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媒体暗指中国留学生是带给美国课堂的“中国难题”,
招生计划走向何方仍未知
日前,《纽约时报》、《高等教育纪实报》同时刊文“中国难题”(TheChina Conundrum),在中美教育界引发不小的震动。文章暗指中国留学生正给美国课堂带去难题,触及的是“顽疾”——申请材料“造假”、英语能力不过关、学术能力堪忧等。在多年“扩招”中国学生后,美国课堂似要“崩溃”:教授无法按计划完成教学大纲、授课进度受阻、被迫调整几十年的教学计划与策略……
中国留学家庭是时候正视申请材料、择校、职业规划等问题了。
走出申请造假误区不能无中生有,但可小中见大
留学申请时造假,在国内是公开秘密,北美华人圈对此也不陌生。一对早年留美夫妇曾向我抱怨说,申请学校时,他们的孩子将无法和国内的小孩竞争。“国内的学生可以‘编出’很多获奖成绩,更不用说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另一位朋友曾联系国内一家留学中介,想兼职做留学申请咨询,对方发来工作说明,要求他为申请学生提供“一条龙服务”,包括翻译基本信息、成绩单,撰写个人陈述和推荐信。朋友为难,“我连申请者都没见过,如何提供咨询?至于冒充写推荐信,根本就是违法,不仅申请者应受到惩罚,提供帮助者也难逃干系!”
其实,北美高校对“造假”早有察觉。在我所任教学校中,一位教授曾委婉暗示招生委员会说一些中国申请者的材料不能完全相信,没想到,委员会主管回答,他和同行们早就有共识,对中国的申请者材料要特别留意。
学生的种种申请误区与部分国内留学中介的不当职业操守有关。一个曾派驻国内做招生工作的中国教授在了解部分中介惯用的“申请策略”后连连摇头。据悉,所谓策略就是先向客户(申请学生)列出准备申请的学校——基本是一些北美顶尖高校,以此吸引客户签合同。中介很清楚,大部分学生是根本不可能被顶尖高校录取的,但他们还是会寄出申请材料。当学生和家长陆续收到拒信,并为之着急时,中介会拿出一般学校的录取信,让申请者接受“既成事实”。
搏名校申请未尝不可,但作为专业人士,中介应该清楚录取机率,指导申请者有的放矢制定申请计划。如此策略可能惠及孩子一生的走向。
我们清楚,很多留学家庭之所以求助留学中介,是因为对国外高校申请规则不了解。中美高校在报考程序上有很大差别,美国高校的申请程序非常繁琐,寻求专业人士帮助会节省很多精力和时间,这未尝不可。在美国,升学咨询业也因此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行业。国内留学家庭熟悉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大学排行榜,就是一本包括一系列升学指导文章的特刊;亚马逊网站上指导申请的图书也不可胜数;另外,还有专业的升学顾问公司,而且收费不菲。我曾有个朋友,为了给小孩申请“藤校”,专门请顾问修改申请材料和模拟面试,费用高达每小时800美元。
但这里有个原则:借助中介不等于让中介包办一切。在申请过程中,申请人是主角,必须参与整个申请过程。“中国难题”一文中称,一些中国学生因为英文能力不行,找中介“代写”个人陈述。我强烈建议这些同学,还是等英语过关后再出国。要知道,学校之所以要求提交个人陈述,就是检验学生的写作能力,你不妨将它视作学校留的第一篇作业。如果在没有时间限制,可以得到各种帮助的情况下,你都写不出来,那你显然很难在美国开始正常的学业。
也有人说,申请材料上的“手脚”是对中美教育体制差异的“矫正”。比如一些国内学校(尤其是名校)要求严格,给分谨慎,另一些学校则可能“放水”,结果造成班上最高分甚至是刚及格的分数。对此,你不要抱怨,更不要“做手脚”,而应积极想办法。当年,我的成绩单也不理想,在美读完硕士后申请博士时,我请了本校的中国教授写推荐信,并特地请她解释一下原来学校的评分标准,以弥补成绩单的缺憾。除了这个方法,也有人走“曲线救国”的路线,比如先入读一所北美学校,然后用在美更好的成绩和取得的推荐信转学。
所以说,不要擅自改动成绩单,毕竟你还有机会。一旦被发现造假,就很难翻身了。至于凭空编造些奖项、成绩,更是不可取,诚信是美国人的“高压线”。
说到这里,还有很多学生会困惑,认为自己确实没什么过人经历,不得不编造些内容。我想学生对“特点”的认识可能有误。有个从北大毕业的朋友,现在美国高校任教,当年准备出国时,一句话令他印象深刻:不能无中生有,但可小中见大。这是很好的自我推销原则,告诉学生要善于在小事中发现自己,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奥数冠军”、“最佳辩手”、“学生会主席”。
