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常态的概念,怎么写关于学习新常态新形象的学习心得体会呢?下面是留学群的小编为你整理的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学习心得体会,更多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学习心得体会请关注留学群学习心得体会栏目!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学习心得体会(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谋划和推动“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就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展新作为,做到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努力以战略主动谋取发展先机、赢得发展优势。
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最关键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具体实际,必须强化改革引领,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错位和要素配置扭曲,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供需新平衡;必须强化开放支撑,全面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新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供需新空间;必须强化创新驱动,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必须正确处理存量和增量的关系,统筹做好“加减法”,调优存量、做优增量,防止“一哄而上”“一哄而下”。
具体工作中,要坚持市场导向、靶向施策、立足实际、积极稳妥、重在落实。抓好五个方面:增有效供给,切实瞄准市场需求,紧盯产业和科技发展方向,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力度,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去无效供给,科学看待和把握经济发展周期,既要以市场化手段去“僵尸企业”、空壳公司,推动市场出清;也要保护、发展好优质产能和市场份额,帮助暂时困难企业渡过难关,谋求新的发展。
减轻企业负担,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强化服务,降低经济运行成本,尊重企业家精神,激发微观主体活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强化风险管控,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妥善应对金融、房地产、政府性债务等领域风险。补经济社会短板,重视抓好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总之,要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推进绿色发展,关键是要以绿色理念推动发展方式转型。我们要紧紧扭住产业升级节能降耗这个根本,按照集约、节能、低碳的生态环保标准,进一步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不断降低土地、能源、水的消耗强度。对于整治无望的企业和项目坚决关停并转。新上项目一定要坚持高标准的环保门槛,在污染物排放上至少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绿色化来打造绿色产业升级版。
生态资源是最宝贵的发展资源,生态优势是最具竞争力的环境优势,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是最花力气抓的人文建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确定的战略思想,坚持不懈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有今天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比较协调发展的局面。因此,推进绿色发展,还要大力改变人们的价值理念和行为习惯,引导民众追求绿色、简单、低碳、文明的生活方式。
推进绿色发展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要加强生态环境制度和法治建设,落实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主体责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努力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好的美丽中国。
新常态下,经济实现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必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应该看到,新常态对干部能力的要求更高了,一些事情过去可以做现在不能再做了,一些办法过去很管用现在可能没有效果了,必须加快形成与新发展理念相适应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工作方式;新常态对工作指导的要求更高了,既要实现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又不能放任经济增速下滑。
必须更好地把握工作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切实做到换挡不失速、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新常态对发展的要求更高了,技术革命加快、消费结构升级、国际市场分工模式调整相互交织,产能过剩、成本上升、实体经济利润下降同时显现,必须统筹推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新常态本身并没有好与不好之分,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工作成效有好与不好之别,关键在于解决好“怎么看、怎么干”的问题。新常态蕴含新机遇,新机遇孕育新生机。要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实践,加快推进工作指导的重大转变,更加坚定地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一切发展活动向新发展理念聚焦发力,确保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学习心得体会(二)
为适应和把握新常态,中央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随着政策及方向的新调整,新常态下,各项工作涉及面更广,面临的难题更多,要有新观念。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结构调整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存量与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这是中央对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客观趋势的战略判断。:
一是发展理念的调整。
发展理念是经济发展的思想基础。新常态下,中央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这说明我国在发展理念上的重大转变,这种转变带来的是经济结构、增长动力、发展质量的重要调整。具体来讲,货币政策会持续在稳字上下功夫,在保持灵活性的同时,严防系统性风险;财政政策的调整会逐渐微观定向化,不再搞短期大规模经济刺激;实体经济会更加突出科技创新的引擎作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同时,环境治理和建设投入将会加大,对于民生的重视也会超出以往任何一个时期。
二是政府职能的转变。
新常态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简政放权,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政府部门简政放权,将会在大部分经济领域逐步退出前置审批或审查,有的领域会完全放开,有的领域则会通过强化事中或事后监管来实现对市场的保护。简政放权意味着一般性经济事务管理的社会成本降低,相应地,政府依法决策、依法治理能力水平则会显著提高。
三是市场形态的完善。
新常态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性作用,促进市场经济体系更加完善是转变市场形态、发挥市场“无形之手”作用的核心问题。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提出,描绘了市场新形态的图景:对内要打破自然垄断,打破区域间的壁垒,形成统一开放的国内市场。对外会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区域或跨区域自贸协定的推广以及亚投行、丝路基金的建设运营,逐步打通境外市场的壁垒,有效强化对外投资、输出国内产能,形成规范和良性发展的国际市场。
四是市场主体的重塑。
企业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微观基础。新常态下,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将会重塑,无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发展目标都将会由做大转为做强,真正成为独立经营、自担风险、自负其责的合格市场主体。企业管理体系、治理结构、经营理念及发展方向将会成为企业能否适应新常态、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问题。同时,对自身无形资产的投入和重视、对自身商誉和社会责任形象的重视都会成为影响企业下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成为新常态下的先行者,要做到以德修身。古有“修身治国平天下”之说,“治国”和“修身”联系在一起,强调“治国”需先“修身”。就是说卓越的才能,只有在高尚道德的统率下,才能发挥最大的正能量,才能“以德领才”、“以德润才”。
否则,只会才能越大危害越大。每个党员干部,不管职务大小,岗位如何,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和国家的形象,必须自觉加强道德操守,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初、慎微、慎独、慎好;强化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耐得住寂寞、顶得住压力、抗得了诱惑,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清清白白,两袖清风,成为人民群众信赖的好党员、好干部。
