几乎丢失干净。白崇禧戏称刘伯承是“共军第一号悍将”恐怕更多的是为了抬高自己。林彪率11万“多山头部队”去东北,却由弱到强,愈战愈强,在消灭了蒋介石百万精锐部队的同时,自己也迅速发展成为一只百万雄师,其人马之众多、装备之精良、战略战术之精湛、士气之高昂、战力之强大、运动之神速令中外敌友人士瞠目赞叹不已。
积现代战争之大成的辽沈战役是林彪的辉煌已不必多说,平津战役中林彪作为前委书记也起了决定性作用却很少有人提及。当时,毛泽东提出的平津战役的总战略是“先打两头后打中间”,即:北打新保安、绥远、大同,南打塘沽、大沽、芦台,然后再对北平、天津之敌包围歼灭。对这一战略当时上下均认为很高明。但林彪却对这一战略做了根本性的重大调整。即:“放弃两头打中间”。南面放弃打塘沽、大沽,集中兵力包打天津,北面放弃打绥远、大同,调“两杨兵团”参与集中兵力围打北平。
林彪担心按毛泽东的打法,在我先打两头时,北平、天津的敌人重点兵团会乘我中间兵力相对薄弱,“以孤注一掷之决心强行突围,以图饶幸之成功。”那样的话,平津战役打成怎样的结果就很难说了,至少敌我的伤亡要增加很多。毛泽东当然也是聪明人,林彪一点即通。战争年代的毛泽东一点也不固执己见,立即同意了林彪的要求。林彪随即改变战略部署,集中所有的兵力将北平、天津之敌50余万人团团围住,形成“不战而趋人之兵”的巨大军力优势。一着“臭棋”在落子之前终于变成了一着妙棋,而且一步就“将死”了傅作义,弄的傅作义打也打不过,逃也逃不了。天津之战粉碎了傅作义的最后一点饶幸之心,使他不得不举起了白旗,共产党以最小的代价取得了平津战役的彻底胜利。
林彪一生以善战著称,打了无数的胜仗,有常胜将军的美誉,是共产党内公认的征战能手。有人说这是因为林彪的机会好,但机会从来只亲昧勤奋而有准备的人。林彪不但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捕捉战机,而且机断专行,敢于打没有命令、变更命令、甚至违抗命令的胜仗。林彪打仗都是深思熟虑,精心组织。在强敌面前不莽撞,不盲干,以智取胜。自己占优时也从不骄傲、不轻敌,而且“勤于学习,做事认真,”这一点最受毛泽东的喜爱。
打仗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要有正确果断的决策和严密的组织外,还需要整个参战部队的良好综合素质。林彪不光能打仗,而且善于带兵和培养干部,无论是在红军时期的井岗山还是在后来的东北野战军,林彪一贯注重部队战术素养的提高和战斗意志的培养,“他带的部队平时管理很严,但他却又得士兵的爱戴,训练有办法而积极,他的部队特别整齐而又有朝气。”从井岗山开始林彪所部就一直是共产党军队中士气最高、战术素养最好、装备最整齐、战斗力最强、机动性最好的部队。林彪“作战时,身先士卒,勇敢善战。给他的任务,虽艰险而不辞,且均能彻底执行。”
对这一切,作为诸多军事事件的当事人和知人善任的统帅毛泽东是最清楚不过了。因此,毛泽东重用林彪也就一点也不奇怪了。(此文不代表留学群观点)
推荐阅读:林彪简历
【林彪和刘伯承的比较】
一篇题曰《毛泽东为何重林彪、轻刘伯承》的文章,认为林彪以善战著称,为常胜将军;刘伯承较之略逊一筹。读之极为惊讶。该文的主要观点是:
其一,南昌起义军队很快被击溃,刘负一定指挥责任。刘当时从苏联回国,对红军农村战略不以为然。而林彪1928年24岁时即做到红一军团长,在第四次反围剿中抵制刘伯承命令,改“遭遇战”为伏击战,歼敌两个师,使第四次反围剿转危为安。
其二,刘伯承不如林彪,显例是长征中林彪的左路军比刘伯承的右路军早九个小时夺取泸定桥,创传奇战例。
其三,抗战中,林彪115师逆势而上,首战平型关大捷。稍后,刘的129师出师不利,几乎损失一个团,被高层严厉批评。
其四,解放战争中,刘的13万人马在中原自身难保,被白崇禧围困在大别山,人马损失近一半;而林彪11万人马包括地方的“多山头部队”在东北由弱到强,消灭蒋军精锐百万人。可见林彪善于带兵、善于培养干部。
如此比较,似是而非,感人视听,有诸多不妥,兹将其种种想当然之处,以史实为依归,澄清如下。
关于第一个问题,当时的情况是,周恩来为前敌委员会书记,委员有:李立三、澎湃、恽代英;总指挥部:贺龙任总指挥,叶挺为前敌总指挥,刘伯承为参谋长。起义后的撤退计划也是由周、贺、叶等共同拟定的。甚至在起义前夕、一触即发之际,张国焘、瞿秋白、张太雷等人对是否暴动,还在进退失据的再三犹豫之中,所以就是有十个刘伯承也无力回天。
至于第四次反围剿,据解放后曾任上海民革常委的樊崧莆先生回忆,当时敌方由陈诚任围剿总指挥,师长以上(含师)高级将领有罗卓英、吴奇伟、赵观涛、萧乾、李延年、陈时骥、李明、周至柔、周浑元、樊崧莆、王锦文等,兵力50万之众。当时,王明已将毛泽东撤职,江西红军主力所采用的大兵团伏击和集中优势兵力围歼的方针,实为刘伯承一贯的战略思想,最后为朱德、周恩来所敲定,结果使国军丧失三个整师,陈时骥、李明两师长毙命。
关于第二个问题,飞夺泸定桥,确为林彪所部杨成武实施完成的。而就在打通泸定桥的前不久,红军攻占长征中的第一个大城市遵义后的一场恶战险战,夺取天险娄山关就是时任中央红军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总司令刘伯承亲自指挥杨成武、耿飙的第二师第二团所创下的重大战果。刘伯承对部队指示具体,亲临前线交付任务,基层指挥员说他对敌情了如指掌。林、刘作为大将,在长征途中,各有担当,指挥各有分属,不能以个别战例分高下。长征中,突破乌江、智取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等著名战役,也多为刘伯承直接指挥或组织实施。
