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正确。
【解析】一般来说,系列材料的开始和结尾部分记忆效果较好,而中间位置则容易遗忘,这种现象称为系列位置效应。这与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有关。因为在系列材料的记忆过程中,开始部分只受到倒摄抑制的影响,结尾部分只受到前摄抑制的影响,而中间部分会受到两种抑制的双重影响。
8.正确。
【解析】识记与尝试回忆交替进行比连续识记或诵读的效果好,单调、机械地背诵会使人备感枯燥乏味,使大脑皮质产生抑制,复习效果差。
9.错误。
【解析】创造性思维产生的过程有四个阶段: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和验证期。其中,在准备期,创造者需要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即收集创造活动所必需的各种信息,组织已有的旧经验,掌握必要的技能。
10.错误。
【解析】心理定式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心理定式对问题的解决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式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这时,心理定式对问题的解决产生积极影响;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此时,心理定式对问题的解决产生消极影响。
11.正确。
【解析】能否有效提出假设,受到个体思维的灵活性与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思维越灵活,知识经验越丰富,提出的假设就越多。
三、材料分析题
1.【参考答案】
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等植物上,而影响他们专心听课。
2.【参考答案】
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材料的数量在一定的时间内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疲劳,降低记忆效果。同时,“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以及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产生心理障碍。
3.【参考答案】
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用作建筑材料,还可作为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您推荐:
教师资格证题库 | 教师考试备考辅导 | 教育学资料 | 教育心理学资料 | 综合素质资料 | 教育知识与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