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高考栏目为你整理的“2016年高考志愿填报秘籍 按大类招生”吧!希望可以帮到您,更多高考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
按大类招生
所谓“按大类招生”,是近年来一些大学采取的新的人才选拔模式。在这种招生方式下,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通常是同一个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通过该方式录取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前一两年统一学习基础课,大二或大三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双向选择的原则再进行专业分配。
目前按大类招生分两种模式:一种是高校普遍采用的“按院系招生”,在同一院系中,不分专业,只按院系大类填报志愿;另一种模式则是一些高校的 “基地班”或一些特殊实验班招生。这些实验班也不分专业,实施的是“通识教育”,比如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实验班”、清华大学的“人文科学实验班”等。
不过要提醒考生的是,即使是同样的类,各学校旗下所包含的专业也不同。如厦门大学的“工商管理类”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财务管理3个专业;而武汉大学的“工商管理类”则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旅游管理7个专业。
实行大类招生的优点:
第一、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考生填报专业志愿的盲目性。学生在入学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对学科、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再选择专业方向将更符合学生的利益。
第二、按大类招生给学生填报专业志愿时,提供了更多的专业选择空间。按照专业招生,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一般只能填报六个专业志愿,限制了考生对专业的选择。比如有的学生既对材料学科感兴趣,也对电子信息类专业感兴趣,还对管理类专业感兴趣。由于填报专业数量的限制,考生不得不舍弃自己热爱的一些专业。而实行按大类招生,一个大类包含过去几个专业,如果学生应可以填报六个大类的话,那么就相当于学生填报了十几甚至几十个专业。学生选择的范围一下子增加了许多。
第三、专业的选择能够更加适合社会需求。由于学生入学时不事先确定学习的具体专业,而是在入学后经过基础课的共同学习,在大学二年级或三年级才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学生可以根据社会发展和对专业的需求情况选择专业,所以专业的选择能够更加适合社会需求,有利于学生就业和未来的发展。
考生家长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在填报志愿之前,考生应了解大类的具体学科类别,了解选报的大类是属于13个学科的哪一个学科?又属于那一个门类?这一点首先要搞清楚。第二,该大类名称包含的专业有哪些,这些专业是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有那些?不感兴趣的专业又有那些?感兴趣的专业越多,越值得选择,如果感兴趣的专业不多,填报时应当慎重!
第二,并不是所有高校都实行按大类招生,按大类招生的高校也不是所有学科或专业都按大类招生。这一点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要详细阅读高校的招生计划,搞清那些学科或专业是按照大类招生的,那些学科或专业是依然按照专业招生的。按大类招生的,大类相当于过去的“专业”,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只需填报大类名称,而不用具体填报专业名称,如果是按照专业招生的,需要填报具体的专业。搞清这一点才能有效利用一定数量的专业志愿,增加选择专业的数量。
第三,注意按大类招生的种类和名称。高校按大类招生通常有两种,一是高校整合专业设定学科大类,譬如大学就把14个专业分为机械类、电器信息类、工商管理类、社会学类等四类,院系和学科大类的招生专业名称以类或专业来代替,如“物理学院”以“物理学类”作为招生专业名称;而有的高校是以“基地班”或强化班的形式招生。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2016高考热点聚焦 | |||
高考志愿填报 | 高考志愿填报时间 | 高考志愿填报系统 | 征集志愿 |
一本分数线 | 二本分数线 | 三本分数线 | 专科分数线 |
一本大学排名 | 二本大学排名 | 三本大学排名 | 专科学校排名 |
文科热门专业 | 文科大学排名 | 理科热门专业 | 理科大学排名 |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 大学排名 | 专业排名 | 高考热门专业 |
高考志愿填报时间 | 高考志愿填报系统 | 征集志愿 | 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