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者读后感

  鲁迅小说集《彷徨》里的一篇,鲁迅的小说从娱乐的角度来讲是比较没意思的,甚至是比较枯燥的,所以读鲁迅的小说有时是一场心灵的搏斗,有点像读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是一种心灵的拷问。留学群为您整理编辑孤独者读后感,欢迎阅读。

  孤独者读后感(一)

  人难免孤独的。我一直认为孤独者也有不同,有的人站在了时间和时代的前列,一览众山小,感到了孤独;有的人被历史的车轮碾压遗弃,也感到了无望的孤独。 在众人认为连殳被社会杀死了的时候,我反思。 时代环境固然恶劣,难免有人彷徨,但觉不至于死啊!连殳是被自己的无望杀死了,许多时候,许多方面他可以站在时代前列,但是他的内心并不够坚强。当他放弃了自己的操守和坚持,为五斗米折腰时,内心是痛苦的,一种绝望的痛苦,连对自己的身体都不再爱惜。

  然而,为什么要绝望呢?历史的车轮会因你的绝望而停顿么?有几个可以称得上成功人士的人,背后没有伤心故事?成功的背后支撑的甚至是屈辱啊! 这或许有些让人感到冷。我是极其厌恶自杀的人的,连死的心都有,为什么没有活的勇气?宁可满怀信心战斗而死,也不要无望悲哀而亡。 我想,鸿鹄总是懂得爱惜自己的羽毛的。不能飞时,就先整理一下自己的羽毛吧!

  孤独者读后感(二)

  《孤独者》是一个独战多数的孤独者的悲剧。魏连殳常说“家庭应该破坏”,乐于接待失业、失意的人,认为孩子总是好的,将老屋无限期地租给女工住,爱发没有顾忌的议论,可见不乏进化论、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思想及民主、自由的新观念,是个敢于独战多数的具有五四新时代精神的新青年,对于闭塞、停滞、守旧、自私、愚昧而且容不得异类的一般大众而言,他确乎是个异类。魏连殳的思想、个性与强大而守旧的环境的冲突,决定了他孤独者的悲剧的命运。通过魏连殳的故事,鲁迅在小说中展开了“现代”受到传统中国围困的主题,其提出的“现代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与道路”的主题,在中国现代思想史、小说史上具有开创意义。

  “送殓”一场表现了魏连殳独战多数的丰采。族人排好了阵势,村人们兴奋地等待两面的争斗,可是魏连殳一句“都可以的”,便以无戏可看向看客们复了仇。虽然复仇,被那些呆滞、冷漠、麻木的“群”包围着,其内心是痛苦、孤独的。鲁迅小说中曾经反复写过孤独的个体被麻木的“群”围困的场面:路人向“狂人”射出吃人的目光,黑暗中看客们伸长了如同鸭颈般的脖子品味夏瑜的就义,咸享酒店的长衫客与短衣帮合力赏鉴孔乙己的尴尬、颓唐,鲁镇的人们用研究的眼色盯着祥林嫂额上“耻辱的记号”的伤疤,(它们都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习时“幻灯片事件”经验的纷繁多样的表现,参见《呐喊•自序》、《朝花夕拾•藤野先生》)。这些眼睛对于被围困个体意味着什么?鲁迅在小说中曾写过懵懵懂懂的阿Q和复仇者眉间尺对于看客们眼睛的感受。在阿Q,它比“又凶又怯”“远远地穿透了他的皮肉”的“狼的眼睛”更可怕,“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永是不远不近地跟他走。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对于眉间尺,“遇到这样的敌人,真是怒不得,笑不得,只觉得无聊,却又脱身不得”,置身于此的魏连殳的感受则二者兼而有之,如同置身无物之阵、荒原,“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孤独导致悲伤,却并不必然就失败。

