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做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试题的时候,你答题的准确率会是百分之百吗?来挑战一下吧!以下资讯由留学群教师资格证考试网整理而出: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最新押题及答案(1),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19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通过对( )的学习研究,建构了科学教育心理学的体系。A.动物B.人类C.学生D.儿童2.在教育心理学领域中,研究最多、研究时间也最长的部分是( )。A.教学过程B.学习过程C.评价过程D.反思过程3.下列( )属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A.认识定义的符号B.熟练的运用定义C.叙述定义的含义D.背诵定义4.教学应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观点是( )提出的。A.皮亚杰B.布鲁纳C.维果斯基D.埃里克森5.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A.发展勤奋感B.培养主动性C.形成亲密感D.建立自我同一感6.学生对自己认知能力的意识属于自我意识中的( )。A.心理自我B.生理自我C.社会自我D.理想自我7.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 )。A.目的和内容B.共同语言C.深厚友谊D.约束力量8.假定同年龄组测量成绩平均数为100,用个人实际得分与总平均数比较,确定其在同龄组内所处的相对位置,以此判定其智力水平,这是( )。A.比率智高B.标准情商C.离散智商D.离差智商9.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斯金纳B.巴甫洛夫C.桑代克D.班杜拉10.读文章标题,去猜测文中具体内容属于( )。A.头脑风暴训练B.自我设计训练C.推测与假设训练D.发散思维训练11.( )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儿童道德发展包括两阶段,道德教育目标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A.班杜拉B.柯尔伯格C.加涅D.皮亚杰12.缺乏对他人的同情与关心,同时缺乏羞耻心与罪恶感,这种心理问题属于( )。A.焦虑症B.依赖型人格障碍C.抑郁症D.反社会型人格障碍13.( )不属于智力群体差异的表现。A.性别差异B.年龄差异C.种族差异D.水平差异14.下列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 )。A.杯弓蛇影B.蜜蜂采蜜C.望梅止渴D.近墨者黑15.语文课学习作文的写作规则,这类学习主要属于( )。A.言语信息学习B.动作技能学习C.智慧技能学习D.认知策略学习16.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后,掌握了“四边形”的概念。这种学习是( )。A.连锁学习B.概念学习C.辨别学习D.规则学习17.学习源于对学习内容或结果的兴趣而发的学习动机,属于(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间接的动机D.近景性动机18.“闻一知十”属于学习中的( )现象。A.定势B.功能固着C.迁移D.创造性19.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由“大地”一词所想到的事物,是为训练学生的( )。A.发散思维B.推测与假设C.好奇心D.独立性20.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品德发展问题的心理学家是( )。A.柯尔伯格B.皮亚杰C.埃里克森D.班杜拉21.“三个和尚没水喝”表现的是社会心理效应的( )。A.社会助长B.社会惰化C.群体极化D.从众22.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其平均数量为( )个组块。A.6±2B.6±1C.7±1D.7±223.技能学习的前提是( )的掌握。A.基础性知识B.概念性知识C.科学知识D.程序性知识24.人的学习主要通过( )。A.视觉B.听觉C.嗅觉D.触觉25.对代数式a2-2ab+b2进行因式分解属于( )的问题。A.有结构B.无结构C.界定含糊D.无固定答案26.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称为( )。A.态度的认知B.态度的评价C.态度的情感D.态度的意向27.不属于严重程度上由低到高几类心理健康问题范畴的是( )。A.心理困扰B.心理障碍C.心理疾病D.心理异常28.认知领域中超越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的是( )。A.知识B.领会C.应用D.分析29.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A.正式群体B.联合群体C.松散集体D.集体30.测量首先要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 )。A.一种量值B.一种题型C.某种题型D.多种题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教学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下列属于教学环境中的社会环境的是( )。A.温度和照明B.座位的排列C.师生关系D.校风E.社会文化背景2.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 )。A.性别差异B.年龄差异C.种族差异D.智商分数差异E.同龄团体差异3.学生的学习内容有( )。A.知识、技能的掌握B.学习策略的掌握C.潜意识的挖掘D.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E.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4.动机的功能有( )。A.激活功能B.调整功能C.持续功能D.强化功能E.指向功能5.结构化指教材内容的各构成要素具有科学的、合理的逻辑联系,能体现事物各种内在关系,如( )。A.上下关系B.平行关系C.并列关系D.网络关系E.交叉关系6.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 )。A.个体的性格特征B.定势与功能固着C.问题特征D.已有的知识与经验7.创造性思维表现为( )。A.独创性B.流畅性C.变通性D.目的性8.道德情感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的是( )。A.控制感B.义务感C.责任感D.羞耻感9.观察结果的常见记录方式有( )。A.评定量表B.项目考核表C.会谈法D.轶事记录10.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A.面对全体学生原则B.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D.学生主体原则三、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 ( )2.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让学生背结论。 ( )3.根据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动作特点,可将操作技能的形成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和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 )4.认知主义者认为,世界是由客观实体、客观实体的特征及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构成的。( )5.学习不是本能活动,而是后天习得的活动,是由经验或实践引起的。 ( )6.皮亚杰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 )7.人之初,性本善,可见品德是先天的。 ( )8.启发式教学是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教学策略。 ( )9.掌握学习是由布鲁纳等人提出的,其基本理念是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 ( )10.维果斯基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 )11.20世纪20年代后,西方教育心理学主要吸取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大大扩充了自己的内容。 ( )12.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由杨贤江于1924年编写的。 ( )13.人类的学习与学生的学习是一样的。 ( )14.民主型教养方式有利于孩子创造性的培养。 ( )15.