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英伦网 苏平
信用卡成为许多人支付消费的首选。
周末逛商店,幼子(4岁)一眼看上了庞大松软、可升可降的沙发椅。一屁股坐上去,把玩着按钮,再也不下来了!
他坚持要把沙发请回家,遭到拒绝后,指着上面贴的大红标签高呼,But Mummy, this sofa is FREE!细看,哭笑不得。斗大的FREE下还有一行芝麻小字,4 years credit。
这是英国商家节后惯用的推销手段:鼓动寅吃卯粮,举债超前消费。四年零利率?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
刷出一个iPhone4
中国也刚巧迎来了刷卡黄金期。春节将临,商家推出的促销让人眼花缭乱、蠢蠢欲动。
有报道说,中国许多银行都在抓紧春节大好时机拓展信用卡市场。开卡有甜头,iPad志在必得?不用啃老,刷卡啃银行即可解决问题;多刷有优惠,且直击消费者痒处。买不到iPhone4没关系,加紧刷到一定程度免费赠送!
20世纪诞生的许多金融手段,可能没有哪一个如同小小的信用卡一样,普及到人手一份、甚至几份的地步。信用卡成为许多人支付消费的首选,甚至人生必备。
问题是,信用卡是债,不是钱。
家中永无隔夜粮
对于许多英国人来说,圣诞的直接后果是刷出了一身债。英国破产服务机构R3不久前说,2010年总计有六百万英国人借钱过节,其中一百万人需要用六个月的时间才能还清债务。
到了6月才付清了圣诞债,7、8月度暑假钱从哪儿来?继续刷?
曾和一英国人激烈争论。我问,没钱,为什么要去度假?她回答,压力太大,需要放松。我追问,放松完了,岂不是立刻增加还债的压力?她回答,不放松就要生病,生病不能工作,更不能还债!我无言以对。
就这样,暑假刷的卡还到圣诞,圣诞刷的卡还到暑假。周而复始,家里永远没有隔夜粮。一不小心,成了卡奴。
本周一(1月17日),普华永道又给英国刷刷族提出警告。普华永道预测,今后三年内,无担保债务的利率将上涨2%-3%。这就意味着,典型家庭每年偿还信用卡等无担保债务的支出将增加1800英镑。
千万别和卡沾边儿
反对刷卡消费的大有人在。
上星期,伦敦一家投资咨询网上,网民恰好在就信用卡的善恶展开热辩。
反对刷卡消费的人说,信用卡是银行赚钱的手段,给社会带来了借债正常化的恶果。金融风暴证明,信用卡是冲动举债的罪魁、消费成瘾的鸦片、满足畸形欲望的工具、引发破产的妖魔,应该被彻底剪烂。没钱就别消费,才能简化生活、减少噩梦。
联想起几年前的一则趣事。英国巴克利银行的前任总裁马修·巴雷特(M Barrett)在议会金融委员会作证时说,他自己从来不用巴克利的信用卡----太贵,并且告诫四个孩子,千万别和信用卡沾边儿!
喜刷刷并不难
但是,被称为塑料勇士的刷刷族同样振振有词:欲望,才是烦恼的根源,刷卡不过是手段。既然钱总是要花的,每一分钱都应该花在信用卡上。使用转账卡,钱立即从自己的账户上消失,才是正中银行下怀。
网上购物、租车、订票、订酒店,没有卡寸步难行。出门在外,你兜里能装多少现金?能积分、赚利息、有保险……,甜头虽小,但也积少成多。
信用卡公司的小恩小惠是要诱人上钩,但是,塑料勇士认为,胜出银行并不难。保证月月结清,从不迟到、从不打折扣,即可实现喜刷刷。
我是卡的主人
细看下来,双方其实也有一个共同点:自制力。不刷,是有自制;刷卡,也要有自制。
英国的一位理财专家曾经这样形容,信用卡如同一杆枪,本身并不可怕。刷卡的后果,取决于持枪的心态、开枪的水平。
不久前,罕见地读到一则有关中国80后的正面报道。招商银行发布《年轻族群生活消费形态报告》,其中一点讲的正是80后的刷卡观。
报告说,80后信奉我是信用卡的主人,对信用卡额度、功能应用有个性、合理的要求,对不符合自己经济状况的高额度并不感兴趣,过半数的人希望自己的信用额度和收入一起增长……
如此成熟、理性的刷卡心态,可敬可佩。到英国来给人上课怎么样?
(苏平,2011年1月18日,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