  他有所希望(“孩子总是好的,他们全是天真…。”“我以为中国的可以希望,只在这一点。”),有所眷顾(“还有人愿意我活几天”),“有所为”(“喜欢发表文章”,“发些没有顾忌的议论”)。他有韧的精神,他“愿意为此求乞,为此冻馁,为此寂寞,为此辛苦。”然而,不久,愿意他活几天的“已被敌人诱杀了”,对于孩子的信心也动摇(“一个很小的小孩,…指着我道:杀!他还不很能走路…”),而且他被解职了。活的意义、的价值、的条件均已失去,这是内外双重的压迫。生命已经没有意义。“我自己也觉得不配活下去;别人呢?也不配的。”为爱、为希望而活既不可得,乃为恨而活。“偏要为不愿意我活下去的人们而活下去”―――“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以自己的生命向社会进行复仇。魏连殳的悲剧不在于他的死,也不在于他的失业,他的悲剧在于生命意义的丧失。生命已经无处立足,死亡就不是悲哀,死亡只是他自由地使用生命进行复仇的盛典――为了恨!然而这样的复仇除了啃啮自己的心――目睹自己的腐烂――之外,于大众的愚昧、于社会的守旧、于旧势力无损丝毫。倒是那戴着肩章“不妥贴地躺着”的带着“一柄纸糊的指挥刀”的尸体,对于主人公不啻是个讽刺,人物的尴尬结局显示了作者对于其人生道路的冷峻态度。小说的深刻之处还在于,这是一个几乎无事的悲剧,“这也是向来如此的”,“S城人倒并非这一回特别恶。”并没有特别的人、特别的事件、特别的迫害,围困是由“无主名”的日常性的社会生活环境完成的,如此,小说显示了社会改造的艰巨性。

  小说如一首诗,具有峻峭幽深的艺术风格。小说中的人物“我”既是叙述者,也是一个与魏连殳在精神、气质上颇有相通之处的人物,他们仿佛是精神上的孪生者,然而他与魏连殳的取向颇有差异,他不信进化论,对魏连殳的多疑,看得人们太坏也不以为然。他对魏连殳是牵挂的,但又会不由自主地在内心对于魏连殳的“我还得活几天!”的声音冷峭地反问“为什么呢?”。

  这两个人物其实可以看作双重性对偶式主人公,他们的关系正是一种论争性关系,它是鲁迅对于中国传统小说中正副人物分身法的创造性运用。众所周知,无论是魏连殳还是人物“我”都带有鲁迅自己的思想情感的某些特征,鲁迅运用这一独特的方法表现了他对于孤独的知识者的命运的复杂情思。

  孤独者读后感(三)

  诗意地说,孤独是一种远离人间冰冷的美丽;哲理地说,孤独是一种人生旅途上美仑美奂的境界。但现实中的孤独大多数时候以痛苦、无奈为伴,并无美丽或者美轮美奂的感觉。身处各个时代的人们,都需面对“孤独”这一心境。有人站在时代前沿,一览众山小,感到孤独;有人被历史的车轮碾压遗弃,感到孤独;有人不能得到亲朋好友之爱,感到孤独……鲁迅《孤独者》中的主人公魏连殳基本性格特征就是“孤独”,其处境和精神的孤独同当时社会不协调。一种“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的纠结。

  魏连殳作为寒石山唯一出外游学的学生,“人们提起他的名字,都说他很有些古怪”,从村人看来他是“异样”之人。新思潮的影响使他成为旧势力的坚决叛逆者,旧习俗的孤独异路人。他的议论“往往颇奇警”,身边也常聚集一些时常自命为“不幸的青年”或是“零余者”,因此便不幸的被那个社会视为“异类”。为自己的信念,他也曾愿意“为此求乞,为此冻馁,为此寂寞,为此辛苦”。然而他的思想言行终为社会所不容,为人们所不解。之后他受人排斥于流言中失业。最终被迫投靠有权有势的杜师长,不得已“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他为五斗米折腰,其内心是一种绝望的痛苦,那刻他的灵魂死了。忍让退缩以至于走进自己先前所憎恶的泥坑,显示了当时知识分子虽然许多方面可以站在时代前沿,但内心懦弱与自卑的一面。再之后,他“含着冰冷的微笑”在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死去了。魏连殳选择在外表喧嚣繁华的生活假象中走向终结。鲁迅为这世界增加了一种经典而又永恒的哭声:“忽然,他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 一个彻底的孤独者形象,凄厉哭声勾勒后人对那个时代知识分子深深的同情与悲哀……反思魏连殳的“孤独”,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孤独?开始站在时代前沿,一览众山小,感到异类的孤独,后又被历史的车轮碾压遗弃,感到绝望的孤独。这是孤独者极端的异类感和绝望感。

