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岁,1985年毕业于石家庄铁道学院,随后考入西南交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86年被公派选送出国,赴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留学,1987年获硕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博士学位。
英国诺丁汉大学岩土力学研究中心创始人,历任诺丁汉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工学部部长,2011年8月1日出任英国诺丁汉大学副校长。
多年来致力于岩土力学理论和土工问题研究,并在该领域取得丰硕成果。1998年获澳大利亚岩土力学协会杰出成就特诺洛普(留学群 liuxuequn.com)奖,2000年获英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泰尔福特(留学群 liuxuequn.com)奖章,2008年获国际岩土力学与工程学界的德赛奖(留学群 liuxuequn.com)。2011年7月当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站在诺丁汉大学办公室的窗前,窗外已是一片秋色,一年时光又要悄然而逝。对于余海岁来说,2011年无疑是一个收获颇丰的年份。2011年7月,当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8月1日,正式出任英国诺丁汉大学副校长,这也是该校建校130年来唯一一位来自中国的副校长。
但对于一个真正潜心科研的人来说,耕耘的快乐更胜于收获的喜悦。回首往事,历经无数个春秋之后,对于荣誉,对于收获,余海岁都已从容淡定:“能有这样的成绩,我当然感到很高兴,但这并非我刻意追求的目标,有些事情如果刻意追求也许反而适得其反。我相信脚踏实地,水到渠成!能够当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多年的潜心钻研和工作积累。在大学里面,做教授、当校长都需要以业绩说话,需要扎实的积累。”
自2011年8月第一次采访之后,我们又通过多次电话、邮件沟通,透过余海岁有限的叙述,他的人生旅程开始逐渐明晰起来。
一
1964年,余海岁出生在黄山脚下的徽州歙县,歙即山水合聚之意。歙县,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山城,如今的歙县依然保留了当时兴盛的遗迹和古朴的民风,为我们展现了曾经远去的繁华留下的痕迹。明清时期的民居、祠堂、牌坊依然可见,秀丽山水与古朴建筑交融化合,使人步入歙县,既仿佛踏入清丽的山水画廊,又仿佛走进古典建筑艺术的博物馆。
古时歙县乡俗“十户之村,不废诵读”,昌盛的文风造就了名儒显臣辈出,各类英杰称雄。“扬州八怪”罗聘与汪士慎、戏曲作家汪道昆、教育家陶行知、著名画家黄宾虹等都来自歙县。中国思想史上的著名学者程颢、程颐、朱熹,他们的祖籍均在黄山脚下的徽州。
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中,余海岁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着丰厚的营养,也打下了扎实的学习基础。
1981年,余海岁遇到了人生第一个重要的门槛,报考高考志愿的时候,他看到石家庄有一所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工程学院,为当时的全国重点高等院校。在那个年代,上军校,搞桥梁设计对余海岁充满了诱惑,而且这也是在那个偏远的地区,在信息闭塞的年代里,他能想到的最能改变命运的方向。或许潜意识当中,他也希望时光的车轮可以把他带向更远的未来。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这所学校,成为铁道桥梁专业的一名大学生。只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1983年,铁道兵不再属于军队序列,学校随之改名为石家庄铁道学院,1984年转属铁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