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如果一定要回答,美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学是哪几所,我的答案是:哈佛、麻省、斯坦福和伯克利。这4所大学的院士数量都在200人以上,其余的大学院士数量最多的也就100名上下。
这4所大学分别处于两座城市。哈佛、麻省在美国东部的波士顿,斯坦福、伯克利在美国西部的旧金山。这种在一个城市或相邻的区域“名校成对”的现象不仅出现在美国,在世界各地也普遍存在。如英国的剑桥和牛津。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也有名校成对的现象,例如,北京的清华和北大,上海的复旦和交大,天津的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武汉的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有学者也把这种名校成对的现象称之为“两校互竞”现象。大学在合作中存在,更在竞争中进步。看来,要想培育一流大学,不能在“合并”上下功夫,而是要在营造“既合作又竞争的大学生态环境”上做文章。
表面上看,斯坦福和伯克利都摆出一副悠然自得、与世无争的样子,保持自己的特色,做自己的事。校园面貌迥然不同,斯坦福地势平坦,伯克利高低起伏;斯坦福讲究对称,伯克利强调变化;甚至两个学校的松鼠的毛色也是不一样的,斯坦福的成灰褐色,伯克利的是金黄色。两个学校似乎完全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不可能成为竞争的对手。是的,大学不是军队,大学之间的竞争不可能有军事战场上的枪林弹雨和刀光剑影。名校之间的竞争,静水流深,深藏不露。教授们西装革履、谈吐文雅、举止有礼,但内心深处是藐视一切的傲慢和永争第一的斗志。中国留学生告诉我,伯克利、斯坦福的老师在招生宣传中,从不提对方的名字,更没有对对方直截了当的批评和诋毁,但稍加分析,人们都能感受到字字句句都似投枪和匕首直刺对方的要害,提示着每个想继续深造的同学:可以到任何一个大学就读,就是不能到对方学校就读。这种竞争一旦产生,就会成为大学历史文化中的“遗传基因”,代代相传。正是这种永不言败的竞争,既成就了自己又成就了对手。双峰并峙,傲视群雄,不仅成为城市的风景,也成为世界奇观。
名校之间斯文外表下的肉搏,推动了学校的发展,但也是对人性的一种压抑。因此在两校互竞中也总是要创造一个释放激情、宣泄愤懑的机会。类似于剑桥与牛津、清华与北大的赛艇对抗赛,斯坦福与伯克利之间也有一年一度的橄榄球比赛。只有在这比赛中,争夺“王位”的“野心”和不择手段的“兽性”才会暴露无遗。斯坦福在赛前的造势中,除了成千上万人齐声高喊痛扁加大伯克利之外,还要把校园中的喷水池染成红色,意思是要用伯克利金熊(金熊是伯克利的吉祥物)的血来为己队祭旗并向伯克利宣战。
斯坦福建校时,伯克利的学术成就已如日中天。随着硅谷的崛起,斯坦福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伯克利的郁闷和沮丧可以想象。近来,伯克利青春焕发、春风得意,不仅仅是橄榄球对抗赛的连续胜利,而是学术声望的登峰造极,仅诺贝尔奖,去年伯克利就有3人获得。正是这种拉锯式的竞争,把各自都推向了更高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