  “孤独”这个词在当前忙碌社会并不罕见,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常用词。人们之间说出亲切的话,做出亲切的笑脸,却可能只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之间的“社交礼仪”。

  人们之间相互冷淡,用爱构筑的沟通之桥被现实的功利之心腐蚀,孤独似乎变成一种时髦。事物一旦变成时尚,就易迅速被解构。于是孤独就走向它的反面,成为矫情的孤独,变成对孤独的调侃。

  当前社会,为利而奔波的忙人,在繁华之后的苍凉,纷扰过后的空虚中产生莫名的孤独感。在鲁迅先生的《孤独者》面前,这是一种现代社会为利而忙的孤独版本。轻声地问自己--孤独吗?孤独,一种心灵的搏斗,一种心灵的拷问。对前方之路的迷惘,不啻是水中月,镜中花。似在树林中迷失了方向,焦急地寻找能领我们回去的羊肠小道。最后找累了,索性咬紧牙,于密林中穿行,踏着糟烂的枯树枝和沼地上溜滑的草墩。内心坚信:最终总会走出一条路来。

  孤独者读后感(四)

  孤独者向我们讲述的一个新式学者在旧社会的一段悲惨故事。其开始的丧礼,中途的落魄,最后的发迹到死亡。无情的告诉了我们旧社会里知识分子渴望改造社会,却被社会反过来迫-害的结局?鲁迅写到,这样的知识分子,关心,热爱国家,国家却反过来迫-害他,为什么?不得不说是吃人社会里的残酷写照。而小说“孤独者”采用了一些近乎意识流的写法,使我们领悟了一些难以吐出内心的彷徨,内心的挣扎反复纠结着希望开拓,即压抑,又渴望通脱。这种锋利的文笔可谓出神入化。当然,孤独者之所以写得好,既是反映了中国社会需要改革,文人们需要改变斗争方式,也做了抨击黑暗势力,把文笔做为投枪,匕首,尖刻的刺向了黑暗的旧社会!

  孤独者读后感(五)

  一直都不太喜欢读鲁迅的作品,它从娱乐的角度来讲是比较没意思的,甚至是比较枯燥的,文字又太深刻,所以读起来就像读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是一场心灵的搏斗和拷问。你好像要拷问作者,有时又好像要拷问自己。亦或许是自己的知识太过浅薄了。

  如今,静下心来读过才知道,他的文章并没有想象中的晦涩难懂,只是一开始,没有深究他所在的时代特征,忽略了行文背景,文章自然就无所依了。这其中,《孤独者》是我比较喜欢的文章之一,无奈的时代,无助的生活,从开头到结尾,字里行间满满的都是刻骨铭心的凄凉,彻底的孤独和绝望,一种“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的纠结。

  小说的开头就让人心头为之一震——“我和魏连殳相识一场,回想起来倒也别致,竟是以送殓始,以送殓终”。仿佛我和连殳的故事就是死亡的轮回。沉重的阴影笼罩小说人物的命运乃至整篇小说。

  从“送殓”始:魏连殳从小就和他的祖母生活在一起,祖母死后,他从城里赶回来奔丧。因为是寒石山唯一出外游学的学生,是村民眼中的异端人物。所以大家都特别紧张,紧张他回来会不会按照旧的传统规矩办事。于是便提出三个条件:穿孝服,跪拜,请和尚道士。想要难为连殳,却没想到他毫不犹豫的答应,并耐心的装殓祖母,使得村人分外惊奇。其实,并非他识时务,或是向旧势力屈服,而是因为他是真正的孝子,从那个站在“我”前面的花白头发的老太太羡慕感叹声中,我们可以了解老人所想要的东西,我想:连殳的祖母一定也是满足的。因为是真孝,所以他不在乎从新学堂出来仍然一切照旧。骨子里,他是真正的讲礼,他反对的只是礼俗。以至于在许多女人又哭又拜的时候,他一声不响,等到大家哭完了,要走散了——“忽然,他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他要的不是虚假的形式,也无谓于别人的惊异和不满,他要的只是宣泄心中的伤痛,抒发失去祖母的伤感。

