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教师资格考试网为您整理“中学心理学强化判断题练习(3)”,考生们可以多练习2016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试题,熟悉题型和题量。祝广大考生都能通过教师资格考试!
1.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2.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 )3.我国学校的主体是综合学校。 ( )4.依据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 )5.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建立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 )6.秦汉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 ( )7.宋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 ( )8.教育教学中只强调统一要求就行了。 ( )9.因为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教师可以将学生赶出课堂,不让其上课。 ( )10.教学中教材是富有思想性的,学生学了思想自然会提高。 ( )1.×【解析】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设计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提出来的,即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2.×【解析】分组教学是对班级授课制的改革和完善,但分组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本题的表述过于绝对。3.×【解析】我国学校的主体是全日制学校。4.√【解析】柯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的模式,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来进行道德教育。5.√【解析】班级管理的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管理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在管理对象中,“人”主要是指学生,他们是管理的最直接的对象和核心要素。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6.×【解析】科举制产生于隋朝。7.×【解析】八股文是近代才被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8.×【解析】学生的发展是有差异性的,只强调统一要求违背了差异性的规律。9.×【解析】学生有学习权,教师不得以任何借口随意侵犯或剥夺学生的学习权。10.×【解析】教材中的思想性的内容必须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并且只有在他们接受以后才能提高其思想水平。教师资格证考试频道为您推荐:
2016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汇总教师资格证题库 | 教师考试备考辅导 | 教育学资料 | 教育心理学资料 | 综合素质资料 | 教育知识与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