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的一重尴尬角色是,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把自己推入一个备受指摘的境地。此以清华北大尤甚,就连作为普遍设置环节的“交换生”动作,都免不了被公众打量和挑剔一番。至于讨论的结果,无非是“只学皮毛”、抑或历数北大不是,只因对方有个沉甸甸的名字:西点军校。
西点的另番含义是,曾为美国培养出3700多位将军和两位总统;在世界500强企业里,其董事长有1000多名,副董事长2000多名等……数据的华丽耀眼,不免带来内心的凌乱;由此推论,当然要扯到大学现状。但嫉妒终归嫉妒,牢骚还是牢骚,正视差异并迎头赶上,出去走走还是必要的;主动吸取异质文化,也是民族进步经验之一。即便是西点军校,不也还每年选派交换生来进修汉语吗?
另一方面,选派交换生“军训”之所以成为新闻,自然有其公众的几重顾虑。顾虑之一乃是,万一学成不归,岂不是浪费感情;二来,能不能学到精髓,甚至出现一些大人物?显然,因顾虑“学成不归”而否认出国的必要性,其逻辑本身就很滑稽;而寄望于迅速学到西点精髓,则显然又是另外一种极端,须知,西点的辉煌是美国教育的整体辉煌——交换生无所谓出国一年,即成大器之才。
无论是出去走走还是迎头赶超,都不是选派交换生的真正看点。对于大学教育“交换生”的环节设置,最好少扣大学堕落的大帽子——正因为堕落,才要出去看;正因差太多,所以勿言赶超。那些因对方成绩而就大发感慨的言论,不是务实性的做法;如果对当前教育真正关心,就应该回归细节性行动,比如重构出国选拔规则和学习效果测度体系。
在排除一切不可控或不可预见的因素外,公众至少还能决定由谁出国,怎样达到“最高效率”。这些务实性的举措在于,尽力摒除“拼爹”或“后台”的灰色因素,引入有限名额的自由竞争分配体制——自愿申请、公开辩论、投票公选;继而能够公示入选学生,加上有效测评。这作为教育精髓的真正起点,其实不必出国才能学到;也不是徒有哀伤嗟叹,就能取得务实之改观。
北大选派交换生出国的真正看点,就在于能否打破社会规则,回归教育公平之起点。而起点的回归,不是动辄对比北大和西点,也不是再三拍砖教育体制,我们应该少扣那些大词大帽,而尽量保证可控细节的公平。
更多教育资讯
新闻回顾 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日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