  由此,让我联想到了嵇康,阮籍。鲁迅曾经也说过,嵇康阮籍表面看上去是反礼教的,其实他们是最守礼的。而连殳耐心的为祖母装殓,以及他的放声一哭,使得他们不仅在行为方式上很接近,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接近。因此,从连殳身上看到的,正是鲁迅本人与魏晋文人的共通之处,同时,也看到了鲁迅本人的一些精神本质的东西。

  连殳无疑是孤独的,周围的人不仅不理解,甚至还想要当做笑话来看——“或者还会酿成一种出人意外的奇观”“都可以就是照旧,本来就无足观了,但他们还是要看,黄昏之后,便欣欣然聚满一堂前”……何等的不幸!新思潮的影响使他成为旧势力的坚决叛逆者,旧习俗的孤独异路人。

  在小说的第二小节中,可以看出连殳是喜欢孩子的——“手脸和衣服都很脏,而且丑的可以,但是连殳的眼里却即刻发出欢喜的光来”,他还从为数不多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给孩子们买礼物,对几个孩子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宝贵。

  为什么呢?只因为他认为“孩子总是好的,他们全是天真的……。”他认为他们孩子的本性是纯洁的,后天的坏,平日里所看到的坏都是环境教出来的;他认为人的生存还是有希望的,而唯一的希望就在这些天真的孩子身上,既然是环境造成的就有改造的可能。但是,在文中,“我”对他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坏花果不是无端的。这场关于人的生存有无希望的争论是没有结果。在最后,“我猜不出他是无话可说呢,还是不屑辩。”所反映的正是鲁迅自己内心的矛盾。

  现实是残酷的,当你背离社会的主流时,即使你是真理,也难免要接受社会的考验。小报上的攻击,学界上的留言,使他深陷泥潭,沦为失业者。之后的他,被社会孤立了,没有忧郁慷慨的青年前来交流,没有怀才不遇的奇士拜访,先前围着他打转的孩子们连他的东西都不要吃了;嗜书如命的他卖掉书籍,卖光了所有。只是想要活下去。

  如此困苦,为什么想要活下去呢?在文中,多次出现这样的字眼——“我还得活几天……”“然而要活下去……”“灭亡时不愿意的”……为此,他连抄写都可以迁就,愿意求乞,冻馁,寂寞,辛苦。只因为他还有理想,还有信仰在心中,即使理想破灭了,也还要为爱着的人活着,最后,连爱着的人都没有了,他是在为仇视他的人活,为不愿意他活着的人活,活的是一种不成全敌人意念。

  因为这个意念,这个残酷的选择,时代的潮流迫使其投靠有权有势的杜师长,不得已“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他放弃自己的操守和坚持,为五斗米折腰,忍让退缩以至于走进自己先前所憎恨的泥坑,其内心是一种绝望的痛苦,那刻他的灵魂死了。他写信来说让“我”忘了他,他说他已经“好”了。仅剩一具背离初衷和信仰的躯壳,又何必铭记?还不如就当他已经离开好了。至少记忆里是那个有血有肉有追求的魏连殳。如此一个彻底的孤独者形象,引得后人对那个时代知识分子深深的同情与悲哀……

  继而,我们反思魏连殳的“孤独”,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孤独呢?开始站在时代前沿,一览众山小,感到异类的孤独,后来又被历史的车轮碾压遗弃,感到绝望的孤独。这些都是因为人道主义的个性主义精神在当时社会不可能有立锥之地。这是时代的悲哀,是当时社会对知识分子的吞噬,是封建传统思想对首先觉醒的知识分子精神追求的残害,也是那个社会无可改变的宿命。

  连殳是以背叛自己和爱他的人为代价来取得对敌人的胜利的。如此,他的复仇就不能不以自我精神的扭曲和毁灭作为代价,最后必然导致生命的终结。当我赶着去见面的时候,已只能面对连殳的尸体,也就出现了小说开头交代的“以送殓终”。

  连殳走了,一种最彻底的方式带走了他的痛苦,也把他带离了那个无奈的时代。

  小说末尾,受伤的狼再次出现,死亡轮回的生命感受也随之走向顶点。这夹杂着愤怒和悲哀的长嗥,无疑是连殳的心声,也正是作者自己的心声,同时也是无数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心声。

