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鑫
高中毕业于华附,牛津大学硕士毕业
本科上过BBC《每日政治》栏目
据南方都市报:刘鑫在华南媒体上崭露头角是因为2006年他曾经上过英国BBC《每日政治》栏目,当时他是英国肯特郡中国学联主席,当时只有20岁,在肯特大学读精算专业。这是国内学生留学选择比较热门但是也难度颇高的一个专业,在英国,要考一个精算师加起来差不多要12年的时间,一共要通过15门考试,每次考试通过还要交上百英镑的会费。在他所在的大学里,79个学生往往只有40来个顺利毕业,而能够因为成绩好拿到部分科目免考的更是少之又少。刘鑫觉得,在国外上课,上课老师可能讲一大堆东西,但是真正考试用到的并不多,主要是启发你的思维,真正拿成绩还要靠自学。而且大一到大二难度的增加有跨越性,有时候中国学生会感觉很不适应。后来出现在英国的留学生因为成绩造假的丑闻,也多少跟这种学习压力有关。
国外教授写推荐信不收礼
本科毕业后,再次被国内人士所注意,是因为他凭自己的成绩被牛津大学录取。在很多人眼里,这是步入上流社会的一个阶梯。其实刘鑫说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神奇的地方,除了成绩比较优秀之外,自己参加社团活动,以及老师的推荐信这几个因素加起来就被录取了。国外的申请都是通过网申,教授的推荐信不会直接被学生看到,而且他们不会像中国一样比较注重人情世故,或者说因为教授对你有偏见就写得不客观。
这中间有个小插曲,就是他在申请牛津硕士的课程中,因为想送一个老师一点小礼物,而被拒绝了。他后来才了解到,国外的学校也不是禁止教授收学生的礼物,老师收到学生的卡片都会觉得很高兴,如果稍微贵重一点的东西,教授都有可能觉得你是在“行贿”,而那可能只是一袋茶叶。后来他还因此担心老师会对自己有想法。后来在申请完之后,刘鑫还是去拜访了这位老师,以表达自己的感激。
让外国人减少一点对中国的偏见
在跟英国人的接触中,刘鑫还感觉到,有些时候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仅仅停留在西方媒体的报道中。而且在此之前,国外对中国的关注也比较少。比如他就有一个邻居是研究俄国历史的,曾经请他和几位中国留学生到家里请教关于中国的问题,那位邻居也会问到诸如“你们那里的天也会像英国一样蓝么”等问题。很多时候,刘鑫和他的同学们就甘愿介绍在中国已经改变的一些东西。
在汶川地震时,刘鑫和同学们也发起了募捐活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募集到了3000多英镑。要知道在英国,其实有钱的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100英镑可能就是一个人一周打工的全部薪酬。这个时候外国老百姓的一点点微小帮助,都会让刘鑫觉得很感动。通过点点滴滴的这些事情,刘鑫为自己做的东西有小小成就感。2009年,他们还组织了牛津版的“春节晚会”,场面颇为壮观。
回国想考公务员,实现社会价值
现在刘鑫已经毕业回国,刚刚开始自己找工作的历程。和很多留学生不太一样的地方是,虽然有这样的求学经历,可能在会计事务所或保险公司当顾问的收入更高,找工作也更容易一些。但是他说自己的第一个想法还是考公务员,用他的话说:“在国外学到很多东西,我觉得如果能把这些想法融入到为社会做一点点改变中去,更能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在英国时,他不仅参加了一些学联的活动,也会关注一些政治领域的话题,在国外呆久了,更能体会到作为黄皮肤的中国人的那种存在感。(郭炳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