第三个问题,抗战中林彪首创大捷,确实鼓舞人心,但他随后被阎锡山部队击成重伤,于1938年赴苏联治病,1942年才回国,其后在重庆协助周恩来同国府谈判,长达七年之久,无甚建树。而在这些年中,刘伯承所部八路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游击战的可惊战局,建立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为解放战争打下了良好的战略基础。
至于说129师出师不利一节,显系指挥百团大战后期战斗,那就是该文作者知其一不知其二了。百团大战的策略是破坏正太路,对日伪后勤实施总破袭,使其瘫痪,等于抽去其“扫荡”的筋骨。1940年8月下旬突袭发动后,八路军战线长达五千余里,129师为主力。而且,该师并非一般人印象中的一师三团或一师三旅九团制,事实是,该战役部署兵力仅129师即达46个团,120师达20个团,晋察冀军区39个团。面对的敌人,日军三个整师团加别的师团特别部队,七个混成旅,骑兵部队共20余万人,伪军15万人。
虽然八路军发动突袭,占取主动权,但战斗仍空前的激烈,日伪反应过来后,决死反击,所以双方伤亡都不能免。据《百团大战文献资料》(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可知敌方伤亡人数略大于我方。而刘伯承将军的杰出战略思想,指挥若定的大将风范,在该战役中更有上佳表现。
第四个问题,刘伯承挺进大别山,时为1947年9月至次年3月份共七个月的时间,与敌主力有四个回合的大较量。其弹械两缺,地形复杂的处境,与林彪在东北粮饷充足,火器优良如何能比?刚开始向大别山突进时,蒋方即调集了23个旅跟进包抄。稍后14个整编师33个旅的重兵,由国防部长白崇禧统一指挥,企图完成合围。但在这四个回合的较量中,刘伯承所部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七个月中,解放了县城40余座,战线自安徽一直拉到湖南湘西石首一带,形成一个“大兜肚”,直接威胁敌长江防线和大巴山据点,为淮海决战,机动歼敌打下战略与战术基础。这样的战役没有伤亡是不可想像的。李达将军记刘伯承司令员在那时候说:“要看到我们以釜底抽薪的战略行动,调动敌人回援其根本重地。而不要只看到自己被敌人咬掉一个指头,烧伤了一点手皮,釜底抽薪而不伤手那才是笑话呢!”
而林彪在东北呢?据《李宗仁回忆录》可知,林彪率先接受了30万伪军的精良装备,却在四平被陈明仁拼死打退,死伤极其惨重。陈明仁说双方“炮火如此猛烈,平生未见”。这次战役,林彪指挥的一纵、二纵、六纵及热辽、松江军区约十万人也损失泰半,又如何说呢?黄仁宇先生《黄河青山》更记述,他在东北战场任参谋校官时,据基层军官反映,林彪将整师整团的兵力往火网中投放,对方机枪手打到手软心颤。指挥如此鲁莽,究算甚事?如此蛮干颟顸,如何称得上“善战”“常胜”呢?
反之,刘伯承以其深邃的古典兵学修养及对苏、德军事学的深刻领会,在不同的革命时期,参与组织或直接指挥了长征诸役,及上党、邯郸、陇海、定陶、豫北等重大战役,在淮海决战、渡江及解放大西南中尤有建树,创造了无数光辉战例。在兵法谋略、实战经验、理论总结等方面,林彪均不能望其项背。刘伯承将军极通俗的议论“正规军好比手上的骨头,游击队好比手上的筋,自卫队好比手上的肉,组成一个打击敌人的拳头”,为部队官兵啧啧称道。他的用兵理论及所推崇的古兵学诸如: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攻其所必救,歼其救者。”
“敌众我寡,我则以十击一。”
“夺其魁,以解其体。”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字里行间,闪烁辩证法的光辉。落实到实战中,将军神机妙算、用兵如神的情景宛在眼前。刘伯承在世界军事史上自有其地位。名作家白先勇的父亲白崇禧称之为“共军第一悍将”。有意思的是有黄埔第一悍将之称的邱清泉将军对刘伯承最感头疼,专著有《战胜刘伯承之秘诀》发给各级军官。即此也可见刘的大智大勇,不是林彪的霸王硬上弓可以比肩的。再就人格德操而言,林氏的短视狭隘阴沉与刘伯承的爽朗宽厚大气何可同日而语?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嘛。
最后对第一个问题的遭遇战与伏击战之区别补说一下。刘伯承将军的理解不像林彪那样生硬。他将奇袭、追击、伏击、突袭等兵法单位贯穿为一个整体系统来实施。他认为:“伏击,以正规作战的术语来说,对我们是预期的遭遇战,对敌人则是不预期的遭遇战,其中包含的迎击,则是采取敌进我退的方针所产生的新内容。”(参见魏锦国将军的《论追击》,解放军出版社)如此明白,想来便是外行也可解惑了。(此文不代表留学群观点)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