  终于,一切恢复平静,现状的改变又需开始新的挣扎,新的努力,需要永不停留的向前迈进。用一份轻松的心境,坦然面对现实,在月光底下,从潮湿的石路出发,走向光明。

  孤独者读后感(六)

  首先来说一下,何为“孤独”?“孤独”是时下较为流行的词语之一,这如现在正在流行的“给力”二字一样。很多同学都喜欢把“孤独”放在嘴边。已没有人陪了,就说自己孤独,一看旁边有个帅哥独自经过,就说他酷,说他孤独。渐渐地,“孤独”似乎成为了时下年轻人心中“fashion”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那么一个人,如果大家都知道你很孤独的时候,你还是不是一个孤独者?问题就在这里,真正的孤独者,大家都知道你很孤独吗?如果大家都知道你很孤独,说明大家都很理解你,说明你并不孤独。从本质上讲,如果一个人真的很孤独的话,那么大家并不理解他,甚至并不知道他是个孤独的人,大家可能认为他很随和、很幽默、真逗,那么容易和人沟通,那么善解人意„„恰恰在这样的人中,可能存在着真正的孤独者,我们大家都认为理解他了,其实我们根本就不懂,或者说我们懂了一半,懂到某个层次,再往前就不懂了,这样的人才是孤独者。

  真正的孤独是别人真的不知道你,你心里面汹涌着一种波涛,这种波涛别人不知道,甚至你的爱人,你的亲人都不理解你,这才叫“孤独”。正如上课时一个同学说的一样:“真正的孤独,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是难以找到共鸣的孤独。”《孤独者》基调是阴暗的,魏连殳是鲁迅本人的投射。像匹荒野上的头狼,黑色的孤独充斥着。而魏连殳的妥协是彻底的,由于现实所迫,当了军官的师爷,从而发达了,但是他却说自己是“真的失败了”,因为放弃了自己先前信仰的一切,转而去做自己反对过的一切事,原因只是他要“活”,这是个哈姆雷特式的命题,生存还是死亡,魏连殳选择了苟且偷生,但是他的偷生却是一种自杀性质的,发达后他故意糟蹋自己的身体,以驱遣自己的不平。

  这反映了鲁迅的自我矛盾。其实《孤独者》可以算得上是鲁迅文集中较为反抗型的作品之一。魏连殳五一是孤独者中最为清醒的一个,她的挣扎是最惊心动魄的,她的复仇是最残忍的。她早年失怙失恃,与谪居的祖母相依为命。在愚昧保守孤独的环境中长大。不幸的人生遭际和环境造就他孤独性格的基调。在她心目中,只有孩子是“天真”的,并视之为中国的希望。他对于旧文化和生存于其中的环境的激烈的“无念顾忌”的攻击,都鲜明地体现了她作为叛徒这的反叛态度。二终于在生活的逼迫下,放弃了了自己原来的理想和价值观。从旧势力的生活叛逆中回归到旧的营垒。生活的优越并不能避免内心的混乱。她的心灵永难平衡。不得不靠酗酒麻醉自己,以报复别人的方式报复自己。魏连殳似乎就是这样一个残毒的复仇者。当他在祖母的葬礼上出现时就是一个绝对的孤独者,她随便他们如何摆布“都可以”。她惊心动魄地“兀坐着号哭”,“铁塔似地动也不动”,这对看客们就是冷酷的复仇,是他们“这得无趣地散开”。他向原视为希望的孩子报复,对自己的生命也只是看做一种可以破坏的工具甚至必须破坏的对象。魏连殳死了,与其说死于生理的“病”,倒不如说死于心里的“病”——自我心灵痛苦,人格分裂的痛苦折磨。

