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高考网为大家提供安徽省2016年高考政治调研性测试题及答案,更多高考政治复习资料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安徽省2016年高考政治调研性测试题及答案
38.(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截至2014年末,我国还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
材料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树立共享发展的理念,实施脱贫攻坚工程,要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全面部署脱贫攻坚工程。
解决问题 | 解决措施 |
“扶持谁” | 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 |
“谁来扶” | 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区、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 |
“怎么扶” | 实施发展生产脱贫、易地搬迁脱贫、生态补偿脱贫、发展教育脱贫、社会保障兜底脱贫等“五个一批”工程。 |
材料二
A省积极推进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首创光伏产业扶贫。采取政府支持、社会帮扶、贫困户和贫困村自筹资金相结合的方式,帮助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和贫困村建设户用光伏发电站和村级光伏发电站。电站发电并入国家电网,售价每度0.48元,财政补贴每度0.40元。截至2015年11月,A省已建成户用光伏发电站21933户,建成村级光伏发电站340个,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元,贫困村年均增收6万多元,达到一次投资、长期受益、稳定增收的扶贫效果。专家测算:与相同装机规模火电相比,按25年计算,可节约标准煤约23.6吨,相应减少排放二氧化硫(SO2)2.11吨,氮氧化物(NOx)1.06吨,二氧化碳(CO2)42.3吨。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的。(1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A省在实施光伏产业扶贫项目中是如何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并说明其所产生的经济意义。(14分)
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10月,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2月7日,屠呦呦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出席诺贝尔报告会,发表了题为《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的演讲,介绍了中国科学家努力奋斗从中医药中寻找抗疟新药的故事。
屠呦呦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植物资源,医药学研究者可以从中开发新药。中医药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对于自然资源的药用价值已经有所整理归纳。通过继承发扬,发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
(1)“青蒿素是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请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知识加以说明。(10分)
(2)有人说:“中医药尽管有一些用现代科学解释不了的东西,那只是还没找到科学的钥匙而已。”请你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评价这种观点的合理性。(12分)
(3)结合材料,就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医药提出两条建议。(4分)
思想政治参考答案:
38.(26分)
(1)布置脱贫攻坚任务,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围绕“扶持谁”“谁来扶”和“怎么扶”的问题,科学指导扶贫,提高扶贫实效。以人为本,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走共同富裕道路。
(2)具体做法:帮助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建设户用光伏电站,并补贴电价,增加了贫困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帮助符合条件的贫困村建立村级光伏电站,增加了贫困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一次投资、长期受益、稳定增收,增强了自我积累和发展的能力,提高了扶贫效果。
经济意义:通过开发式扶贫,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采取政府支持、社会帮扶方式,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展光伏产业,利用清洁能源,可以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试题解析】本题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背景,以“十三五规划建议”与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为切入点,创设情境,引导考生关注现阶段重大时事政治和重要社会现实生活,以解决问题为思维导向,综合考查考生的概括与分析、阐述与论证能力。试题情境材料的选择及其呈现方式贴近全国新课标卷的命题思路与方向,设问及答案设置体现全国新课标卷的命题风格与特点。
第(1)问,“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的”,属于“措施类”试题,设问指向明确,突出考查考生分层思考问题的思维深度。解答本问,要求考生围绕“中国共产党”这个主体,对材料一提供的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地梳理和解读,从中分别概括总结出党在领导脱贫攻坚过程中所发挥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的执政方式,最后从总体上得出党的执政实质。
第(2)问,以A省“首创光伏产业扶贫”的具体案例为情境,包含两个问题,突出考查考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广度。第一个问题属于“措施类”试题,考生可以从“贫困户”和“贫困村”及其扶贫效果等角度分别阐述A省在实施光伏产业项目中能够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具体做法;第二个问题属于“意义类”试题,考生可以从“扶贫”、“帮扶”和“节能减排”等角度分别阐述发展光伏产业所产生的经济意义。
39.(26分)
(1)历经几千年文明传承的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中医药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中医药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运用现代科技、借鉴西医,通过继承创新,造福人类。
(2)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人们对中医药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存在一些用现代科学解释不了的东西。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为人们科学解释中医药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对中医药的认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完善和发展。
(3)示例:中西医各有所长,借鉴现代西医发展中医药;发掘中医药典籍宝藏,创新新的药品和治疗方法。
【试题解析】本题以我国科学家屠呦呦《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的演讲创设情境,在考查考生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同时,注重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解答此题既要有政治学科知识的支撑,又要有一定的理论分析能力和探究性学习能力。
第(1)问,旨在考查考生对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创新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解答本问,要求考生理解青蒿素是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设问强调的是中医药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联系,直接对应的知识点是文化的多样性,通过分析,得出中医药“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中医药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的结论;青蒿素对世界的贡献是基于对中医药的创新,调动和运用文化创新途径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即可。
第(2)问,围绕“中医药尽管有一些用现代科学解释不了的东西,那只是还没找到科学的钥匙而已”这个话题,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解答本问,审题是关键。首先,要求考生结合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现代科学不能解释中医药某些方面的原因,考生可从实践的社会历史性、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角度,说明这种认识的合理性;其次,还要从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角度,来进一步阐明人们对中医药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体现辩证的思维品质。
第(3)问,设问没有具体明确的知识限定范围,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灵活性和探究性,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这是全国新课标卷的一大特色和亮点。解答本问时要注意设问要求,结合材料中“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和“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等,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的相关建议。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安徽高考语文试题 | 安徽高考数学试题 | 安徽高考英语试题 | 安徽高考理综试题 | 安徽高考文综试题 |
安徽高考语文答案 | 安徽高考数学答案 | 安徽高考英语答案 | 安徽高考理综答案 | 安徽高考文综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