成为新常态下的先行者,要做到以俭养廉。“以俭养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党员干部思想道德的基本标准。俭易廉,奢易贪,俭和奢是廉和贪的起始点和分界线。“物必自腐,而后虫生”,现今社会五光十色,多姿多彩,在权力、金钱、美色、荣誉等诱惑和考验面前,稍有不慎,就会迷失方向,丧失党性和人格,最终走上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的道路。每个党员干部必须要树立“正身直行,众邪自息”的坚定信念,“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淡泊之志,不以“小节无碍”而原谅自己,不以“下不为例”而开脱自己,不以“他人不知”而放纵自己,善养浩然正气,思想上清明、行动上清风、行为上清廉。
成为新常态下的先行者,要做到以勤治事。“功崇惟志,业广为勤”出自《尚书周书》,意思是,取得伟大的功业,是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勤奋工作是党员干部应该遵循的基本工作准则之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勤奋,不是三分钟热情,而是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需要坚忍不拔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每个党员干部必须自觉承担起人民的期待和历史的责任,把“不务虚、只务实”作为常态,时刻把勤奋务实放在第一位,做到手勤、腿勤、嘴勤、脑勤,真干、实干、苦干、巧干,尽心、尽力、尽责、尽职,以勤奋的工作、务实的作风、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的决心,披荆斩棘,攻坚克难,一往无前,筑就梦想。
成为新常态下的先行者,要做到以严律己。“君子责己,小人责人”。从古至今都把能否严于律己当作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高下的标准。严以律己,就是要求每个党员干部从小事做起,“善小”不可不为,“恶小”不可为之,自觉从细微处律己;就是要心有敬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就是要时时刻刻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提醒自己,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什么坚决不为,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忠诚、干净、担当,我们的党才能纪律严明,永葆活力,真正担负起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
成为新常态下的先行者,要做到以诚为本。“诚于中,形于外”,心灵的诚实才会带来行为的诚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始终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对党忠诚,是党的事业顺利发展的坚强政治保证;对党忠诚,就是要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绝对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不管面临什么艰难险阻,不管遇到什么大风大浪,都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坚守共产党人崇高的精神追求,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学习心得体会(三)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以竞进、革新、务实、担当的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三期叠加”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的阶段性特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新阶段。经济发展步入新的运行轨道,从高速增长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不确定性风险逐渐显性化。
国家治理实现新突破。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迈出新步伐。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绘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蓝图,法治中国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主旋律。
国家文化软实力新提升。意识形态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坚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脚步铿锵有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工作方针,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逐渐成为潮流,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
树立人民美好生活新标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在民生改善中实现政府新定位,在经济发展中确立民生新地位,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简政放权释放社会活力,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在社会治理中构建体制新形态,民生和社会治理迈向新阶段。
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新觉醒。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树立美丽中国新思维,构建生态保护的底线思维、文明系统构建的整体性思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思维、治国理政的绿色思维,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将发展理念制度化,制定生态保护红线顶层设计,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科学统筹、协调治理,实现永续发展。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迈向新起点。弘扬中国理念,阐释中国梦的世界意义,树立“化成天下”的外交新思路。以正确义利观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旗帜,践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新理念。以“一带一路”战略作为突破口,以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作为外交战略的基石,全方位深化对外交往,对外战略趋向“有所作为、积极进取”,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在揭开新的历史篇章。
全面从严治党开创新局面。坚持把抓作风作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切入点,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为从严治党持续注入新动力。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营造廉洁从政新气象。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全方位从严管理党员干部,打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生态。坚持依法执政、依规治党,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开创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俄罗斯访问时引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名言:“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航程并非一帆风顺,必须以新常态思维认识世界、顺应时代潮流,准确把握、主动适应、积极引领新常态,进一步增强战略定力、保持平常心态,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艘巨轮继续乘风破浪、顺利前行。
“十二五”时期,我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时提出的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要求,确立并实施绿色决定生死、市场决定取舍、民生决定目的“三维纲要”,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总量跨越、质效提升、位次前移”的竞进态势。“十三五”时期,湖北将坚持“竞进提质、升级增效,以质为帅、量质兼取”的工作方针。
力争在中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全国发展方阵中总量进位、质量升级,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将新发展理念作为“指挥棒”,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力争湖北由量的“第一方阵”跻身质的“第一梯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总揽全局、运筹帷幄,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成功开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航程。改革发展的强烈脉动、治国理政的新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一系列新变化新气象新特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走向新阶段。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关键在于狠抓落实。作为一名党员,要务实担当,要勇于“担难”,比如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上,决不能因为遇到难题就裹足不前;要勇于“担诺”,比如在兑现精准脱贫承诺上,湖北59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决不能落下一人;要勇于“担远”,比如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将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
我们将牢固树立新观念、新思维,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作为一名党员,要以“新”应新,不仅要上好“市场大学”,还要上好“绿色大学”“开放大学”“人民大学”,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坚持真开放、敢开放、大开放、全开放,坚持人民至上、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小编精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