  他是痛苦的由反抗而至沦落的孤独的知识者。读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往往可以联想到鲁迅此时此刻的内心写照。而在“孤独者”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彷徨,孤独的鲁迅。“五四”落潮后“因为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二产生“新战友在哪里呢”的苦闷彷徨。但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卒”,她仍然“独自彷徨”,寻找新的战友和新的出路。在魏连殳身上所体现的浓重的苦闷孤独赶,也正折射着鲁迅瓷器的心灵和思考。我一直在嘴边挂着“孤独”二字,认为没人陪我一起上课,没人陪我吃饭,甚至是一个人呆在寝室,我都觉得是孤独。但从没有想过,在我们的身边,还有一类看似热闹,内心深处却找不到共鸣,找不到知音的人。之于他们,之于魏连殳,更之于鲁迅,我的孤独似乎确实如此的微不足道。有的人说:“只有伟大的孤独才能造就伟大的人格。”正如我在一本书中看到的一段话写到的:“真理的创造者,永远是孤独者,失败时,他孤独,胜利时,他同样孤独。他永远凝视那最远最远的,向那最难于解答的问题挑战。在这种境界,任何现实的胜利对他都是负担,其实他太深切地追求新的胜利了,以致每一个胜利才变成红熟的苹果,旋又被他精神运动的大风暴摇落,坠入泥土,渐渐腐烂。

  于是,他又抬头,找那更新的苹果。”我想可能正是因为鲁迅的这份孤独,让他在逆境中寻找新战友,寻找新出路的那种孤独,才造就了她他写出了如此伟大,如此令人震撼的作品,使我们能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思考,成长。

  孤独者读后感(七)

  我所读的《孤独者》是被选入《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节选,选文节选自《孤独者》的第一、四、五节。 第一节讲诉了“我”与魏连殳的相识,以及魏连殳的种种“古怪”。 第一节中塑造了第一个孤独者——魏连殳的祖母的形象,“听说她先前也曾经吃过许多苦,现在可是安乐了。但因为他没有家小,家中究竟非常寂寞……” 从此处可看出魏连殳的祖母是一个人居住多年,而且也不常与人交往,至少在精神和肉体上是一个孤独者。“山村僻陋,这些事便算大家都要打听的大新闻,第二天便轰传她病势已经极重,专差也出发了;可是到四更天竟咽了气,最后的话,是:‘为什么不肯给我会一会连殳的呢?……’”,寒石山的村民竟要等到她的病势极重,才派专差去叫连殳,由此可见,她的孤独并非一般,而她最后的话“‘为什么不肯给我会一会连殳的呢?……”也带着些对那些村民的谴责,“为什么不肯”,带着些怨恨,也夹杂些无奈,她亲手造成孤独,又放在嘴里去咀嚼。

  第一节的第二段中讲到“一领薪水却一定立即寄给他的祖母,一日也不拖延。”从此处可以看出魏连殳对祖母的孝顺,或者说,在世人眼中,他是个孤独者,可是他还有祖母可以依偎,此时的他并非十分孤独,无论是精神抑或是肉体上,制止他祖母的去世,才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他的精神是与其祖母相承传的,祖母的去世,无疑是告诉他一个事实——他,现在是一个孤独者,文中的“他们就姓魏,是连殳的本家。但他们却更不明白他,仿佛将他当作一个外国人看待,说是“同我们都异样的”。

  从这句话中也可以看出,作为先觉者的魏连殳,是不被社会上的庸众所容,在精神和肉体上均孤独无依的孤独者形象。 魏连殳回到家,“一进门,向他祖母的灵前只是弯了一弯腰”,直至后来,族人商议祖母的后事,他只是简单的回答道——“都可以的”,然后他静静地给祖母穿衣,井井有条,只是默默地,遇见怎么挑剔怎么改,神色也不动,在葬礼上,“连殳就始终没有落过一滴泪,只坐在草荐上,两眼在黑气里闪闪的发光”,“但连殳却还坐在草荐上沉思”……如此种种,“暴风雨前的平静”,都为之后的“暴雨”坐下了铺垫,“忽然,他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此时的魏连殳怕是真正的孤独了吧! 选文的第四节讲诉了,在一个下雪之夜,“我”收到了魏连殳的来信。 第四节中有两处连殳说到了“我都可以的”,给我的感觉就是他在努里奋斗却什么收获都没有之后,归于无力,很无奈的一种说法,对现实生活或是说对一些庸众的无力的反驳,对一切都无所谓了。 “我已经躬行我以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我已经真的失败——然而我胜利了”,首先要说明的是魏连殳在被现实彻底击败以后,不再为爱他的人而活,而是以表面上的敷衍于现存体制而复仇与他的敌人,付出了戕害自己身体以及灵魂的代价。因此也就可以理解连殳所说的“我已经真的失败——然而我胜利了”,相同手法的还有“我现在已经‘好’了”,都运用了反语,表达了连殳此刻的孤独和无比的讽刺…… 随后的第五节中,“我”在阳山呆不下去了,辗转大半年回到S城,去拜访魏连殳。

