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公布的中国科学院新增选院士中,来自上海的五位新院士都有在海外求学和研究的经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们学成后纷纷回国,投身当时条件有限的国内科研环境。对故土的热爱,和对科研领域的探索激情,是促使他们归来的动力,也为他们带来了更大的成功。
上世纪80年代,作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金亚秋毅然带着全家人回国,来到复旦大学。“很多人问过我当年的选择,我不用讲大道理,就是觉得应该回来。”金亚秋说,“这20多年来,我亲身经历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变化,为我国星载遥感领域的发展做出了一点点贡献,这是很有成就感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的科研条件和国外差距不小。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李林回忆,当时科研经费有限,领导曾特批8万元,给李林团队买了一台新的实验分析仪器,还引得同事“嫉妒”。就在如此有限条件下,李林迅速开展研究,先后发现和阐明了一系列细胞信号传导机制。
1999年,葛均波从德国回国,担任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和心导管室主任。他发现,医院在心脏移植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基础工作,可就是迟迟未开展人的心脏移植手术。
“德国的心脏移植手术做得那么好,为什么我们上海不做?我们不敢做,还有谁敢做?”葛均波把从德国带来的所有相关资料递交给院长杨秉辉,还给上海医科大学校长写信,希望促成心脏移植手术的开展。如果手术有意外,一切责任由他一人承担。如今中山医院的心脏移植手术闻名全国,现任院长王玉琦说,“没有当时的第一例,没准咱们至今还停留在动物试验上呢!”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田禾以超前理念研究功能染料,针对功能染料新品种及其关键中间体、高性能有机颜料开发了清洁生产工艺,使国内的相关研究始终走在国际前列,并获得了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
“评不评得上院士对我来说差别不大,我最爱的,永远是科学,以及在科学探究中不断的自我超越。”李林说。身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的他,要兼顾科研和管理,经常分身乏术。眼下他最大的心愿,是能多一点时间和他心爱的试管、显微镜打交道。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教授郑平已把未来的科研任务排得满满,他把目光聚焦在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清洁能源和能源安全领域上,并将成果应用到核反应堆、核反应塔的内部热量传导上。
面对院士称号带来的“光环”,金亚秋用“淡泊宁静、志存高远”八个字自勉,“上世纪70年代,我在广西的三线工厂里当机械工人时,还搞了不少设备技术革新。现在,更没有理由停止科研的脚步。”(留学群 liuxueq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