本科留学难度最大 “逼真”了解留学生活有方法
“中国难题”针对的是这两年突起的中国本科留学生群体,我感觉,比较留学各个阶段,本科的确面临更大的挑战。试想如果高中留美,学习的多是基础知识,讨论的也是日常话题,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值也不会很高。如果是硕士博士阶段留美,课堂内外的话题围绕专业,已有专业基础的学生运用术语交流不会有很大障碍。唯独在本科阶段,这正是构建专业知识的过程,课堂上会经常遇到新名词、新概念,且不说立即展开讨论,就是先用英文完全理解也要个过程。以“经济学导论”课为例,教授会讲解“消费者剩余”这个概念,此后也许会有个短暂讨论。对此,学生要先后完成理解抽象定义、联系日常生活、组织材料、脑中翻译措辞,直到说出想法等一系列“活动”,除非能驾轻就熟地使用英语,否则完成起来难度不小。
文化背景不同也会造成课堂发言困难。比如在本科教学中,教授为帮助学生理解概念,会让课堂讨论尽量接近日常生活和时局,但这很可能成为国际学生的发言障碍。记得在我求学时,当教授布置大家分析“Campbells”公司的财务报表,由于缺少美国文化背景,我只能就事论事。直到多年后,我才发现这是美国家喻户晓的食品公司,如同国内的“康师傅”。当然,“中国难题”描述的情况比笔者遇到的更糟糕:某校中级会计课上,就因为一半是中国学生,课堂气氛非常沉闷,结果美国学生纷纷退课。
在课下,大部分中国本科生还会遇到的问题是“难以合群”。美国的本科没有班级的概念,学生也难以找到有归属感的集体,在我的学校,连美国新生都会抱怨学生间沟通困难——每到吃饭时,你会发现运动队的体育生是一团,乐队的学生又是一团,而更多的人则分散游荡在餐厅的角落。在这种校园文化中,初来乍到的本科留学生在交友和提高语言能力上都不会顺利,课堂上的沉默更不足为奇了。
同学们关心有什么对策,我想方法之一是出国前自检一下外语水平。自测的方法很多,比如动手写个人陈述,听网上的耶鲁公开课,下载研究教授的教学大纲,读影印本的原版教材。这都可以让你“逼真”了解留学生活,以及对你个人的要求。
“扩招”还会继续 准备充分才能对自己负责
总的来说,“中国难题”的提出是及时的,它让国内的申请者更冷静和理智,也促进美国的大学招生进一步完善。
在文章刊发不久后,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公布了2010/11年度国际学生在美最新数据,目前在美中国学生已达15.7万人,比上一年度增加了23.3%,其中5.7万人就读本科,净增1.7万人。以我曾就读的一所州立大学为例:10年前,学校只有100多个中国学生,而且很少有读本科的。如今,学校读本科的中国学生每年就有300多人。
中国学生好像导火索,诱发了美国高校积症。试想,原来教室只有个别中国学生,如果存在问题,会被认为是中国学生自己的问题。但如今教室里一下子有十几个中国学生,那么这些问题就可以归因于整个群体,因而引起美国媒体的关注。
当然,尽管“中国难题”报道了很多问题,但国内留学家庭也不要担心,美国高校的门绝不会关上。留学人数的猛增是一推一拉的结果:国内经济看好,家庭收入增加,这让孩子留学“不差钱”;另一方面,美国经济不景气,大学“很差钱”。据报道,2008年以来,美国至少有43个州削减了对高等教育的拨款。作为全美公立大学样板的加州两大州立大学系统,已经连续几年被削减拨款,本年度它们各自又被削减了6.5亿美元的州政府拨款,而且还有再被削减1亿美元的可能。
为弥补经费不足,提高学费是选择之一。加州两大州立大学系统先后提高了学费,以致引发学生大规模抗议。学校的另一个选择就是招收州外学生,包括国际学生,因为这些学生每年要多缴约2万美元的学费。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今年招了1100名外国新生,其中中国学生200多名。加州的例子绝非孤例。
“中国难题”中被采访的大学,将对国际学生的“扩招”解释为校园多元化的需要,但背后“推手”连普通美国人都看得很清楚。在该文的留言版上,一位美国家长抱怨,他在为女儿联系学校时,很难找到学校招生办公室的人,“因为这些人都在忙着到国外招收那些能付全额费用的外国学生……我们这些出生和成长在美国家庭的子女,都被学校追逐利润的行为忽视了。”
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美国高校似乎对中国学生带来的问题都可以“克服”。国内同学面对的是利好局面,但切记当留学门槛越来越低,同学更要准备充分,对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