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 ( )四、情境分析题(共20分)(一)(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请问:1.这种做法是否符合记忆规律?( ) [单选题]A.符合B.不符合2.这种做法有何弊端?( ) [不定项选择题]A.容易引起学生记忆疲劳B.降低学生记忆的效果C.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主动性D.使学生对学习造成心理障碍(二)(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以下是教师用“一起”造句的设计:设计:(1)出示范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2)独立准备。(3)小组长组织交流人的句子,选出最佳句子。(4)小组内修改,练说最佳句子,准备参加班级交流。(5)各小组汇报交流,评出最佳句子。请问:1.上述设计属于( )。 [单选题]A.传统学习方式B.合作式学习方式C.探究性学习方式D.自主性学习方式2.该学习方式的目的是( )。 [不定项选择题]A.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B.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C.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D.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桑代克自1896年起,开始从事于动物的学习研究,并依据研究的材料,在1903年著书《教育心理学》。它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体系由此确立。2.B【解析】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研究得最多、时间最长的部分。3.B【解析】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4.C【解析】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观点。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现有水平和即将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5.D【解析】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期,埃里克森认为该阶段的基本任务主要是建立或发展自我同一感。6.A【解析】心理自我指个人对自己心理属性的意识,认知能力属于心理属性方面的内容。7.A【解析】根据对松散群体的概念,选A。8.D【解析】略。9.A【解析】操作条件反射是斯金纳提出的。10.C【解析】题干中提到的是推测与假设训练,是训练创造性的一种方法。11.D【解析】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将儿童道德发展分为两个阶段。12.D【解析】这种情况属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的一种类型。13.D【解析】智力的群体差异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包括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和种族差异等,水平差异属于个体差异。14.D【解析】根据学习的特征:表现为行为的变化;引起的变化相对持久;反复经验引起,可判断只有D项符合。15.C【解析】加涅根据学习结果对学习进行分类。智慧技能的学习即学习运用概念、规则办事的能力。16.B【解析】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中,概念学习是指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做出反应。17.A【解析】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是内部动机,学习兴趣属于内在的需要。18.C【解析】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闻一知十”是典型的迁移现象。19.A【解析】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成分。题干中提到的方法可以用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0.A【解析】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21.B【解析】群体对个体活动起到的促退作用称之为社会惰化,“三个和尚没水喝”是其影响表现。22.D【解析】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23.D【解析】技能的学习要以程序性知识的掌握为前提。24.A【解析】有研究认为人的学习83%通过视觉。25.A【解析】目标明确,个体按一定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属于有结构的问题。26.A【解析】由态度认知的定义可知A项正确。27.D【解析】心理困扰、障碍与心理疾病是习惯上人们对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程度由低到高的论法。28.B【解析】领会指把握所学材料的意义,它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29.D【解析】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成员的共同活动不仅对每个成员有个人意义,而且还有重要的社会意义。30.A【解析】可用排除法排除其他三个选项。二、多项选择题1.CDE【解析】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校风、社会文化背景等。2.ABC【解析】群体差异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包括性别、年龄、种族等的差异。智商分数与同龄团体的差异属于个体差异。3.ABDE【解析】学生学习不但要掌握知识、技能还要发展智能、培养行为习惯以及修养道德品质和促进人格的发展。4.ADE【解析】动机有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和强化功能。5.ACE【解析】教学内容结构化要体现事物的上下、并列、交叉等关系。6.ABCD【解析】略。7.ABC【解析】创造性思维有三个主要特征:独创性、流畅性和变通性。8.BCD【解析】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的道德情感是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9.ABD【解析】评定量表、项目考核表、轶事记录是观察法常用的记录方式。10.ABCD【解析】做好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有面向全体学生原则、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学生主体原则、个别化对待原则和整体性发展原则。三、是非判断题
1.√【解析】略。2.×【解析】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3.√【解析】略。4.√【解析】略。5.√【解析】略。6.×【解析】这是斯金纳的观点,他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7.×【解析】品德的形成具有后天性,人的品德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从他自身中产生和发展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8.×【解析】题干为合作学习的定义。9.×【解析】掌握学习是由布卢姆等人提出的。10.×【解析】乌申斯基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11.×【解析】20世纪20年代后,西方教育心理学主要吸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预测的研究成果,从而扩充了自己的内容。12.×【解析】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13.×【解析】人类的学习与学生的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学生的学习与人类的学习有共同之处,但又有其特点。14.√【解析】略。15.×【解析】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四、情境分析题(一)1.B 2.ABCD(二)1.B 2.AB
教师资格证考试频道为您推荐:
教师资格证题库 | 教师考试备考辅导 | 教育学资料 | 教育心理学资料 | 综合素质资料 | 教育知识与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