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项选择题
1. 在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中,关于交易费用处理的叙述正确的有()。
A.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应当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C.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应当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D.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应当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E.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解析] 企业在初始确认某项金融资产时将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那么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金额。但是,如果企业将该金融资产划分为其他三类,那么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应当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2. 下列情况中,表明企业没有意图将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的有()。
A.持有该金融资产的期限确定
B.发生市场利率变化、流动性需要变化、替代投资机会及其投资收益率变化、融资来源和条件变化、外汇风险变化等情况时,将出售该金融资产。但是,无法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项引起的金融资产出售除外
C.该金融资产的发行方可以按照明显低于其摊余成本的金额清偿
D.其他表明企业没有明确意图将该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的情况
E.持有该金融资产的期限不确定
[解析]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表明企业没有明确意图将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
(1)持有该金融资产的期限不确定。
(2)发生市场利率变化、流动性需要变化、替代投资机会及其投资收益率变化、融资来源和条件变化、外汇风险变化等情况时,将出售该金融资产。但是,无法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项引起的金融资产出售除外。
(3)该金融资产的发行方可以按照明显低于其摊余成本的金额清偿。
(4)其他表明企业没有明确意图将该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的情况。
对于发行方可以赎回的债务工具,投资者可以将此类投资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但是,对于投资者有权要求发行方赎回的债务工具投资,投资者不能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3. 下列各项中,会引起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发生增减变动的有()。
A.计提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B.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
C.确认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
D.收到分期付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
E.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溢折价
[解析] 选项B,持有至到期投资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不调整其账面价值;确认分期付息长期债券投资利息,应增加应收利息,选项D不会引起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发生增减变动
4. 关于金融资产之间的重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有()。
A.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以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B.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以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C.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以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以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E.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以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解析] 企业在初始确认时将某金融资产或某金融负债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后,不能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其他类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也不能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三类金融资产之间,也不得随意重分类
5. 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包括()。
A.发行方或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
B.债务人违反了合同条款,如偿付利息或本金发生违约或逾期等
C.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发生严重或非暂时性下跌
D.债务人很可能倒闭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
E.因发行方发生重大财务困难,该金融资产无法在活跃市场继续交易
ABCDE
[解析] 以上选项均为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
6.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发生减值时,可能涉及的会计科目有()。
A.资产减值损失
B.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D.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E.投资收益
[解析]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发生减值的时候,应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中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应当予以转出,计入资产减值损失,仍有资产减值的,通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核算;选项D不选,因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不涉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7. 下列有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有()。
A.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B.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持有至到期投资价值以后不得恢复
C.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
D.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只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
E.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解析] A选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按应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按其差额,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B选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持有至到期投资价值以后又得以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编制相反的会计分录。D选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包括对会计科目有:“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
8. 下列事项中,应终止确认的金融资产有()。
A.企业以不附追索权方式出售金融资产
B.企业采用附追索权方式出售金融资产
C.贷款整体转移并对该贷款可能发生的信用损失进行全额补偿等
D.企业将金融资产出售,同时与买入方签订协议,在约定期限结束时按当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回购
E.企业将金融资产出售,同时与买入方签订协议,在约定期限结束时按固定价格将该金融资产回购
[解析] 下列情况表明企业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不应当终止确认相关金融资产
(1)企业采用附追索权方式出售金融资产
(2)企业将金融资产出售,同时与买入方签订协议,在约定期限结束时按固定价格将该金融资产回购
(3)企业将金融资产出售,同时与买入方签订看跌期权合约(即买入方有权将金融资产反售给企业),但从合约条款判断,该看跌期权是一项重大价内期权
(4)企业(银行)将信贷资产整体转移,同时保证对金融资产买方可能发生的信用损失进行全额补偿
三、计算题
1. 2005年1月1日,甲公司从活跃市场购买了一项乙公司债券,年限5年,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的面值1 100万元,公允价值为961万元(含交易费用为10万元),次年1月5日按票面利率3%支付利息。该债券在第五年兑付本金及最后一期利息。合同约定债券发行方乙公司在遇到特定情况下可以将债券赎回,且不需要为赎回支付额外款项。甲公司在购买时预计发行方不会提前赎回。假定2007年1月1日甲公司预计本金的50%将于2007年12月31日赎回,共计550万元。乙公司2007年12月31日实际赎回550万元的本金。
(1)编制2005年购买债券时的会计分录;
(2)计算在初始确认时实际利率;
(3)编制2005年末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有关会计分录;
(4)编制2006年1月5日收到利息的会计分录;
(5)编制2006年末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有关会计分录;
(6)编制调整2007年初摊余成本的会计分录;
(7)编制2007年1月5日收到利息的会计分录;
(8)编制2007年末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有关会计分录;
(9)编制2007年末收到本金的会计分录;
(10)编制2008年1月5日收到利息的会计分录;
(11)编制2008年末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有关会计分录;
(12)编制2009年1月5日收到利息的会计分录;
(13)编制2009年末确认实际利息收入和收到本息的有关会计分录。
注会会计考试 | 注会审计考试 | 注会税法考试 | 财务成本管理考试 | 战略与风险管理 | 综合阶段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