  文中第二段首尾都提到了:“一切是死一般静,死的人和活的人。”,与臧克家所说的:“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异曲同工之妙,既惋惜了先觉者魏连殳的死,又痛恨于活着的庸众。 第三段中:“大良们的祖母谈的可高兴了,说话滔滔的泉水似的涌出……”,在连殳的葬礼上,大良们的祖母仍谈得如此高兴,不可以说不是一种悲哀,先觉者的去世,对这些庸众来说不过是少了一个茶余饭后可谈论的话题而已,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的关切,是如此的讽刺。“到入棺,是连殳很不妥帖的躺着……”中的“很不妥帖”也是对魏连殳的讽刺,作为先觉者、孤独者的他,连死后都是如此的不安稳、很不妥帖的躺着,也写出了他的孤独,正是因为没有亲人,少了人与人之间真诚的关切,所以他才会以如此的姿势入棺、长眠……“三个亲人扶着棺沿哭了一场,止住拭泪”“口角上仿佛含着冰冷的微笑,冷笑着着可笑的死尸”连殳的一生都是如此的孤独与悲剧,连最终围绕着他冰冷的微笑的死尸的,依然是那些庸众以及那些并不理解者的虚假的哭泣,除了“我”。 最后要讲到的就是第三个孤独者——“我”,“我”是一个 处处与魏连殳遭遇相似,一样受时代新潮流的影响试图改革、反抗旧社会、反抗庸众,而不被社会所容的知识分子、先觉者的形象。

  魏连殳在祖母的葬礼上出人意料的哭,就如“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而在送别魏连殳后,在潮湿的石路上走着的“我”,耳边响着的正是“长嗷,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这暗示着什么呢?或者说鲁迅如此写作的原因是什么呢?或许从某个角度上来说,“我”就是魏连殳,甚至可以说“我”和魏连殳都是鲁迅的不同侧面的所幻化出来的,各自表达着鲁迅的不同思想,传承者异样的态度。当时的鲁迅,由于对现实状况的思考与探索,内心世界充满苦闷、孤寂而又渴望冲破这种桎梏寻求希望,从而陷入迷惘、困惑、虚空的孤独的世界中。文章最后一句写到:“我的心地就轻松起来,坦然的在潮湿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在祖母和魏连殳都走了以后,“我”还要继续在“潮湿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继续反抗绝望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鲁迅在四面受敌,“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的情况下的一种态度,“心的就轻松起来”是否可以理解为此时鲁迅已找到一种解决当时现状的方法?或是当时的他也仅仅是自我安慰中?但无论是哪种情况,他都会继续反抗……

  《孤独者》是鲁迅在一特定社会环境——“五四”落潮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所创作的。在我看来,文中的孤独者,无论是魏连殳的祖母、魏连殳、亦或是“我”,都是典型的悲剧人物,在他们身上无不充斥着讽刺,在力图改造强大飞旧势力的这条道路上,他们尽自己的一切努力,甚至于献出生命,只为了一个目的。但“孤独”却时刻徘徊、充斥在他们身边,使他们倍感彷徨与无奈,最终以死亡的悲剧收场。 在文章中,我们能感觉到透彻心扉的寒冷感,“寒石山”、“冷静的月光”、“冰冷的死尸”、“人与人之间的虚伪”、“潮湿的石路”,形成了整篇小说透骨的冷……

  推荐阅读:

  卜算子咏梅读后感

  祝福读后感

  指鹿为马读后感

  小编精心推荐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怎么写 | 读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小编精心推荐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怎么写 | 读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分享

热门关注

呐喊读后感1000字左右大学

呐喊读后感大学

青铜葵花读后感范文500字

读青铜葵花有感500字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800字大学生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大学生

狼图腾读后感1000字高中生

狼图腾读后感高中生

童年读后感范文500字六年级

童年读后感六年级

初二百年孤独读后感范文

百年孤独读后感

2020百年孤独读后感

百年孤独读后感

假期百年孤独读后感范文

假期读后感

《百年孤独》读后感范文2020

读后感范文

2020《百年孤独》读后感范文

百年孤独读后感